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隆武政权成立
刚刚从京城狼狈撤退至潼关没多久的李自成,满清把投降的明军编入汉八旗军,紧追其后,受到潼关的守兵阻击,伤亡惨重,只能撤退关外驻守。于是李自成当机立断,决定化被动为主动,命令大将刘宗敏率领军队向东出击,通过金陡关杀向满清的降军,想一鼓作气把追兵击溃。
然而,在李自成部队和满清的降军打得火热时,满清铁骑突然从后方杀出,强大的冲击力和战斗力,瞬间把李自成的部队又一次击垮,李自成的部队只能选择投降,而投降后的部队都被迫剃头扎辫子变成满清的降军,这些降军必须要有投名状才能活命,什么是投名状呢?就是你必须把屠刀对准自己昔日的战友,把对方杀死,讲句好听的话就是战功,使得你无法有回头路走。
正当潼关城摇摇欲坠,即将破溃之际,一份紧急军情从南方传来——阿济格率军南下攻打榆林!李自成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他深知西安的重要性,不能有丝毫闪失。于是,他当机立断,觉得有潼关的天险没必要留这么兵在这里,就率领主力迅速回援西安,只留下马世耀及其麾下七千将士继续坚守潼关。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自成刚刚离开潼关,马世耀竟然选择了投降,原来马世耀的旧部投降了满清后,马世耀看见对方吃香喝辣,过得非常好,还拿吴三桂降清举例子,最终说动了他。谁知道,他投降后却被自己亲信伪造的一封信出卖了,说他是假投降,结果投降没捞到好处,反而送了性命!
潼关的失陷,使得西安的东线防御变得脆弱不堪。尽管李过所率领的部队在延安地区奋勇抵抗着阿济格的进攻,李自成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军事压力,已经没有信心守住三边地区,他昔日的旧将张献忠在四川成都称帝了,多次向他请求援兵,可是张献忠却无动于衷。于是,在正月十三这一天,孤立无援的李自成带领着二十多名亲信部下,从西安城东门而出,踏上了武关道这条逃亡之路。
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希望能够尽快逃离敌人的追击。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当他们途经湖北境内时,不幸遭遇了当地的地主士绅们的武装势力。因为这些人都曾被迫为李自成进贡过财物,所以他们毫不犹豫地将李自成等人残忍地将其杀害!
就这样,这位曾经威震天下、名噪一时的闯王李自成,最终命丧黄泉。他的离去不仅令人惋惜,更让无数人为之痛心疾首。他的传奇人生就此画上句号,留下的只有无尽的遗憾和感慨。而他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世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永远流传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弘光元年正月,薛克仁的商船犹如一叶扁舟,从广州府城向着杭州悠然驶去。途中,在东海的茫茫海面上,他远远地瞥见两艘东洋朱印船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交战。其中一艘船上的船员几乎已被对方全数歼灭,仅剩下两名勇士在做最后的顽强抵抗,但他们的体力也在逐渐透支,情势已然危如累卵。薛克仁目光如炬,他突然发觉即将被灭的一方中,有一个少年身上穿着的盔甲甚是眼熟,那独特的样式,仿佛是新安县城的特产。见此情景,他心中的侠义之情被点燃,决定不再坐视不管。于是,他当机立断,指挥着船员们驾船驶近战场,如同一支救援的箭,直直地向那处于生死边缘的一方伸出了援手。
