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比之匪人
起先因为要参加拓荒远征军,还偶尔有些怨言的族人,心中的那些不满情绪随着与恐狼这一战之后,彻底烟消云散了。
大家终于彻底理解了迹天涯的选择,如果不走出来,他们的结果将与恐狼无异。同样陷入自相残杀的困境不可自拔,最后葬身于自掘的坟墓。
华历元年五月初,谷雨时分。
已经在如今的河北省遵化市地界,站稳了脚跟的迹天涯一行人,正聚在一起享受着雨后的晚餐。
因为他们所处的位置,水资源相当丰富。所以这段时间以来,他们的食物就主要是以各种河鲜为主。
“我的嘴里快淡出鸟了!”已经三年多没吃过盐的迹天涯,又一次怀念起了盐的味道。
“盐,到底是什么滋味的?”无数次听过迹天涯抱怨的呼噜,正往嘴里送着一条肥美的烤河鱼。
“你只需要吃一次,就会像我一样,一辈子都不想和它分开了。”迹天涯吧唧吧唧嘴,将手里没吃完的烤鱼递给了小黑。
小黑嗅了嗅,吐了吐舌头,便躲到了一边,继续去吃它自己刚捕获的田鼠去了。犬科朋友们,貌似大多数对鱼类的食物都提不起兴趣。
呼噜将嘴里的鱼刺用舌头捋了捋后,一股脑的吐了出来。说道:“那你什么时候带我去海边啊。我倒是很想尝尝盐的味道。”他已经听过迹天涯描述过盐的制作方法,以及盐的最主要产地就在那传说中的海边。
“我曾经的部落里,流传过许多关于你口中的那个,海的故事。”一直坐在迹天涯和呼噜身边的织娘,突然说道。“河流的尽头,一直就是我们这种水边谋生的部落的最终归宿。”说罢她淡然一笑,抬起头看了看迹天涯,继续说道:“如果没有遇见你们的话,那里也会是我的最终归宿。”
听到织娘的话后,迹天涯略作沉吟,说道:“你的意思是说,海边应该也生存着许多人类咯。”他顿了顿,补充道:“你原先的那些渔猎民族,应该有很多人的,他们现在应该都到达了海边。”
“没错,如果你说的大海,真的就是陆地上所有河流的终点的话。那个地方就一定聚集着许多与我曾经所在部落,有着同样生存方式的人。”织娘答道。
“给我讲讲你们的部落吧。”迹天涯总觉得在织娘的语气里,听出了一股淡淡的遗憾味道,摆出了倾听者的姿态,尝试给织娘一个吐露心声的平台。
要时刻掌握每名成员的思想动态,是能够维系一支队伍,始终保持团结稳定风气的主要手段之一。
尤其是像织娘这种,在集体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成员。更要主动去了解她们的心理波动。
“是啊,讲讲吧织娘!”族人们纷纷应和道。并陆陆续续的朝迹天涯和织娘这边围拢了过来。
解决了温饱问题后的人类,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听故事。这也是精神生活的一种正常需求。
听故事,是从别人的经历里拓展自己人生宽度的最简单方法。
这位部落里最会编织的女人,同样也是部落里最注意自己形象的女人。现在被这么多人围成了焦点,自然最先注意的就是自己的形象问题。
织娘先是低下头,整理了一下衣服。又伸出手,拢了拢自己的头发。鼓捣了有一阵,才缓缓开口道:“我出生时所在的部落,有很多很多的人。比我们在京城出发前的人还要多好多。”
织娘思索了一下,总觉得自己描述的还是不够分量,但又实在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的概念。只得又一次重复道:“要多出来,很多,很多,很多!”
