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 第179章 陈怀瑾与赵谦接触新学

第179章 陈怀瑾与赵谦接触新学

在崔淼大致描述完新学的规划后,解缙在一旁补充道:“殿下,在完成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的学习后,还需要在国子监学习两年,才能外出派放做官,整个学习过程长达九年,确保每一个走向仕途的人完全合格后,才能顺利拿到功名,如果没有达到要求,需要留级,继续学习。”

这样的规划很符合朱雄英的预期,他满意的看向学政司的官员,鼓励道:“这段时间你们也辛苦了,承受了这么大的压力,目前国子监的学生全部都要外派到各地的学校担任教习,校长等主要职务,还是要辛苦你们。”

学政司的官员都是出自国子监,对吴王是盲目的崇拜,在受到自己偶像的赞扬后,都表现的激动不已。

方孝儒则有些为难的问道:“殿下,现在的很多学子身上都有功名,如果让他们从小学开始学习的话,是不是有些不太公平。”

朱雄英叹了口气,他也知道这样对有些人来说不太公平,但这是革新必须经历的阶段,所以他只能选择委屈这一部分人,换取更多人以后的公平。

“所有学子,功名可以保留,但是必须从小学阶段开始学习,没的商量。”

吴王的一句话,彻底定了这些有功名在身的学子也要重新开始准备考试的命运。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普通人的身上就是一座山,这句话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样的。

在锦衣卫的诏狱内,赵谦与陈怀瑾被关进一座牢房内,其余的牢房也住满了这段时间收受乡绅的银两,恶意阻挠新学推行的学子。

见到陈怀瑾并没有受到苛待,赵谦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

“陈老大人,您没事就好。”

陈怀瑾见到赵谦进来并没有觉得意外,吴王不是嗜杀之人,否则自己也不会留下一条性命了。

自己如今被关在诏狱之中,对外面的情况很不了解,所以见到赵谦进来,忙问道:“赵老弟,外面的情况如何?”

赵谦叹了口气,将他知道的一切都说了出来,还感慨道:“陈老大人,吴王雄才大略,各项新政无一不被证明是利国利民的良策,所以我在想,会不会这新学与我们所想的也有些区别?并非是所谓的歪理邪说?”

听了赵谦的话,陈怀瑾下意识的将目光投向桌子上的新学讲义上。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翻开讲义和教材,仔细的翻看起来。

这一看不要紧,两个人的目光,再也没能从上面移开,脸上的表情从好奇,到探究,最后已经完全变成了震撼。

一个时辰之后,两人默契的放下手中的书本,久久沉默不语。

陈怀瑾的脸色很复杂,缓缓开口道:“赵谦啊,看来是你我迂腐了,这新学教授的天地自然运行的自然规律,阐述了生命的哲理,这才是我大明每一位读书人必读的书籍啊。”

赵谦此刻完全沉浸在了刚才翻看的教材中,里面讲述的术数篇让他欲罢不能,原来数字的计算可以如此简单,一篇简单的表格,就能将一个县城的税收统计的如此清晰准确,简直难以想象。

“陈老大人,听说这新学的创始人,是吴王殿下,那个时候他还不到十岁?”

陈怀瑾苦笑一声:“是只有八岁,一个八岁的孩童,是怎么做到的呢?怪不得国子监的学子都将吴王奉若神明,刘三吾等人也唯吴王马首是瞻,我大明的皇室之中竟然出了一个圣人。”

赵谦也感慨道:“是啊,有吴王在,我大明必将中兴啊。”

陈怀瑾的脸色突然变得急切起来,有些焦急的道:“赵谦,现在是新学推行的重要时期,你我不能在此蹉跎岁月,我们要出去,你我门下门生众多,我们能为新学的推行,尽一份力。”

赵谦也反应了过来,对着监牢外面喊道:“来人,快来人,我们要见吴王殿下。”

这时,蒋瓛的身影从阴影处出现,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两位大人这是想明白了?”

见到这位传说中的锦衣卫指挥使,两位大人下意识的打了个寒颤,但还是强壮镇定的道:“蒋指挥使,麻烦您向吴王禀报一声,我二人已经知道错了,还请放我们出去,让我们这戴罪之身为大明做些贡献。”

蒋瓛直接拍了拍手,两名身后的锦衣卫直接将牢门打开。

“吴王有过交代,只要两位大人翻开新学的讲义,就可以自由出入,您二位可以自行离开了。”

陈怀瑾与赵谦两人眼中的敬佩之色更浓,但是现在他们有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脚步匆匆的离开了诏狱。

诏狱的门口,围绕了大量两人的门生,他们不敢闯进诏狱救人,就只能在附近徘徊。

蒋瓛知道吴王没有怪罪这两人的意思,所以对这种行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在陈怀瑾与赵谦从诏狱出来后,门生们第一时间围了上来。

“老师,您怎么样?在里面有没有受苦?”

