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 289、地方官的紧急会议

289、地方官的紧急会议

一夜无话,翌日。

佛道斗法的余波,仍在京中扩散,街头巷尾的百姓们热议着“赵阎王”昨日壮举。

而在文人圈子中,则盛传昨夜“章台宴”上,诸多诗词。

尤其以赵都安酒醉留下的一首,最令人称道。

“那赵都安竟有如此诗才……当真是他所做么?还是旁人代笔?”有人嫉妒。

“呵呵,这诗文分明写的就是昨日之经历,哪个人能捉笔?况且,意气风发,灵感天降,偶有所得,又非是什么稀罕事……

何况,这诗在我看来,总觉得少了一截似得,气韵未尽,缺憾甚大,算不得佳作。”有人点评。

更多的人,还是对“天子红颜我少年”一句,津津乐道。

品味的并非诗文,而是八卦。

“呸,狗面首!炫耀什么。”

读书人们集体酸成柠檬。

而在更上层的官场上,女帝的一纸差遣赵都安为钦差,调查太仓银矿贪腐一案的圣旨,却引发了更深层次的动荡。

……

李府,书房内。

当朝相国李彦辅端坐长桌后,提笔书写信函:

“……赵都安此人……你等须……务必不失……”

片刻后。

已显出龙钟老态,城府颇深的李彦辅亲手封好信封,青筋浮凸的右手拎起一只小锤,轻轻敲打桌旁的一架精巧的小钟。

书房门很快被推开,李应龙走了进来,躬身道:

“父亲。”

李彦辅颤巍巍迈步,绕出堆满了书画公文的长桌,将写好的信递过去,淡淡道:

“差遣家臣,秘密送往太仓,交到临封布政使手里。”

李应龙猛地抬起头,眼睛一亮:

“父亲,您终于想通了?要对付那赵都安?”

“少问多做。”李彦辅目光幽冷,令人看不出他心中所想。

李应龙打了个寒颤,不敢再多言,应声而去。

须发凌乱,胡茬尖刺如刺猬的老相国负手,站在书房的门缝里,任凭外头秋日的阳光洒在他脸上。

那眯起的眼中,带着隐隐的忧虑,与些许狠辣:

“太仓……”

一时间,一道圣旨,数道信函,雪花般飘向小小的太仓。

……

……

数日后。

临封道,一座衙门内。

门窗紧闭,长长的“会议桌”旁,坐着临封布政使,按察使……以及当地知府等诸多大臣。

“啪。”

执掌一道(省)大权的临封布政使将一封折子丢在桌上,背靠高背大椅,冷眼扫过屋内一名名朝廷大员,冷声道:

“都说说吧,钦差将至,如何应对?”

如何应对?

门窗紧闭的房间内,摆放青花茶盏的沉厚的桌旁,屈指可数的几名地方官员,皆神态严肃。

彼此对视,无人率先开口。

“高布政使,”最终,还是坐席内,正三品的按察使率先开口。

这名年近六十,虽掌一道按察权责,却有些慈眉善目的老人慢悠悠道:

“太仓银矿一事,既已惊动天子,更委派了钦差下来,此事便已不是我临封道一地之事,乃是朝廷大事,天子圣人的大事,更是关乎我大虞新政,乃至千家万户的大事……”

老人先打了一轮官腔,才于末尾递出一句实在话:

“依本官之见,一切等钦差来,如实交代,我等竭力配合便是。”

话落,不等布政使开口。

坐在老人对面,约莫还不到五十岁,身材黑瘦如铁,裹着正四品绯红官袍的太仓知府似是情绪激动。

铁条般的手指“笃笃”敲击桌子,吸引众人视线,沉声道:

“京里的钦差,按理的确要配合。但……眼下的情形,在座诸位都清楚,这压根不是不管不问,就能糊弄过去的事!”

知府孙孝准声音抬高了三度,眼珠幽幽:

“刘按察使说交代,可怎么交代?朝廷下的令,要咱们赶在钦差到来前,先把人抓了,好,但人呢?没了啊!

不光这太仓县令没了,连要咱们保护的矿课提举也没了!

刘大人,你说说,这怎么给钦差交代?还是说,你们是合起伙来,想把我这个知府的脑袋割了去,给圣上交差?”

“孙大人!”

端坐于上首,身为六部委任,掌控临封一道之地政权的“布政使”高廉手中端着青花瓷茶碗,闻言脸色一沉:

“慎言!你不要有情绪……”

“我没情绪!”

行事风格雷厉风行,因政绩卓著,被调任太仓刚满一年的知府孙孝准一摆手,口不对心,没好气道:

“高大人,合着太仓银矿不是您几位直接管着,火没烧到您和刘按察使头上呗,就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可得提醒诸位,这折子上可清清楚楚写着,来的钦差是那个声名鹊起的‘赵阎王’,虽没见过,但此人行事风格,你们也该都听过。

刘大人,你真当一句‘如实交代’就没事了?