“接着说。”迹天涯点了点头,不想织娘再在数量的问题上纠结太久,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织娘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继续说道:“我出生的地方,是一座非常高的山,非常非常高。”
“比我们所翻过的山要高许多的那种。”怕织娘再度陷入纠结,迹天涯赶紧替织娘补充道。
织娘朝迹天涯微微一笑,她本就和阿妈的年龄相仿,自然能读懂年龄如同她儿子般大小的迹天涯的心思。于是她加快了叙事的节奏。
“听部落里的老人讲,在我们生活区域的附近,很久很久以前,有五个很大很大的湖泊。”织娘一边叙说,一边皱着眉回忆。“我们的部落,在其中的一个湖泊周围生活。在其它四个湖泊周围,同时还有另外四个规模同样很大的部落存在着。”
“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湖泊的面积一直在缩小。”织娘的语速越来越快,好像一瞬间想起了所有的事情。又好像这些事情其实一直在她的脑海中,只是一直没人问起,她也就一直无从说起。
“等到我出生的时候,那五个传说中的湖泊,已经变成五个很小很小的水泊了。”织娘用手笔画出一个小小的圆圈的意思。继续说道:“后来许多人就渐渐的离开了那个地方。”
“那五个水泊里的水,是不是都朝一个方向流的?”迹天涯突然很感兴趣的问道。
“是啊,都是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流淌的。”织娘回道。
“我的意思是,他们最终是不是会聚到了一起?”迹天涯细化了自己的问题,补充问道:“最终合流了?”
织娘带着迹天涯的问题,仔细回忆了一下,说道:“是的,没错。最后这五个变小了的水泊,又汇流而成了另外一个很大很大的湖!”
“哎~!”织娘叹了一口气,说道:“可是没有人知道这个新形成的大湖到底有多大。部落里的老人,也只是听说过曾经的那五个大湖,并没有人真的见过。更不会知道这个新湖和曾经的那五个湖相比,到底哪个大。”
“你们最早生活的地区,是西方咯?”迹天涯激动地问道。
通过这三年的教化,部落里的绝大多数人,都已经掌握了东南西北的概念,织娘自然也不例外。她略微思索后,说道:“是的,我们都是从那个方向过来的。”
“难怪在《周易》的后天八卦记录下,代表大泽的兑卦要在正西方!”迹天涯喃喃地说道。“那么西方的大泽,就一定是那个由五个湖汇聚而成的特大号湖!”
“你说什么?”织娘没有听清迹天涯的自言自语。询问道。
“没事,织娘,你继续说。”迹天涯摇摇头,示意织娘继续。
“后来那里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差,我们五个部落的生活圈子,又随着湖泊的减小而不断重叠。结果就是部落间的矛盾,摩擦越来越多。”织娘仿佛想到了什么,语气有些悲伤地说道:“经历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彼此混战后,我们部落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就像山里的那群恐狼一样。”一直听的津津有味的族人们,不知道是谁说了这样一句话。
人群陷入了一阵沉默后,织娘继续说道:“后来人们陆陆续续的都离开了那里,一路随着河流向东而去。”
“你们部落的人也都想去大海边上找盐吃吗?”呼噜对于冗长的故事不是很感冒,将篝火旁的烤鱼都吃光后,正意犹未尽地吮吸着自己手指的他,没头没脑地插话道。
随后呼噜便看见了迹天涯瞪过来的眼神,赶紧住嘴,继续摆出了仔细聆听的样子。
织娘倒是没有介意呼噜的不礼貌行为,继续说道:“在我们部落里的老人口中,还有一个传说。就是在来到那座山以及那五个湖泊所在的区域生存以前,我们就是在河流的终点生活的。也就是你口中的大海边生活的。”
“那你们岂不是穿越了大半个中国地图,才最终来到那座山上的?”迹天涯惊讶地说道:“那得是多么漫长的一段路途啊!”
