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三国之神级召唤系统 > 第67章 陌刀

第67章 陌刀

此时,光阴似箭,半月匆匆流逝,时节已然来到十月,正值丰收的季节。

然而,草原之上,却是一派萧瑟之象。与中原大地不同,北方草原在步入秋冬之际后,雨季过去,诸多水源枯竭,水草也逐渐变得枯黄。

如若没有足够的粮食储备,到了冬季,便会面临忍饥受冻的局面。

在这个时候,北方的草原一族,其目光便会紧紧盯着中原大地那即将成熟的粮食。

在一片金黄的田地之中,刘辨站立其间,背手而立,眺望北方大地。

刘辨清楚,纵览历史,每到秋冬时分,北方一族必然前来抢掠。

半月之前,刘辨就下令让人铸造陌刀,通过获得的治铁制技术铸造而成的陌刀,虽比不上后世的精良,但相对于当下,已有极大的进步。

刘辩得到这两项技术后,立即命令工部打造陌刀,并且要求参与打造陌刀的人严格保密,倘若有一点秘密泄露,参与的所有人全部都会被处死。

同时,刘辩也立下规矩,命令他们相互监督,只要其中一人泄露消息,就会牵连到所有人。

这并非刘辨的本意,但如今没有其他办法,如果将这两样机密泄露出去,无疑会增强诸侯的实力。

不久后,幽并二州迎来丰收,刘辩所掌控的上党、雁门等地也收获了大量的粮食,幽州同样如此。

他还收到了卢象升与杨继业的书信,信中提到北方胡人蠢蠢欲动,有南下劫掠的想法。

于是,这几日刘辨命令一众文臣驻守北平,自己亲率四万大军,其中包括赵子龙新训练的骑兵以及三千陌刀军。

不过陌刀军统帅的职责交给了卢象升,等后面出了陌刀将李嗣业,再将陌刀军交给李嗣业。

只是卢象升身在雁门,这暂时只是名义上的统师。

一路向北行军至雁门,做好抵御异族侵略的准备。

而留守北平的包括众大臣,以及慕容恪宇文成都两部,就这防守力量来二三十万人亦是不惧。

原本诸位大臣并不赞成朕御驾亲征,然而刘辨力排众议,果断说道:“北方异族的人口总数不过数百万,连大汉的十分之一都达不到,为何竟敢屡屡侵犯大汉,甚至丢失了河套地区?就是因为大汉对待异族的态度,已经不像从前武帝时期了。”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异族素来反复无常,我大汉态度稍显强硬,他们便前来求和,甚至我们赐予些东西;待我方放松警惕,他们又一如往昔地劫掠。”

“这说明什么?他们绝非真心臣服,而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他们盘踞于中原大地,一旦抓住机会,便会攻击中原。河套之地被异族占领,便是明证。”

刘辩言罢,紧接着又道:“此次,朕要让北方的异族知晓朕的态度,朕要打得他们再不敢心生贪念,寸土必争!若能将其完全消灭甚或收服,朕不仅要夺回河套之地,更要让北方草原诸族心中留下血的教训。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随后,刘辨轻咳一声,继续说道,“而且,若能收服,朕还欲组建一支异族骑兵。异族乃天生的骑兵。”