别忘了,您管的就是刑名监察,官员出了事,您跑不了。

还有高布政使,您就不怕,这姓赵的一把火烧下来,给咱们一锅端了?

我可听说,这个赵都安在京里,和相国可不对付,还拆了小阁老的轿子……”

这位行事风格缺乏沉稳,却是实打实的实干派的四品知府一顿疯狂输出。

吐沫四溅。

对两名上级愣是没半点畏惧胆怯。

压的正三品的老按察使,以及从二品的布政使竟一时哑口无言。

房间中。

其余两名官员也是汗流浃背,忙打圆场。

一手掌控临封道财赋、人事任免大权布政使高廉,肤色偏白,气质沉稳。

此刻端坐主位,官帽下半白的头发丝梳理的一丝不苟,丝丝分明。

等孙知府吐完苦水,又瞥了眼脸色难看的刘按察使,叹了口气,声音转柔。

亲自起身,将手中青花茶碗递给孙孝准:

“孙大人,润润喉咙。”

“……哼。”孙知府见状,勉为其难接过,却也不喝,就往面前一丢。

高廉叹了口气:

“我与刘按察知晓,这于你乃无妄之灾,更没有抛弃同僚的道理。今日本官召集诸位共聚一堂,就是为了商讨此事。”

他又扭头,看向生了一副老好人模样的老按察使,声音中隐隐带着一丝提醒:

“刘大人,吾等同朝为官,如同乘一船,这风浪一起,先落水,后落水,谁都不能幸免。

孙大人说的不假,如今朝堂上新政来势汹汹,这白银俨然将是重中之重,恰在此刻,出了这档子事,陛下势必要杀鸡儆猴的。

何况,考成法已逐步将推行,不知多少人瞧着,看谁会先给祭了旗。

陛下不派旁人,专将这赵都安派过来公干,已是再明显不过。诸位!”

他儒雅的面庞上,目光忽地凌厉如刀锋:

“这已不是太仓一县,一府之事,乃是悬在整个临封官场头上的的一柄闸刀!

当同舟共济啊,否则,不知多少官员,又要被牵累下去,才能填满这赵都安的胃口。”

房间中,众人悉数动容。

孙知府见高廉竟帮自己说话,不禁大为欣喜,摆正坐姿,神态恭敬:

“高大人,您究竟想怎么办,莫要绕弯子,直说便好。”

老按察使也竖起耳朵。

其余人纷纷望来,等待后续。

气质儒雅,半白发丝根根分明的布政使眼角皱纹细密,微微一笑:

“只要我等众口一词,将罪责限在太仓县令一人身上,便可保我临封官场无虞……”

“况且,京官又如何?他身单力孤,这太仓可是我等管辖的地盘。”

“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等他到了,我们便先压一压这位钦差的气焰。”

高廉一句句叮嘱着。

脑子里,却是浮现出昨日,李府家臣快马加鞭,从相国府送来的密信。

那是密信,亦可称为“锦囊”。

相国李彦辅遥遥坐镇京城。

字里行间,便已定下,赵都安诸多可能采取的策略的不同种应对。

……

……

佛道斗法后的第三天。

从外地赶来京城看热闹的江湖人士,纷纷心满意足地离开。

喧闹了一个夏天的京师,伴随着微冷的秋风,获得了短暂的安宁。

却少有人知道,那夺走了天师府与神龙寺两家风采的赵某人,轻车简从,随人流而出。

官道上。

马车摇晃着,远不如城内街道来的安稳。

车厢中。

赵都安从观想中睁开双眼,沉沉吐出一口气,表情无奈:

“还是不行啊。”

距离获得“六章经”已经数日,但他仍未看出这“第二幅图”的妙处。

倒是伴随吐纳冥想,晋级神章境后,气海内虚浮躁动的气机日益稳固。

每每修行时,气海中一轮轮浪头,隐隐发出海啸声,与凡胎境的功力深厚不可同日而语。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慢来。”

赵都安无声告诫自己,莫要急躁。

车厢抖动的布帘外,传来“机要秘书”钱可柔的声音:

“大人,太仓马上就到了,估摸着,城门口已经有一堆官员等着了。前头有个茶摊,咱们还停是不停?”

“停啊,正好本官口渴了。”

赵都安伸了个懒腰,笑了笑:

“至于那帮官员,让他们等着就是,难道还为了他们舒坦,让本官口干舌燥的入城?”

“好咧。”

官道上,四辆马车停在了路旁撑起的,专供路人歇息的小茶肆。

赵都安掀开帘子,迈步下车,深深吸了口秋日的空气,耳畔传来隔壁马车的马匹响鼻声,以及一个女子的声线:

“赵大人怎么停下了?”

赵都安双手叉腰,一身华服,扭头瞥了眼正从车厢里探出头来的那张精致漂亮的江南女子脸孔,哂笑道:

“郡主要走,自己走便是,何必偏要跟着我?”

徐君陵在丫鬟绿水的搀扶下,迈步踩着小凳子出了车厢,皱了皱鼻子,嫣然一笑百媚生:

“赵大人好狠的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