织娘也已经习惯了迹天涯嘴里偶尔蹦出来的一些奇怪的话,只是她并没有阿妈那种凡事问个明白的精神,只选择她能听懂的部分,回答道:“根据部落里一直流传的传说来看,是这样的。那确实是一段非常遥远的旅途。”
“既然最后要回去,为什么当初还要选择离开呢?”迹天涯不解的问道。
他没问出来的话是,中国那么大,河流那么多,为什么不随便选择一个地方定居。
偏偏要再次经历那么多的艰难险阻,还要走那么远的路回去。
“因为那个时候,我们这些部落都离不开水。”织娘回答道:“而传说中在河流汇聚的尽头,有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的水。水里边有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的鱼。”
说罢,织娘看了一眼还在吮吸着手指头的呼噜,笑着说道:“而且那里边的鱼,要比我们现在吃到的鱼,要鲜美许多倍!”
终于听到了自己感兴趣部分的呼噜,立刻竖起了耳朵。随后用力的拍了一下迹天涯,说道:“咱们什么时候出发?去海边?”
迹天涯没有理会自从吃过鱼后,再也不喜欢吃其它食物的呼噜。
揉了揉自己那被拍的火辣辣的肩膀,再次瞪了一眼呼噜后,转头对着织娘追问道:“可你还是没有说明,既然海边那么好,你们为什么还要离开呢?”
“我也不知道,只是既然有这个传说,族人们又厌倦了,在那座高山上彼此杀伐的生活。那么离开高山,回到传说中我们来时的地方,就成了我们这些渔猎部落的毕生追求。”织娘答道。
“因为被你称为海的,那个传说中的地方。那海水突然变得暴躁而且贪婪。”一个之前一直没有说过话的女人突然开口道。
族人们的目光迅速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说话的人是那个被迹天涯起名叫船长的女人。
因为他们渡过之前那条河时,这个女人不但自告奋勇的要负责驾驶那个渡河的木筏,而且手法果然特别娴熟。
她驾驶的那个木筏行驶的最为平稳,而且速度最快。
只因船长是随着一个游猎的部落,后加入到迹天涯的集体的。
她又从没和其它人讲起过自己的身世,所以谁也没将她与渔猎民族扯上过关系。
这次之所以带上她,只是因为她烤的一手好鱼而已。
而迹天涯组织的这支拓荒远征军,恰好多数都是爱吃鱼之人。
如今她一开口,众人才知道,她原来曾经也是一个渔猎民族,只是自己的部落在回往大海的路上,遭遇了一个游猎部落的袭击,最后她的部落被后者消灭了。而她作为一个年轻的女人,就被掳获为那个游猎部落的成员了。
介绍完自己的身世后,船长继续刚才的话题,说道:“大海突然开始不断吞噬族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有的时候在睡梦中,就会有许多族人随着房屋一起,被大海淹没,尸骨无存。”
虽然船长介绍的,也是自己从曾经那个部落的老人口里,听来的故事。但她描述的十分生动形象,使得听众从她的描述里,仿佛身临其境一般。一个个紧张的发起抖来,好像那睡梦中被淹没的就是自己。
“后来族人们就不断的往大海袭来的方向,相反的一侧逃跑。”船长也目含恐惧之意,然后她看了看天空,试着找了一下方向,继续说道:“应该是往西北方跑的。”
“也就是说,大海是在东南方?”迹天涯又流露出了不同寻常的兴奋。“哈!我还在想为什么比《周易》后天八卦更早的伏羲先天八卦,要把代表大泽的兑卦,设置在东南方!原来是因为东南方同样也有大泽!是比《周易》成书时,更早看到的大泽!那可是大海啊!”
“也不是没有可能,你看我们刚刚经过的这条大河,不就是往东南方流的!”此时此地,唯一能听懂迹天涯所说的话里的意思的,只有他肩膀上的白了。这句话自然就是白在他耳边说的。
“还有,你不要再胡乱打断别人的话了好不好。”白嗔怪道。显然,它对那段历史感兴趣的程度,并不亚于迹天涯。
(本章完)
(《周易·比卦》:
六三:比之匪人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