薛克仁和他的船员们浴血奋战,如钢铁战士般顽强地阻止了对方如潮水般的攻势,成功地从死神手中救下了即将覆灭的船员。在这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场面中,薛克仁宛如战神附体,展现出了过人的胆识和仁义之心,赢得了众人的敬仰与感恩。经过一番沟通,薛克仁惊讶地发现,自己所救之人,竟然是郑芝龙的小儿子田川七左门卫,而另一个人则是他的堂舅舅田川魂丹。
郑芝龙的船队日益强大,他便收购了大量货物,如景德镇瓷器、丝绸、茶叶等,让船队运往东洋贩卖。同时,在东洋收购当地的特产,如清酒和山形樱桃,带回大明出售。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他们在东洋遭遇了敌对势力的偷袭,险些命丧大海。幸亏薛克仁恰巧经过此地,如天降神兵,才使他们化险为夷。
薛克仁心中充满好奇,实在想不通郑芝龙的儿子为什么会取一个东洋人的名字。于是开口问道:“这位小兄弟,令尊大人姓郑,可你却跟着母亲姓田川,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
田川七左门卫微微一笑,解释道:“恩公有所不知,只因家母娘家并无男丁传宗接代,所以晚辈便随了母姓,以延续外公家的香火,如此一来,外公在东洋的产业也能后继有人啦。”薛克仁听后这才明白过来,点头称是。
接着,薛克仁又想起之前的疑问,继续追问:“我见你们这里购置了大批盔甲,理应人人配备才是,但眼下似乎只有你与你的堂舅穿着,其他人均未着装,这又是为何呢?”田川七左门卫连忙回答:“恩公慧眼如炬!事情是这样的,起初我们得到这些盔甲的时候,曾与东洋的敌对势力交战数场。一开始,凭借着盔甲的优势,我们将敌人打得毫无招架之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某次出海时遭遇了强烈的台风,船只倾覆,许多人因身着沉重的盔甲而无法浮出水面,最终不幸溺亡。经此一劫,我们损失惨重啊!自此之后,大部分船员都不愿再穿戴盔甲出海了。”
在一旁的田川魂丹就插了一句说:“薛恩公,我那堂侄女田川樱子已经很多天没和家里联系了,她信誓旦旦说要去新安县城活捉县令薛克俊给她堂叔田川鬼丹报仇,这么久没有消息,估计凶多吉少了。”
薛克仁听到田川魂丹的话后眉头一皱,说:“这位兄弟,田川樱子姑娘没死,她已经投靠县令薛克俊了,因为县令薛克俊把田川鬼丹多年来在我大明沿海作恶多端,烧杀抢掠的罪证给她看了,她自己也觉得田川鬼丹死有余辜,之前的一筐热血化为乌有,因为在广州府城感受到男女平等,如果回去东洋,女人地位低人一等,所以自愿留下来了!就算没有县令薛克俊也有别的县令抓田川鬼丹,所以你们的人不分青红皂白就去报仇雪恨!值得吗?你们无非就是在东洋被别人排挤,没有了立足之地,从而选择冒险运输大明的货物回东洋,从而赚取高额利润。”
田川魂丹听了薛克仁的话后很认同,就说:“薛君,你说的都对,以后我们就一起合作赚钱,赚钱才是最重要的!”
自此后薛克仁就瞒着县令薛克俊和倭人做买卖。
郑芝龙自与多尔衮完成那笔交易之后,其势力如日中天,蒸蒸日上。原本便已规模庞大的船队,如今更是数量倍增;财富亦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涌来。志得意满之际,他在家乡斥巨资兴建起一座宏伟壮观的庄园,以彰显自己的地位与成就。
然而,正是在这次善行——向灾民施舍米粥之时,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传入了他的耳中。这个声音对他来说似曾相识,仿佛是从久远的过去传来,但却又如此真实清晰。刹那间,记忆的闸门被打开,他回想起那个曾经令他困惑不已的时刻:同样的声音,曾在他自己的腹中响起过!正是这声音,让自己认为自己真的中毒了!
