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返宗
\向殿下的仙脉致以崇敬之礼。\
当何乐归返东方宫殿时,钱平率领着宫殿内外的侍者修士与仙女弟子们,恭恭敬敬地伫立于东宫殿门前,向何乐归施以深深的仙礼。
\罢了罢了,大家皆是一脉同源,何必拘泥于这些繁文缛节。每人额外赐予一个月的修炼资源,尔等日后皆须潜心修行,吾有所成就,便是你们亦随之飞黄腾达矣。\
闻听何乐归赏赐一月修炼资源,底下众人更是欢欣鼓舞。这位仙脉殿下平素从不责罚仆从弟子,即便他们犯错,殿下也会庇护于他们。能追随这样一位仁德之主,任谁心中都不禁欢喜。
\父尊母仪。\
何乐归刚欲行叩拜大礼,却被何承乾及时拦下。历经多日的努力终于结出硕果,何承乾长久以来担忧失去仙脉地位,即便何乐归为大唐做出了诸多贡献,他依然感觉自己如履薄冰。而今日朝廷传来的消息,令何承乾仿佛双脚踏实地一般,踏实了许多——自家儿子已被册封为皇天孙,又怎会有剥夺仙脉之事发生呢?满朝仙官圣贤之人,都该好好反思之前对待东宫之举。未经何乐归首肯,何承乾断然不会对那些人加以报复。
\这一路修行之旅,你到底吃了多少苦头啊!\
何乐归与母亲柳氏交往并不多,但此刻见她落下泪来,心中也颇有触动。毕竟此身躯承载着两位灵魂的记忆,虽然现代灵魂占据主导,但对于柳氏的情感回忆同样存在。
\你看你,为何要哭泣?孩儿平安归来岂非喜事一件?我们先用膳吧。\
听闻何承乾之言,柳氏意识到在此场合落泪并不适宜,遂连忙拭去泪水,跟随夫君步入内室。
何乐归看得分明,即便自己已晋升为皇天孙,何承乾依旧依仗自身修行度日,但这柳氏始终放不下身段,一生以何承乾为尊,或许这就是这个时代女性的本色。
\你这小子胆子真是不小,当时我并未听说吐谷浑答应此事,你倒好,毅然决然远赴千里之外,若途中稍有不慎,叫我与你娘如何活下去?\
待所有人退出后,何承乾才吐露了几句真心话。当时何乐归未告知便离去,待何承乾命钱平行查消息时,何乐归早已抵达十里亭。这两日来夫妇二人忧心忡忡,幸好何乐归还安排人沿途传递消息回家,否则还不知该如何焦急。
\那时局势所迫,若不如此表态,吐谷浑必然难保周全,吐蕃族数十万大军已磨刀霍霍,他们唯独畏惧我大唐一方。\
回想起当时的境况,何乐归心中亦颇感感慨。然而若是重来一次,他想自己仍然会选择说出那番话……
\吐蕃修士能轻易汇聚十五万精英弟子,此番势力不容小觑,此国底蕴显然深厚无比。”何承乾对吐蕃的情况了解有限,尽管诸多大唐的行商曾涉足其地,但从他们口中得知的吐蕃乃是一个松散而尚武的社会,与大唐截然不同,其中每一员皆具备强大的修为,除此以外便无更多的情报。毕竟,吐蕃严禁大唐商人在其境内随意游走。
“家父之言有所偏颇矣,那十五万精锐弟子之说恐多有夸大,能够集结万人已是不易,且想将此万人之力聚于一处,定是倾尽全国之力为之。”何乐为依据他对这段时期历史的研究认为,吐蕃总人口虽有百万余众,即便此刻吐蕃之地气候适宜修炼,也不可能超出此数,毕竟在二十一世纪的那个时代,彼处人口也不过两百万上下。
当然,吐蕃在其南方尚有几个附属修真国度,并在西北地带降服了羌族等多个修炼族群,这些附庸之地亦有着数十万修士人口。然而如今刚刚归顺,是否真心效忠吐蕃国尚未可知。
“如此看来,他们意欲攻打吐谷浑之举,实有可能只是威慑之举。”
何承乾听闻此言不禁面露惊讶之色,他从未质疑过何乐为所述之事的真实性,因其大多数预言已一一应验,所说之言亦深深影响着他。故而何乐为提及吐蕃如何,他便信以为真。
“实际上,他们自可独自攻伐吐谷浑,无需借重于我大唐。现如今吐谷浑已显颓势,然而吐蕃仍派出其宰辅大臣前来寻求联盟,此举动背后暗示着,无论战争胜负如何,他们都担忧我大唐之军威压境。”
若在别处将领耳中,何乐为此言恐怕只会引来嘲笑。因历来交锋之中,唐军鲜少能敌得过吐蕃修士军团。然何乐为却道出其中玄机,盖因一旦战场移至高原之上,形势则对我大唐不利。
“原来如此,难怪当禄东赞来访时,朝中不少官员皆心生畏惧,唯有你小子泰然处之,原来早已洞悉其底细。”
站在大唐帝国的全局视角来看,何承乾同样对吐蕃存有顾虑。我大唐对吐蕃的消息掌握得太少,仅知其领袖松赞干布非寻常之辈,时常对外发动攻击。现如今吐蕃国在南方翻越一座巍峨仙山,征服了几处小修真国,据何乐为所知,吐蕃在此地推行严酷统治,招致当地众多修士怨愤,近年来更是不断奋起反抗。因此,吐蕃不得不在南境留驻一部分精锐弟子,而其国内大部分地域并无太多修行资源,相较于我大唐的综合实力而言,仍有较大差距。不过,其军事实力不可轻视,短兵相接或许占优,一旦战线拖长,则败象必将显现。
以一位二十一世纪的修真者视角审视,修炼界的争斗归根结底是综合实力的较量,尽管如今的吐蕃展现出强大的威势,然而一旦交锋展开,只需半年光阴,其脆弱的灵脉供给必会断裂;而我大唐背后则有江南富饶的仙灵之地作为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