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无往不复(下)
听闻此话,迹天涯忍不住笑道:“你是说,火种计划吗?”
“什么火种计划?”风后诧异的问道。
“哈哈,没什么,我们想一起去了。”迹天涯回道:“只是之前我对这个世界并不了解,不敢冒然行事。”
在迹天涯说这些的同时,华族的其他管理者们也忍不住笑成了一团。
不明所以的风后再次追问道:“你们笑什么呐?是我说错什么了吗?”
“没什么,我们等你很久了。”迹天涯用一句没头没脑的话,替大家解释道。
风后的加入,再度验证了那句老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华夏文明,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组成的文明。
在这个文明里,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肤色,不同的种族等等,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相同的追求。
华历二年十一月,霜降。
在决定了风后、女娲二人,正式成为华族成员的管理者会议上。
再重启了那个被迹天涯暂时搁置了的火种计划。
火已起,等风来。
《周易》里有一卦,叫风(?)火(?)家人(?)。
具体内容,等剧情发展到这一卦时,我们再深入解释。
只说现在,有了“风”的“火种”计划,才终于有了方向。
华历二年十一月,立冬。
原来风后确实曾经担任过首领不假,但严格上来讲,她只能算作是风族的上一任首领。
风族在发生那次灾难时的首领,正是主持建造那个最终被清漳河河水冲垮的大坝的,一个叫做风停的人。
虽然风后与风停的治水理念不和,但风后受到自己那些已经膨胀到极点的,族人们的影响,并没有坚持自己的原则。
在修建大坝的漫长岁月中,风停又在风族人的心中积累了相当高的威望。
几乎风族所有的主要劳动力,都被安排在了修筑堤坝的工作中,因此风停早已经是实际意义上的风族首领了。
在庆祝大坝完工的那次庆典里,权力早已被架空了的风后,便主动卸任了首领的位置。
可毕竟是一个人口百万的族群,即便是卸任了首领,仍然有一批坚定的拥趸者追随在风后的身边。
风后曾经在这些人当中,表露过自己关于现阶段治水方案的担忧。
考虑到这些拥护者的生命安全,风后曾组织过这些人早早的做过一些应对可能到来的大坝决堤的准备工作。
她本来是计划要提前建造出许多艘大船的,可惜周围的树木已经被他们的族群砍伐殆尽。
她不得不安排这些追着者们,从远距离的山林中去砍伐木料,再运送回来。
可惜,连日的暴雨,并没有给他们机会。
仓促间,风后只好组织人用仅有的一些木料,建造了一艘只能容纳几个人的小船。
虽然这艘小船最终被湍急的河水颠覆了,但至少它保留下了风后与女娲的命。
在争抢这艘船的时候,留在风后身边的拥趸者们,便化身了守卫,用自己的生命护送风后和女娲上了船。
那个被飞石发现,死在晕倒的风后、女娲身旁的风族成员,便是这艘船的船夫之一。
在风后决定加入华族之前,她的内心中一直保存着一个秘密,就是风族一定还是有许多的幸存者的。
那些幸存者,正是在她的安排下,深入太行山脉,砍伐木材建造大船的人。
因为并不了解华族的习性,为了保护那些或许是仅存的风族后人,她不得不暂时隐瞒了这个消息。
现在的风后,既然已经加入了华族,并且成为了华族的管理者之一。
在那次管理者会议的最后,当风后提出了自己的扩容兼并计划,与迹天涯的“火种”计划不谋而合后。
风后便将这个秘密和盘托出。
与此同时,迹天涯决定立即起身,带着风后去与那些太行山脉的风族幸存者们汇合。
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伤病情况,迹天涯还特意带上了魏荷组建的那个医疗团队里的绝大多数人。
其它的随从者,自然就是狼女以及小黑等狼群,还有与迹天涯焦不离孟的呼噜,以及与魏荷孟不离焦的刀疤脸。
飞石心不甘情不愿的在家疗伤。
弓长被拖回到驻地,在迹天涯离开的时间里,主持大局。
寻找风族幸存者的时间,比预计的慢了一周左右时间。
从霜降,一直找到了立冬。
在风后的指引下,一行人从涉县出发,进入太行山脉西侧山脊后,开始沿着山区一路北上,一直找到了今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一带,才终于找到了那些幸存者们的踪迹。
在华历二年立冬与小雪交接时分,华族成员,又新添进了整整三千人。
可这区区三千人,与那原本百万之众的风族相比,却仍是九牛一毛。
为了探寻可能存在的,更多的风族的幸存者。
迹天涯等人决定,继续深入到原风族的中心区域寻找。
路上,在风后的追问下,迹天涯与风后深入探讨了伏羲八卦的意义。
不想伏羲八卦里边蕴含的许多道理,竟也与风族的许多文化不谋而合。
确切地说,是风族已经验证并经历了伏羲八卦所阐述和包含的许多认知、技能以及部分地理见闻。
只是还没能总结和发明出,如此精简的符号理论,去记录这一切。
风后还与迹天涯交换了许多天文知识。
现代人总是怀疑我们老祖宗的天文知识是从哪里来的,好像自己不懂,别人懂了就不对。
天文是一个观察大于一切的学科。
现代人又要看手机又要刷视频的,根本没时间抬头仰望星空,自然不会理解那个把看星星当成是最主要的娱乐活动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里,尤其是有了农耕文明之后,可以说几乎是每个人,对大多数比较显眼的星星的位置、方向、亮度等,都可以做到如数家珍。
他们还根据那些星星凑在一起而组成的,实实在在的象,根据不同的方位,也就是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选出了七颗最亮的星星,作为四个方向的主要星宿。
仅凭肉眼的观察,将四个方向的那七颗最亮的星星,连成线。
自然而然的就会在夜晚的天幕中,分别组成了四幅图画。
为了使得这四个方向,每个方向七颗,共计二十八颗天空中最亮的星星更容易被其它人寻找到并记住。
人们便将这四幅图画,加上一点自己的想象力,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称之为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幅图画。
请大家可不要迷信了好吗,那就是四幅图画而已。
就像天上的云彩,有的像,有的像一条线,有的甚至会像一条龙,就只是因为像而已。
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个动物,就是四个象,仅此而已。
而这二十八星宿最大的作用,就是是为了辅佐观星定时所用。
是实实在在的科学,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历法里的误差,多找一些参照物。
测定日、月、地球之间相互运动的固定规律。
运动,就是变化。
万物永恒的运动,就是万物永恒的变化,《易》学,就是讲述变化的学科。
运动的表现,需要时间来衡量。
同样的,时间的存在,又需要运动来证明。
我们老祖宗观察星辰,日、月的运动变化,才规定出了年、月、日的基本时间单位。
因为有了时间单位,一切的运动才有了具体的意义。
这是哲学,同时也是数学,更是最基础的物理学。
(本章完)
(《周易·泰卦》: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