惊愕之余,郑芝龙连忙向旁人打听这其中缘由。经过一番周折,真相终于大白——原来,一切都是县令薛克俊设下的骗局!自己压根儿就未曾中三尸脑神蛊毒,之前所发出的奇怪声响,不过是长时间饥饿后进食稀粥的正常反应罢了。
得知实情后的郑芝龙气得浑身发抖,一股无名之火涌上心头,仿佛要将他整个人都点燃一般!他瞪大双眼,紧咬嘴唇,拳头捏得咯咯作响,心中充满了被欺骗后的愤恨与屈辱。
真是可笑至极啊!自己竟然如此愚蠢,县令薛克俊明明已经把真相告诉了自己——他根本没有下毒!可自己呢?却偏偏小心眼地认为对方绝不可能如此好心肠,会给自己解除王爷朱聿鐭所中的七虫七花毒的解药。毕竟,薛克俊让他自己去猜测其中缘由,而人往往都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所以自然而然地便觉得这其中必定有鬼!
然而,仔细回想一番,自己此前虽然看似受到他人操纵,但实际上并未遭受任何实质性的损失,反倒借助这些机缘巧合使得自身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而且,由于自己平日里听从县令薛克俊说的鬼话,多做善事,广积善德就能抑制三尸脑神蛊的毒性,家族因此也愈发繁荣昌盛起来!
如此一想,郑芝龙心中的怒气似乎稍稍平息了一些。但同时,他也意识到这位县令薛克俊实在太过狡黠聪慧。他巧妙地设局,让自己误以为有毒,然后顺理成章地想要利用自己去解救出朱聿键,并将其扶持为傀儡唐王,以达到制衡现任唐王朱聿鐭的目的。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个绝妙的主意!
思绪如电转般闪过脑海后,郑芝龙迅速做出决定。他开始不惜重金四处寻找能人志士,着手策划起一场惊天动地的行动……
在巍峨庄严、金碧辉煌的南京朝堂之上,大臣们正议论纷纷。原来,王爷朱聿鐭竟然征召了五千名老弱病残之兵前来支援南京!这一举动引起了众人的不满和质疑。
此时,有人向弘光皇帝朱由崧进言:“陛下啊,代唐王朱聿鐭实在太过不知好歹,竟敢用这样一批毫无战斗力可言的士兵来敷衍了事。依臣所见,倒不如将朱聿键从监牢中放出,也好让代唐王尝尝被人打脸的滋味。”
朱由崧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其实,朱聿键本就无罪可究。如今这年头,各路王爷皆有权招募兵马,而当年判定朱聿键有罪的理由正是他违背了封地诸王不得拥兵自重的规矩。想当年,京城告急之时,唐王朱聿键义无反顾地前来勤王,但崇祯皇帝却没有给予任何赏赐,反倒将其打入大牢!
朱由崧越想越觉得此计甚妙,于是当机立断地下达旨意,赦免朱聿键,并命他前往广西,给代唐王朱聿鐭找点麻烦。如此一来,既能敲打一下代唐王朱聿鐭,又能显示出自己的皇威浩荡。
南明南京朝堂上,弘光皇帝朱由崧已经通过三国演义破译出北京来的情报了解到满清分三路大军来袭,其中一路攻打西安的李自成,剩下两路大军都来攻击南明中原地区以及直指扬州方向。弘光皇帝朱由崧立马在关口部署部队阻拦满清南下,按县令薛克俊说的那样防守为主。满清安排降将吴三桂做先锋,每攻克一个城镇,多尔衮的精锐逼着吴三桂的部队举起屠刀屠杀反抗军民经过漫长而艰苦地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那个至关重要的关口前。此时此刻,双方都紧张不已,因为谁也不知道这场战斗会如何收场。
就在这时,南明军队发现对面竟是吴三桂率领的人马!于是,有人立刻射出一箭,并附上一封劝降信,希望吴三桂能够迷途知返,一同抵抗满清入侵。
然而,吴三桂对这封信视若无睹,继续下令猛攻关口。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伤亡惨重。眼见形势不利,吴三桂最终选择撤退,转为防守态势。
看到吴三桂退缩,原本采取守势的南明主将顿时心生贪功之念,他迫不及待地率军冲出关口,想要追击并击溃吴三桂。可就在他们刚刚冲出去之际,一道圣旨如晴天霹雳般传来——皇帝明令禁止擅自出兵!