其实,刘辩尚有一些未言明之言,即是若不能收服,花再大的代价都要将其打废乃至彻底消灭,绝不能让华夏大地再出现五胡乱华之局面。

其实,此时五胡乱华之局已在悄然形成。

就从河套之地说起,周朝之前,匈奴人于此生活。

至战国后期,赵国的赵武灵王将版图拓展至阴山山脉,建立了云中郡。

秦一统中原后,派遣蒙恬率十万大军将匈奴逐出河套,并迁三万户至此戍边,设云中、九原两郡。

秦末,移民皆返回中原。

西汉时,汉武帝派卫青出云中,击败匈奴的楼烦、白羊二王,占领河间及河套。

大臣主父偃建议于河套筑城,以屯田养马作为防御和进攻之基地,汉武帝接纳此建议,当即置朔方郡和五原郡。

前 152 年又置西河郡。

河套地区涵盖此前的云中郡和定襄郡,以及北地郡,上郡的北部。

因黄河灌溉之利,当地农业迅速发展,经济繁荣。

此地土地肥沃,堪称富庶之地,若治理得当,堪称一座巨大的粮仓。

至东汉,依附于大汉的匈奴人被安置于河套之地。

至二世纪末,因西胡、西北汉人的不断反抗,汉朝对西北地区的控制愈发微弱,不少政治区域不得不撤销或迁至内地。

北方草原上的鲜卑逐渐南侵,移居至此的南匈奴人亦在不断扩大活动范围。

汉灵帝时期,黄巾起义爆发,东汉无暇顾及边疆。

朔方、北地、定襄、云中、五原等郡全然放弃,雁门、西河、安定等郡亦放弃了一部分。

而这些被放弃之地,被称为羌胡所有,实则有匈奴、鲜卑、羌等多民族聚居或杂居,留在当地的汉人亦有一定数量,却为胡人所奴役,而冉闵就是被其中奴隶的一员之一。

大汉此前的软弱造就如此局面,而现今大汉之外,异族林立。

甚至诸多诸侯乃是因攻打异族而起家,如丁原、吕布、公孙瓒,乃至自封相国的董卓。

而此时代的主要异族势力有鲜卑、匈奴、乌桓、羌,狄、山越与南蛮等,这些势力对大汉虎视眈眈,乃至对整个后世都造成了巨大影响。

首先便是草原上现在最强大的鲜卑。在汉灵帝时期,鲜卑出了一位枭雄檀石槐,他一度统一了鲜卑诸部,在长城以北的广袤地域建立了政权。

在广袤无垠的辽阔的草原以及边疆地域上,檀石槐成功构建起东、中、西三部的军事部落。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檀石槐已然故去,鲜卑各部再次陷入诸部林立、分散难统的状态。

其中,步不根集团坐拥十几万军队,盘踞于云中、雁门一带;

柯比能集团分布于代郡、上谷等区域;

而原本联盟东部所属的诸多弱小集团,则散布在辽西、右北平以及渔阳郡塞外。

匈奴,乃大汉长久以来的宿敌,素来野心勃勃。

历经两汉数百年的战争,匈奴已渐趋衰败,部分匈奴被歼灭,部分逃往欧洲,获称“第一次上帝之鞭”。

即便如此,其仍具备相当的实力,他们与汉人政权时战时和,反复无常。

现今的大汉已羸弱不堪,甚至连防御之力都几近丧失,故而匈奴的胆子愈发大了起来。

虽名义上臣服大汉,却时常劫掠,尤其在李傕、郭汜祸乱关中之时,竟入关抢掠,还抢走了刘辩现今麾下蔡邕的女儿蔡文姬。

乌桓,作为东北方的游牧民族,活跃于代郡、辽西一带,不过,毕竟是蛮夷之族,其综合实力着实有限,作战方式也颇为野蛮落后。

在历史上,乌桓曾先后被公孙瓒、曹操击溃,成就了这二人的名望。

尽管其貌似兵强马壮,实则不堪一击,正如关羽所言“插标卖首”。

然而,因其看似强大,着实对北方列强的诸多战略决策产生了影响。

羌,是一个强悍的民族,活跃于西北凉州一带,而且,羌人善于投机取巧,在三国时期一直与西北的汉人保持着相互利用的关系。

他们深知汉人也在利用自己,于是反过来加以利用,例如,韩遂、边章常常勾结羌人作乱。

羌人是汉末参与诸侯争斗最多的民族,似乎得到羌人的支持,就能占据极大的优势。

如董卓、马超皆得到过羌人的助力,而羌人确实也是当时最为强大的异族力量,成为诸侯们竞相争抢的对象。

除了北方的异族,南方以及大汉境内也存在异族。

南蛮,是这个时代最为活跃的异族力量之一,但其人口数量不多,却好勇斗狠,这种性格是在其恶劣的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的。

不过,历史上的南蛮并不安分,时常对蜀地构成威胁,但最终都以失败收场。在演义中,还有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

而最后一个具有一定实力的异族则是山越,他们生活在扬州、会稽一带的大山之中。

其性格顽强且好斗,长期与孙吴政权为敌,将移民而来的汉人视为侵略者。

山越人居住在大山之中,借助地利与东吴纠缠,使得东吴一直忙于巩固政权,成为三国时期对外战争最少的一国。

山越之战对三国割据局面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他们也长期被东吴的孙权用以刷取声望,可谓是一个“经验宝宝”。

数万大军向北蜿蜒而行,犹如一条腾飞的巨龙。

刘辩头戴玉冠,身着黑色龙袍,安稳地坐在夜照玉狮子马之上,他穿越至此时代已经快半年了,自身的变化可谓巨大。

初来时,他身形羸弱,面色苍白,虽拜剑神王越为师学习武艺,武力较一般的后世文人稍强一些,但相比这个时代的人,还是显得较为羸弱。

经过这半年跟薛仁贵等人的的练武及学习军事阵势,他虽非每餐皆享山珍海味,但也能吃得饱饱的,身体变得越发挺拔壮硕。

或许是穿越带来的力量,刘辩这半年来成长迅速,如今已有六尺之高。

眉宇之间,已不见孩子的青涩,转而呈现出棱角分明之态,将近半年的岁月流转,刘辩亦孕育出一种威严,眼神不怒自威,蕴含着一股沉静。

刘辩深知,处于此时代,欲除心腹大患,构建无上帝国,自身能力至关重要。

故而每日随蔡邕、李善长等研习政治,又与王猛、曹操等学习谋略,亦向薛仁贵、卢植、陈庆之等讨教兵法韬略,且每日还同宇文成都等猛将修习武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