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投诚
江南尚有编制的士兵原打算抵御大唐军队,但随着炮弹如雨般倾泻,他们瞬间慌乱无措,如群龙无首。
许多士兵疑惑,为何无论逃至何处,炮火总紧随其后。实则,炮弹铺天盖地落下,使人产生被追逐的错觉。
五万精兵作为首批渡河队伍,他们在七里长的前线分散渡河,尽量减小动荡。
何乐为立于高崖,俯瞰密密麻麻的渡河士兵,大唐的辉煌版图由此开启。无论是吐谷浑还是吐蕃,在此都算故土,至少对于二十一世纪的观念而言。唯有越过这条江,才是真正拓土开疆。
“如梦幻一般,我们的推进速度超乎想象。原本以为能在数月内占据江北之地便是胜利,却未料到此刻我们正挺进江南。”
秦怀玉难以置信地说,他后来加入,先锋任务已交付他人,因此只能安分跟在何乐为身边。
“不必惊奇,自去年初起,一切都已成定局。那时我们的策略便是削弱高句丽,不料他们国内的纷争正好助我们一臂之力,使江北势力大减。否则,此刻我们仍在苦战。可见,战争不仅是军事较量,更关乎多领域。”
何靖大将军抚须说道。
大将军话音刚落,众人满眼敬仰地看向何乐为,两年的努力,此刻终见成果。从这一刻起,高句丽将隶属于大唐的庇护之下。
牛进达和苏定方带领部下南向冲锋,他们的战马一到位,两人便身先士卒,领着队伍势如破竹。高句丽的军心早已涣散,他们只想逃生,听闻后方杀声震天,纷纷丢弃武器投降...
在遥远的边境军团中,近六成的战士都是被强行征召的平民,他们原本只是生活在边陲之地的普通人,未经任何战斗训练。如今让他们在陌生的战场上厮杀,既无战斗技巧,又缺乏坚定的决心,投降是他们的必然选择。
更何况在他们心中,高句丽的王庭视他们为草芥,只将他们视为消耗品。他们又如何甘心为这样的统治者牺牲?何况丞相与将领们已纷纷逃离,忠诚变得更加虚无缥缈。
正午时分,追击的队伍终于驻足,接到了何乐为的最新指令,要求他们在原地构筑防御,必须仔细盘点这片新征服的土地。若盲目南进,恐怕得不偿失,毕竟深入敌国腹地,轻举妄动的代价高昂。
仅仅半个白天,大唐的勇士们就挺进了五十里,斩杀了高句丽士兵一万九千余,俘虏八万四千有余,无数牲畜与边民成了战利品。
尽管高句丽设下数道防线,然而当大唐军临境,防线早已空空如也,人们跟随官员仓皇而逃。若连官员都不愿抵抗,他们又怎会坚持?许多官员未见大唐军影,便已向南逃遁。
“为何要收兵?如果我们继续追击,估计今晚就能抵达高句丽的王城。”
牛进达骑着疾驰的战马归来,他从未经历过如此痛快的胜利,麾下的士兵斗志昂扬,一路势如破竹。原以为高句丽军会有所抵抗,尤其在深入其领地之后,未曾料想此地遍是饥饿的幽魂,许多人瘦骨嶙峋,别说对抗大唐军,似乎呼吸都在消耗他们大半的力气。
“你只顾着冲锋,却忽略了我们的后方。周围有多少俘虏,多少边民,多少缴获,都还没来得及统计。如果我们一味向前,万一遗漏了有组织的抵抗力量,岂不是让他们在我们内部滋长?”
闻言,牛进达默然立于一旁,军队中尊重资历,而在全军上下,或许只有何靖将军的威望高于他。因此,面对何靖的训导,牛进达像小学生般恭敬聆听。
除了盘点占领区域的状况,还有更重要之事——观察新罗与百济的动向。尽管何乐为计划一并征服两国,但如果两国派遣使节,他便打算采取较为缓和的策略... ...
当黄昏的余晖洒满天际,何乐为已精心布设好前线的五万余精锐部队,其余人员便在新占领的土地上展开地毯式的搜查。无论是人类还是家畜,一切生命都需登记在册。那些险峻的密林或是危险重重的山脉,何乐为下令封闭入口,以防潜在的危险。
或许有些人在山林中能够生存,但多数人并不熟悉山里的生活,所以他们很可能因困境而出逃。于是,何乐为决定在所有出口设伏,一旦有人试图逃离,便逐一擒拿。至于深邃的森林,暂时不宜涉足。
何乐为这样做并非无故,半岛上敌军众多,当前首要任务并非彻底清除后方隐患,而是集结大军守住山脉,待日后时机成熟再予以清剿。
调查的结果令人震惊,高句丽人口数目可观,总计一百三十多万,其中九成以上正忍受饥饿。如此庞大的群体,其生存需求无疑是巨大的负担。
“为何这生存的压力转而落在我们肩头?在我们到来之前,他们难道不吃不喝吗?”
牛进达在得知汇报后,心中充满了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