可惜一切都已经太迟了,正当南明军队与吴三桂部打得难解难分之时,四周突然涌现出大批满清铁骑,如潮水般向他们席卷而来,南明军队被击垮了,擅自出击的将领也被屠杀了!由于主力部队已被击垮,关口也守不住了,兵败如山倒,战败的南明士兵被满清的铁骑无情地追杀然而那些被满清铁蹄践踏过的城镇里,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们都被迫聚集到了一处,他们被强制要求剃掉自己的头发,并将其编成辫子,还要详细登记入册成为满清的子民。如果有人胆敢拒绝执行这些命令,那么等待他的只有死亡这一条路。这种情况下,人们别无选择,只能默默地忍受着这份屈辱和痛苦。有些人心中充满了愤怒,但却无力反抗;还有些人则因为恐惧而不得不顺从。整个场面一片混乱,到处都是哭声、喊声和叹息声。
当弘光皇帝朱由崧听到部队不听指令擅自出击,导致关口失守,长叹了一声,人算不如天算,知道满清铁骑的速度太快了,就带上一众妃子和大臣离开了南京城。可是,弘光皇帝朱由崧还是没有逃过一劫,在自己的舟上被抓了!
弘光元年五月,由于满清铁骑在攻打扬州时遭遇了南明史可法军队的顽强阻击,双方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战斗异常惨烈,满清军队伤亡惨重,但他们并没有退缩,反而被激起了更强烈的怒火和杀意。
这些清兵们已经杀红了眼,心中充满了对敌人的仇恨与愤怒。他们无视无辜百姓的哀求,举起手中的利刃,无情地向着这座城市砍去。一时间,扬州城内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这场血腥屠杀持续了整整十天十夜,直到整座扬州城都陷入了死寂之中才渐渐平息下来。原本繁华热闹的扬州城如今变得一片狼藉,到处弥漫着死亡的气息。而那些幸存下来的人们,则永远无法忘记这段可怕的经历……
在风景如画、人杰地灵的杭州城,时间来到了璐王弘光元年五月下旬。这本应是一个风和日丽的美好时节,但一道惊天动地的消息却如晴空霹雳般传遍了整个城市——弘光帝朱由崧不幸被俘!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让马士英、阮大铖、朱大典、袁宏勋、张秉贞、何纶等一众大臣心急如焚。
他们深知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必须迅速采取行动以稳定局势。经过一番紧张而激烈的商议,众人决定恳请当时身在杭州的朱常淓出面监国。时间紧迫,刻不容缓!
终于,在六月初七这一天,邹太后(朱由崧的嫡母)展现出了非凡的决断力。她当机立断,下达了一道懿旨:“朱常淓啊,你身为朱由崧的叔父,品德高尚,才华出众,堪称众藩之首。昔日,宣宗皇帝出征时,襄王和郑王曾担任监国,此乃祖宗立下的法度。如今,应当严格遵循。”
六月初八日,朱常淓在众人的期待下于杭州正式称监国。紧接着,第二天,黄道周以他锐利的眼光洞察时局,向朱常淓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应在十日之内尽快即位称帝。这样才能名正言顺地统领天下,凝聚民心,共同抵御外敌。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朱常淓就像那墙头之草,风吹两边倒,毫无自己的主见。他对黄道周的良策置若罔闻,反而一味听从马士英的意见。最终,朱常淓派出了陈洪范作为监国潞王的代表前去与清军谈判求和。
弘光元年六月十一日,战鼓擂动,杀声震天,清军如饿狼扑食一般向杭州疾驰而来。马士英、阮大铖、朱大典等一众官员吓得屁滚尿流,丢盔卸甲,像一群受惊的狗一样四处逃窜,只顾着自己活命。
然而,陈洪范这个狡猾的家伙却像一条侥幸逃脱渔网的鱼一样,悄悄溜回了杭州。他与张秉贞等狐朋狗友勾结在一起,规劝潞王不要做无谓的抵抗,干脆出城去恭迎清兵进城,大开城门直接投降算了。
楚王朱华壁得知这件事后,心急如焚,连忙赶来劝说潞王:“国家命运多舛,竟然衰败到如此地步。殿下您的仁德和美名,远亲近邻无人不知,天下那些有见识、有勇气的人,都会纷纷投靠殿下,一起奋起反抗敌人。周武王的子孙们,怎么能不怀念留恋自己的故乡呢?当年宋朝虽然只剩下半壁江山,但依然能够延续很多年。更何况我们大明还有福建、广东、云南、四川这些广袤无垠的土地,都是我们曾经的领地啊!现在如果不振作起来奋力一搏,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时过境迁,一切就都无法挽回了。将来就算想要一块小小的立足之地,恐怕也是痴人说梦啊!”
