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 > 第92章 思维贫穷和思维致富

第92章 思维贫穷和思维致富

要想养活鱼,水越多、地方越大越好,所以,李鱼儿他们决定将鱼全部集中在闹闹家的一个水缸里养着。

闹闹三人还专门去福州湾,也就是福水村正对着的海滩,砸冰挑了满满一缸海水,专门用来养鱼。

李鱼儿两人只带了自己现吃的海货回家,剩下的都交给闹闹养着。

他们前脚刚进家门,后脚天空就飘起了小雪,雪粒子簌簌的下着,气温也随之降低。

“二郎、鱼宝儿,快过来。”

赵氏从灶房里出来,身上系着围裙,笑着朝两人招手。

进了灶房,一股子暖和气就迎面扑了过来,让人身体瞬间放松不少。

“大舅母这是做什么呢,这么香。”鱼宝儿搓着有些冻僵的手,凑了过去。

赵氏顺势给她盛了一碗红糖姜茶,递了过去,“炸的萝卜丝丸子,待会好了,你先捡几个尝尝味咋样。”

李鱼儿接过姜茶,入手一暖,真舒服,一口下去,热量就瞬间从胃里蔓延到全身,让人从头暖到脚。

这红糖姜茶是昨个儿剩下的,大人们都不舍得喝,赵氏就留给几个孩子了,一直在小灶上温着。

李二郎也喝上了,嘴巴倒是变甜了,“大舅母这厨艺了得啊,这茶绝了,我看不输镇子上茶博士熬的茶。”

李鱼儿朝他眯了一眼:你喝过茶博士的茶,小样吧。

赵氏笑了,嘴上谦虚着说:“我也就在家里随便熬熬,怎么能跟人家茶博士比呢。”

茶博士最早是一种宫廷御用的官,专门给皇家煮茶的,可随着朝代的更替和时间的推移,茶博士这种官早已经随着前朝的覆灭而消失,但茶博士的称呼却延续了下来,成了一种对茶道高手的称呼。

“大舅母这手艺,要是自己开个茶铺,肯定每日客人爆满。”

李二郎喝了甜茶,嘴也跟着变甜了,舅母长舅母短,好一顿掰扯。

最后,两人一人得了赵氏一小碗萝卜丝丸子,才走。

萝卜丝丸子里好像混了肉沫,用猪油炸出来的,香的很。

“鱼宝儿,你来一下。”蔡老太太站在西厢房门口喊李鱼儿。

蔡老太太见李二郎也跟着,就说:“二郎,你玩你的,鱼宝儿一个人就成。”

李二郎看着蔡老太太和李鱼儿进了屋,嘟囔到:“神神秘秘的,还不让我听咋地?”

西厢房很干净,一张大床,一个柜子,还有桌椅,可见赵氏是个勤快和干净的妇人。

李老汉正坐在桌旁喝水,见李鱼儿进来了,脸上露出笑容。

“外边冷不?干嘛非要自己去赶海,让老三和二郎他们去,省的这些臭小子只知道吃白饭,还要享妹妹的口福。”

李鱼儿笑着摇摇头,说:“不行,那是闹闹的秘密基地,我不能随便带人去,今天大哥是得了他们的同意才能去的。”

蔡老太太说:“咱们也活了一大把年纪了,北方冷,这冬天能赶海的地方还真没遇到过,尤其是今年,天出奇的冷,海冻的格外深,换做平日,兔岛和福州湾之间可不会连着冻起来。”

“对了,鱼宝儿啊。”蔡老太太将话题转到关键事上,“你昨天说的弄潮楼收贝壳是咋回事啊?怎么还收鱼泡?那东西有啥用啊?他们该不会学咱们家做贝壳油灯吧?”

李鱼儿就知道他们会问,早就想好了说词,“他们确实是打算做油灯,阿爷阿奶你们也看到了,贝壳油灯很好做的啊,基本看一眼就会了。

钱叔叔说,就算他们弄潮楼不做,其他商人也会做,反正这买卖做不长远,等着别的商人先做,不如跟他们弄潮楼合作,咱家还能有点赚头。”

李老汉点点头说:“是这么个理。”

蔡老太太虽然心里觉得可惜,但也知道这是大实话,就又问:“那贝壳和鱼泡怎么收,咱们怎么赚差价呢?”

李鱼儿说:“钱叔叔说,贝壳大概要收个四千多斤,干鱼泡大概也能要一百多斤。”

李鱼儿的生产预估是,鑫浦镇大概有十万人,平均每家五个人,就是两万户左右,周围的村子加海岛差不多也有两万多户。

假设每十户有一户购买一盏贝壳油灯,就是四千多把,这还不算多买的客人。

当然,还会有人买其他的油灯,或者本身家里就有,再保守的对半砍一刀,就是两千盏油灯,如果有商贩耳聪目明,抓住这波盈利浪潮,从她这买了拿到外地去卖,需求会更多。

油灯所需要的贝壳如果按重量算,根据等级不同所需要的贝壳不同,等级越好的油灯需要的贝壳越多,平均一盏按一斤半的贝壳算,就是三千斤贝壳。

再加上筛选下来不要的,和预备售后留存的贝壳,按1.5倍算,就是四千五百斤,四千金算是一个保守估计。

鱼胶按照上述的油灯需求量算,大概也要准备100斤左右,一斤鲜鱼泡出半斤鱼胶,完全晒干的鱼泡一斤出一斤半的胶,而这个季节基本都是干鱼泡,大概需要六七十斤的干鱼泡。

李鱼儿打算多收一点,反正鱼胶多了,可以用来粘鞋底或者其他东西,干鱼泡做成鱼胶也是滋补品,李鱼儿就打算收一百斤的干鱼泡。

“这么多?”蔡老太太在心里算了一下,“这得多少银子?”

