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处置科臣
张四维没有回答张四教的问,却在这时只盯着张居正所居的首辅官邸,道:
“紫禁城乘肩舆,又能居台阶最高之官邸,得是多志得意满?”
“兄长早晚也能如此!”
张四教言道。
张四维沉下脸来:“那得先废了枢密院再说!”
接着,张四维接着就又道:“只是不知道这一切是不是天子之意,而他张居正明是权臣,实则是在为天子压制百僚?!”
“因为,没谁会真的愿意,让天子真的再次兵强马壮起来!”
张四教道:“不是说,是因为不想大的倭乱与庚戌之变再次发生吗?”
“呵,倭乱与庚戌之变对我们这些大族人家来说有什么要紧?!”
“哪怕是亡国,也不过是易姓改号而已,这天下无论是哪家为主,还得是靠士大夫替治理。”
张四维在自己弟弟张四教面前说的倒是比较直白,又因是在室外,能看清有没有人靠近,也就更加没忌惮,而说着就又道:
“不过也难说,张江陵、方嘉鱼、王阳城这些人,或许是真的信了《左传》里的话。”
“那兄长也没必要想太多。”
“无论是不是出自天子授意,现在这张江陵是真的不能让其继续掌权了,哪怕是真属于天子之意呢,也得倒了张后,才能看清楚,这背后操权的是太后,还是天子本人,或者是司礼监大榼。”
张四教言道。
张四维颔首:“你没说错,只是倒张就得先让其臭名远扬,村妇小儿皆知其恶!”
接着,张四维就对自己弟弟说:“你回扬州后,把今日你看到的,记得花钱雇人把这事传出去,就说连堂堂枢密使都为张家走犬,军机大事不先奏天子而先奏江陵,这天下到底是张家的还是朱家的。”
自明孝宗从户部尚书叶淇之请,将纳粮开中改为纳银开中后,大量盐商就开始内迁。
因为盐商不用再在边镇搞商屯,以能就近产粮食,且换得盐引,然后再南下换盐,而是直接内迁至产盐的扬州一带,在户部纳银换得盐引后,就可以直接在扬州换盐。
张四维的家族也因此早就开始有族人内迁,其弟张四教这一房就已先迁去扬州,且成了扬州的大盐商。
……
“许多人将来都是必须要保住的。”
乾清宫。
朱翊钧看着眼前写满名姓的屏风,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
枢密院发生的事,他已经知道,乃至方逢时被顾宪成、李三才、魏允中三人拦住的事,他也清楚。
锦衣卫的探子与细作已经这些人说的话都告知给了他。
还是那句话,万历新政在财税上的改革,让朱翊钧这个皇帝有了足够的经费,去加强锦衣卫的情报工作。
朱翊钧也就因此知道更多的事。
哪怕他,现在还只是居于深宫之中。
现实就是如此,任何事都得建立在经济的基础上,当钱给的足,锦衣卫办事也自然更认真。
忠义这些道德,也只能是让人在经济得到保障后,更愿意选择的东西而已。
对于锦衣卫而言,也是一样。
皇帝银子和权贵官绅暗中给的贿赂相比,前者自然更干净也更安全,也自然更愿意拿皇帝的银子,为皇帝办事。
但如果皇帝不给足银子,他们为了生活,也只能为权贵官绅干活了,能不帮着暗害皇帝都算是有底线了。
朱翊钧则也因此,更加深入地看见了,大明为何会在万历之后,不到三十年就迅速出现两京先后沦陷,河山最终为建奴所据的结局。
在朱翊钧看来,可以说,此时的大明朝堂就已经出现了将来那种结局的端倪。
而这里面,他这个皇帝的选择,会起着很大的决定性作用。
所以,朱翊钧才会越发自内心地很想保住一些人,而不只是情感上的冲动。
朱翊钧在瞅了一眼屏风,而自言自语地说了这么一句话后,张宏就走了来,请他上辇去文华殿。
朱翊钧便起步上了辇,且往文华殿而来。
时下已是万历八年的四月。
人间芳菲将尽,整个世界越发苍翠,骄阳也渐渐炽热起来。
朱翊钧此时就眯眼看着已耀眼夺目的初晨阳光,坐在了文华殿的御座上,开始听讲。
讲读的文臣,从他脸上看不出半点的愠怒或窃喜之神色。
朱翊钧自己也把目光瞥向了站在张居正身旁的张四维、马自强、申时行这些人,乃至余有丁、王家屏、沉一贯这些人。
而待讲读讲述,朱翊钧单独宣见张居正时,才开口对张居正道:“给事中谢杰封驳了诏旨,罢职就算了,还是外迁吧,以示朕的宽仁,不能因言官按制封驳,就予以重惩,而有不令言官直言之嫌。”
张居正喜形于色起来,忙拱手作揖道:“陛下仁德可追尧舜!先帝在天有灵,亦当欣慰!”