朱常淓回答道:“您别再说了!我没有这样的才能。现在百姓们的心意已经无法挽回,我又能和谁一起努力呢?”朱华壁生气地说道:“殿下怎么这么糊涂啊!朱家的子孙都不肯尽力,他们还有什么指望不去投靠别人呢?如果真的能够拿起三尺长剑,发誓要与国家同生死共患难,那么即使再弱小也可以奋起抵抗,更何况这些人都是吃着我们祖宗饭的人呢!”朱常淓又推托说:“兵营里的士兵恐怕不能任用,钱粮谷物肯定也不够供应。我这样做,也算是有先见之明吧。”朱华壁哭着劝告说:“如今国安军有数万人驻扎在西郊,正在请求指令,而且鸿达溃散的士兵还可以重新召集起来。另外,可以动用布政司储存的资金,再加上盐运司所储备的物资,不需要再去征收赋税。这五营额定的兵力,从东阳、义乌出来的都很健壮,再招募一些优秀的人才,只需要一天就能到达,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然而,朱常淓最终还是没有听从,朱华壁愤怒地甩了甩袖子站起身来,扯下自己头上的帽子和腰间的玉带扔到地上,然后离去。
弘光元年六月十三日,朱常淓打开城门投降了清朝。
离开繁华热闹、人声鼎沸的南京城后,朱聿键一路风尘仆仆地朝着广西方向前行。然而就在这漫长旅途中,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般击中了他——南京城竟然已经沦陷!
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让朱聿键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但同时也勾起了他对过去种种经历的回忆。尤其是那位曾经在朝堂之上劝说弘光皇帝释放自己的大人,更是令他感慨万分。
而如今,这位大人再次出现,并向朱聿键透露了一个惊人的真相:原来真正解救他于危难之中的并非别人,正是福建总兵郑芝龙!得知此消息后的朱聿键心情异常复杂,一方面对郑芝龙的救命之恩感激涕零;另一方面又对当前局势感到忧心忡忡。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朱聿键决定改变原定行程转而前往福建。毕竟那里是郑芝龙的势力范围或许能够找到更多关于未来发展的线索和机会。于是带着满心期待与希望踏上了通往福建之路……
弘光元年闰六月,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在这一天,大明王朝迎来了它新的主宰——朱聿键。这位被众人寄予厚望的皇室后裔,终于在郑鸿逵、郑芝龙以及黄道周等忠臣义士的拥戴下,登上了皇帝宝座,并将年号改为\隆武\。
福州城内张灯结彩,一片喜庆祥和之气弥漫着整个城市。人们纷纷涌上街头,欢庆新皇登基。朱聿键身着华丽龙袍,头戴皇冠,面容庄重而威严地站在皇宫大殿之上接受群臣朝拜。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振大明江山、恢复昔日辉煌的重任,但同时也明白前方道路崎岖艰难。
郑鸿逵和郑芝龙作为辅政大臣站立两旁辅助新帝处理政务;黄道周则以大学士身份出谋划策全力支持新君施政改革。他们都希望通过自己努力能让这个风雨飘摇国家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