李鱼儿借着钱掌柜的名头说:“钱叔叔说了,咱们家从村民手里收了再卖给弄潮楼就成。

咱们一文钱两斤或者三斤贝壳收,然后一文钱一斤卖给弄潮楼,转手就能赚一半的价格。”

“这样成吗?”蔡老太太有些顾虑,说:“要是村民知道了,会不会自己去弄潮楼卖,到时候,咱们不但赚不到钱,还要得罪人。”

李鱼儿能理解蔡老太太的想法,有句话说的好: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

不想冒风险,不想担责任的人,就不要羡慕别人赚大钱。

李鱼儿耐心的解释到:“钱叔叔说了,这贝壳油灯是我想出来的,别人家的贝壳他们不收。

之所以让咱们家收贝壳,不仅仅是为了照顾咱们,还想要咱们帮着把把关。那些参假的,以次充好的,往里边放石头压秤的,这些他们没时间管,让咱们帮着检查。”

“这有什么,就帮着看看东西好不好,就有一半差价赚,这钱掌柜还真是好人啊!”这下,蔡老太太是彻底放心了。

李老汉也跟着高兴的说:“可不是,不愧是大酒楼的掌柜,就是大气,做事就是敞亮。”

李老汉两口子能接受这笔买卖,李鱼儿心里高兴的同时,又有些唏嘘:穷人的思维是他们贫穷的一大根源,这贝壳油灯明明是他们家第一个发明的,最后却因为身份地位和其他条件不对等,只能看着别人白白模仿了去,然后拿着她的创意赚的盆满钵满。

只给他们一些筋头巴脑的,就能让他们感恩戴德。

李鱼儿之所以没有直接带着李家所有人做油灯生意,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思维贫穷”。

这不是一种贬义,而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每个人生下来就不能选择周围的环境,环境造就的思维模式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人的本质。

就好比前世有一个人性调研问题:有一天,你中了五百万彩票,你会把钱给你的家人吗?

调研的结果是,大多数人选择将中奖的消息隐瞒家人,但愿意拿出合理的金钱去让家人过得更好:比如给父母买房,供弟弟妹妹读书等。

为什么呢?是因为人自私吗?有一定原因,但绝对不是主要原因,答案是人都喜欢自由掌控自己的财富。

中奖后,中奖者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怎么去使用这笔钱?

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这个选择的思维就展现出:“贫穷”和“致富”

有人将钱存到银行收利息,有人将钱拿去投资,有人用钱买房子收房租,有人不管不顾,胡吃海塞,尽情挥霍。

用来投资的人,不管是哪种投资,他都拥有一种“致富”的思维,想要钱生钱。

而胡吃海塞,尽情挥霍的人是一种极端的“贫穷”。

当然,致富的思维不一定结果都是赚钱的,也可能赔钱,但你首先要有这种思维。

李鱼儿对李家人关于“思维贫穷”的情况做了一个分析:李家年轻一代的年龄还小,思想接受能力比较强,转变这种“思维贫穷”很容易,即使是思想最为保守的大堂哥李延寿,在她的循循善诱下,也能逐渐接受“思想致富”。

如果李鱼儿现在将油灯的生意交给李家,李家大人会如何处置?不知道,大概率倾向于买地种田和储蓄。

这和她未来的规划就相违背,同时,每个人都有权处理自己的财富,而不应该由父母绝对主导,尤其是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孩,有能力处理的更好。

她有钱了,绝不会亏待真心对她好的人,但她也不喜欢什么都交给家人,事事都依赖家人。

以后,他们家赚钱的法子多了去了,李鱼儿想让每个李家人日后都有自己的财富,都能过上自由快乐的生活。

李鱼儿似乎已经预见到贝壳油灯给她带来的第一笔财富,为她更大的商业版图奠定坚实的基础,然后以此为基石,不断发展壮大,走上人生巅峰!

“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李鱼儿一时间豪情万丈,不由自主的笑出了声。

“喂!”李二郎拍了一下李鱼儿的肩膀,“笑的这么猖狂,又在谋划什么阴谋诡计!或者,你又在算计谁?”

李二郎的脸在李鱼儿面前无限放大。

“啪!”李鱼儿下意识的拍了过去,她刚才出了西厢,就一边走一边想,不知不觉,竟走到了上房堂屋。

“啊!李鱼儿你你你!你,谋杀亲兄!”李二郎捂着脸控诉李鱼儿,“说实话,你们到底在密谋什么?”

李鱼儿嘴角牵起一抹坏笑,朝李二郎勾勾手指,说:“你附耳过来,我只告诉你一个人。”

李二郎高兴的将脸贴了过去,不愧是我亲妹妹,李老三,看吧,你在鱼宝儿心里就是不如我这个亲哥哥。

李鱼儿火速跳起来,弹了他一个脑瓜崩,说:“有种你去问阿奶啊!”

然后,撒腿朝东屋跑,真像一条滑溜的鱼,瞬间钻进屋里,“砰”的一声将门关上。

“李鱼儿!你敢戏弄我!你给我出来!”李二郎追过去就要拍门。

“二郎你做啥?”身后传来蔡老太太的暴怒声,“你个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成的玩意儿,敢欺负鱼宝儿!看我今个儿不揍你!”

李二郎转过身,换上一副笑脸,讨好的说:“阿奶,我没有,我和鱼宝儿闹着玩呢!”

“不信,我这就走了!”

说完,李二郎像泥鳅一样,快速溜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