朱翊钧只是澹澹一笑,他就知道,张居正会因为自己这么说而高兴。
因为,自己这位先生,是宁自己将来被人唾骂误解,也要致君于尧舜,让君父做仁德天子的。
本质上,张居正也是文官士大夫,所坚持的理想,也只是一个传统儒生的处世理想而已。
“但这谢杰不知是愚顽迂阔,还是暗藏心计;”
“若是前者,他自然不适宜为一方父母的,易被胥吏操纵;”
“若是后者,杀亦不足惜!只是杀之要有理由,故即便如此,现在也不能杀;但若他真是这种人,外放为官只怕会敛财肥己,如此,他虽名利双收,苦的却是他治下的一方百姓。”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朱翊钧这时又说了起来。
张居正听后又是一愣。
起居注的王家屏也是一愣。
张居正则在这时,不得不主动问:“那将他如何外迁,还请陛下明示!”
“你们知道的,朕心里一直装的是九州万方,而不仅仅是京畿或者只是南北两直!”
“而朕闻,福建东面有岛名曰东番,自古便就是我汉家领地,所以朕想着仅设一澎湖巡检司在那里还不够,当设一府,就名为东澎府,设一东兴泉兵备道,加强管理。”
“就让这谢杰这个有胆的人任东澎府知府。”
朱翊钧这时说了起来。
王家屏听后不由得一惊,且看向了张居正。
张居正则也吃了一惊,忙道:“陛下!东番岛汉少夷多,且即便是汉人,在当地也多是亡命之徒,更有野兽恶蛟,何况海上也诸多风险,他一介文臣,手无缚鸡之力,不比水师善水而不畏风浪,让其去治理东番,恐难成事啊!”
“人都是历练出来的,这算是朕给他一个机会,让朕看看,他到底只是质蠢还是心奸。”
“无论是哪种结果,只要他历练的好,对他个人是好事,对朝廷也是好事,朕自也不会因他曾经的鲁莽而不容他,自还会用他。”
朱翊钧这时回了起来,且又道:“难道先生就放心让内陆一府百姓去做他历练的本钱,让一府百姓可能被他祸害?”
“我们改制已经不仅仅是要富国强兵,还要惠民,不能不考虑到百姓的感受。”
“也总不能因为担心他为官不行,会祸害一方百姓,就要朕不施仁政,坏了言官按制封驳不宜重惩的例吧?”
“难道先生愿意如此?”
“何况,他谢杰到底是天子门生,进士出身,又是敢言的,朕也不能就这么将他弃之不用。”
“自己的臣子嘛,朕作为君父,该拯救一下还是要拯救一下的。”
“无论如何,让他去拿东番岛的亡命之徒与夷民历练,总比拿内陆交税耕作之百姓历练要强,出了事,发生了民变,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祸患。”
张居正听后忙口称遵旨,没再说什么。
毕竟皇帝要历练大臣,他也的确不好不让皇帝历练,阻断人进步的机会。
哪怕他知道谢杰此去九死一生,是皇帝在变相杀人。
但他也无法拿的出任何正当的理由为谢杰开脱。
何况,他本身也不喜欢谢杰,这样也利于震慑反对改革的人,利于他们这些执政公卿推行改革。
所以,张居正对于朱翊钧的阳谋,也只能遵从。
朱翊钧知道张居正作为文官,对于在规则内搞事情的文官还是会留些情面,比如历史上哪怕反对他夺情的,他也没有将这些人贬得太远。
如历史上,邹元标也只是流放至这个时代已经被开发过,设布政司,而没不太蛮荒的贵州。
刘台更是只被流放到辽东而已。
吴中兴、赵用贤这些更是在历史上只是罢官,没有被流放。
但朱翊钧不一样,他是宁肯不讲情面,也要把这些反对新政的文官放远一点,让他们创造一些开荒的价值。
毕竟文人士大夫开荒的效果的确比小民要好得多。
福建沿海那么多百姓出海,结果上百年也没几个人建立起什么政权,还被远洋而来的西夷屠了一次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