“老师放心,我们已经联络了所有在京的学子,我们共同上书,为老师鸣冤。”

陈怀瑾闻言眼睛一瞪:“鸣冤?鸣个屁的冤,都跟老夫去国子监,支持新学的推行。”

听了陈怀瑾的话,他的门生都懵了,这是什么情况?老师不是反对新学才入狱的吗?这怎么才过了几天,开始支持新学了?

赵谦见到自己的门生也没反应过来,忍不住怒斥一声:“还在发什么愣,都去国子监,现在就去。”

就这样,陈怀瑾和赵谦两人带着他们的数百名门生,浩浩荡荡的向国子监而去。

一旁的百姓都麻木了,这又是闹哪出啊?他们现在也不明白这些他们以前敬佩的读书人了,明明朝廷是颁布了一条仁政,以后他们的孩子都能不花钱读书了,他们到底在闹什么啊?

而在国子监主持新学推行的刘三吾也得到了消息,他也不知道这两人意欲何为,现在国子监,礼部等重要部门都有禁军守护。

所以刘三吾也没有太过担心,没有带任何人,一个人就走出了国子监。

见到陈怀瑾与赵谦气势汹汹的走过来,忍不住嘲讽道:“两位,刚放出来,就来捣乱,这可不地道啊。”

陈怀瑾没有理会刘三吾的话,激动的道:“刘阁老,下官在诏狱之中研读了新学讲义,大为震撼啊,有没有什么下官能帮上忙的?下官及门下门生都听您的安排。”

刘三吾一时没反应过来,有些怀疑的道:“陈大人,你不会在寻老夫的开心吧?”

见到刘三吾不信,一旁的赵谦赶忙附和道:“刘阁老,还有我,我和陈老大人一样,都想为新学的推行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对于这两位的人品,刘三吾还是信的过的,既然带了门生前来,那想必是真心为了推行新学而来。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这终究是件好事,所以就将两人请了进去。

有了两位贤名远播的儒学大家加入,京城附近的学子反抗浪潮很快就平息下来,越来越多的学子开始尝试接受新学。

曾经围住礼部衙门的那些学子,被罚抄写新学讲义的时候,也开始接触到了新学,每抄一遍,对新学的理解就加深一分。

慢慢的,他们已经不再抵触新学了,甚至有的人在抄录的同时,已经开始在研读和理解,最后也都深深的折服。

他们都是有功名在身的学子,学习理解的能力本来就比常人更强。

所以抄录完的学子并没有继续反对新学,而是自发的来到国子监,领取一份新学教材后,自愿接受新学的学习。

京城内的学校,建的是最快的,由崔淼担任京城学校第一任校长,赵谦担任副校长,一众教习都已经挑选完毕。

在正式开放的第一天,就有无数学子涌入其中。

大部分是陈怀瑾和赵谦的门生,其次就是被罚抄写新学的学子,短短三天时间,京城学校之内就招收了超过五千的学子。

在应天府的门口,还有一名学子,脸色惨白的抄录着新学讲义,就连嘴唇都因为疲惫而显得没有丝毫血色。

正是带头围堵礼部衙门的曾静。

在抄录到八十七遍的时候,他终于坚持不住,晕倒了过去。

门口的衙役上前,正准备给他叫个郎中,却被突然出现的徐子卿制止。

金牌拿出来的一瞬间,衙役们就乖乖的离去。

徐子卿用手拖住曾静,消失在了原地。

一直到了傍晚,曾静才悠悠醒了过来。

这时他已经躺在了一张异常柔软的床上,警惕的环顾了一下四周,只见到了一名青衣道人和一位美的惊心动魄的少女。

“敢问二位,我这是在哪里?”

徐子卿淡淡的道:“吴王府。”

曾静一愣,显然没想到自己会出现在这里,但是自己一个穷酸文人,吴王想对付自己也不至于如此大费周章,不由得好奇问道:“吴王殿下救了我?又将我带回王府,这是为何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