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做协最年轻作家的胸怀!
母亲心里想什么,是否为自己骄傲,林爱民不知道。
但他看得出来,邓桂梅很感动。
这算什么啊?
将来你是要注定坐轿车的人,现在只是开胃菜罢了。
此时钱只剩不到300元的男人,有着雄心勃勃的野望。
“我饿了!”
林爱民转移母亲的注意力,摸了摸肚子:“车子骑着是带劲儿,就是路程太远了。”
可不是嘛?
从东城骑到朝阳,也就他现在正当年,否则根本扛不住。
“开饭,开饭!”
早就炒好菜等林爱民的邓桂梅,立即和儿媳、女儿去端饭。
屋内只剩下父子,林力强拍拍儿子的肩膀:“爸爸以你为荣!”
“以后习惯就好。”
林爱民大言不惭,毫不谦虚。
林力强瞪了他一眼,抬手就想教育教育儿子。
“你做什么?”
正巧邓桂梅出来,立即呵斥丈夫:“敢动我儿子一指头,我跟你没完。”
“这里有点儿灰。”
林力强同志最近家庭地位低,顺手在林爱民肩膀弹了弹:“我嫌它碍眼。”
呵!
朱晽和林若兰偷笑。
温馨的家,她们很珍惜。
一家五口吃了饭,有早睡准备早起的,有还在学习的,当然也有贪恋夫妻生活的。
不过第二天,朱晽还是和婆婆邓桂梅同步起来了。
温馨的家,需要每个人爱护。
林爱民当然也没睡成懒觉,毕竟今天要去燕京大学。
妹妹林若兰难得穿了嫂子朱晽送她的新衣服,衬托得容貌清雅秀丽。
朱晽更不用说了,稍稍打扮一下,就成了最亮眼那个。
三人吃完饭,坐了方珍安排的车过去。
五/四文学社的重建,非同一般,她希望三个人风风光光参与,而不是因为挤公交,搞得浑身汗津津的去丢人。
其实她多虑了。
9月23日的燕京,天没那么热了。
车子停在燕京大学门外,林爱民他们下了车,迈步进了校园。
此时是初秋,沿路是古气磅礴的大树。
明净澄澈的天空,让三人的心也随之沉静。
五/四文学社重建先去报道的地方,放在燕京大学最著名的未名湖湖畔。
此时岸边的树冠通体金黄,雍容华贵,层次鲜明,极富立体感。
微风徐徐吹来,树枝摇曳,优雅如舞蹈。
“真美!”
林若兰有感而发,眼中有着向往:“我不后悔报燕大!”
她说的是跟钱中书闹别扭,故意不报青华那件事。
“当然!”
林爱民点点头:“燕大是有底蕴的。”
他说得没错。
譬如五/四文学社,就是燕京大学历史最悠久、贡献最突出的文学社团之一。
它成立于56年,创建者是一群有着共同理想的年轻人,他们以最纯洁的信念,孕育了‘五/四’。
同时他们先锋的姿态,也确立了校园文坛乃至华国文学界中五/四文学社的地位。
而冯志、吴组缃等著名的老诗人、老作家,也以他们丰富的作品,奠定了文学社最初的文学底蕴。
回忆着五/四文学社的历史,他们慢慢靠近湖畔,立即有人迎了上来。
这是個目光炯炯有神的青年,看到器宇轩昂的林爱民、清丽淡雅的林若兰以及姿态雍容的朱晽,他眼中闪过异色,很快恢复平静。
“来参加文学社复建的同学,我多多少少都有印象。”
他笑着跟林爱民打招呼:“但我从来没见过你,你肯定就是写出《巴山夜雨》、《灵与肉》的林爱民学弟吧?”
“我叫邹十方,77级哲学系的。”
……
邹十方?
五/四文学社复建时做了副社长,后来不但是知名作家,还是画家、美学学者、艺术评论家、摄影家。
他的画作值钱不值钱,要不要搞几幅?
琢磨着如何薅羊毛,林爱民不忘笑着回应邹十方:“师兄好!”
“能参与五/四文学社的复建,是我们三个的荣幸。”
“这是我的妻子和妹妹,……”
他指着朱晽和林若兰,向邹十方介绍。
“可惜了!”
邹十方很风趣:“两位师妹都不是哲学系的,我们系少了两道美丽风景。”
不愧是当上副社长的人,他很快就和三人熟络起来。
“我来介绍吧。”
邹十方领着三人走近,挨个儿介绍:“陈见功、李子红、王晓平、查见英,……”
都是名人!
陈见功、李子红和邹十方是副社长。
至于王小平和查见英,则是文学社的编辑,前者后来嫁给了导演郑小龙。
而现在她们俩和李子红,都是正值风华的青春少女。
“伱好!”
“你好!”
……
林爱民态度摆得很正,完全以学弟的身份称呼他们,很快就得到认同。
“爱民学弟!”
王晓平胆子最大,饶有兴致问林爱民:“讲讲你的写作技巧啊。”
“是啊,是啊!”
查见英也道:“我们写篇小说要绞尽脑汁,你几个月就发表了七八篇。”
“没错!”
中文系的陈见功,话里透着感慨:“《飘逝的红头巾》和我想的一篇小说类似,你写得比我好多了。”
“你的意思爱民师弟抄你的?”
王晓平挑挑眉,言辞犀利。
“我……”
陈见功再长袖善舞,此时也不知该如何解释。
他是真有‘红头巾’小说构思的,谁知却晚了林爱民一步。
林爱民当然知道怎么回事,帮陈见功圆场:“文学创作向来有共鸣的说法,我和杨匠老师就写过类似的散文。”
“你说的《凿井记劳》?”
王晓平深以为然,啧啧赞叹:“你的散文文笔朴实,和小说风格迥异。”
“我很少佩服人,你是第一个。”
……
“来吧!”
她从挎包里拿出一本《人民文学》,这一期刊登着《灵与肉》:“给师姐我签个名!”
“还有我!”
查见英不甘示弱,拿出的是发表《巴山夜雨》的那期《魔都文艺》。
而李子红、张友华等人也在摸挎包。
林爱民的脸黑了。
财力不同,有人甚至拿出五六本杂志来。
按照这样的架势,等他签完名,手非酸不可。
他拿起笔,给王晓平的《人民文学》签了名,再接着就是查见英。
“咳咳!”
林爱民站在原地,面向围拢过来的师兄师姐:“今天五/四文学社复建,咱们还是关注重点吧。”
“秉持着五/四精神的文学社,是要我们敢于打破常规的。”
“大家能来燕大,肯定都是佼佼者,那就拿出你们高考时的斗志,让五/四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我只是一块砖,是为了引玉的。”
“希望你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到时来给我签名。”
……
咔吧!
此时邹十方突然拿出相机,把站在众人中心的林爱民拍了个清清楚楚。
“这就是做协最年轻作家的胸怀!”
他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