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我想赊地
“既然你们都有人证,那就报官吧!”老村长摸着下巴。
刘氏尖叫:“不行,我们家生哥儿马上就要考童生,夫子说了他今年一定能考上,不能让这个贱人毁了我儿子的名声!”
刘氏今年二十八,有两女一儿,这最小的福哥今年八岁。
六岁去镇上书院读书,刘氏缝人就说她儿子是读书的料。
今年秋天福哥考上了童生,也是附近几个村子,年龄最小唯一的一个童生。
莫家的地位一下子水涨船高,刘氏几乎要横着走路了。
姜棠的目光扫过莫惊春。
这孩子已经熟读好几本书,而且写的一手好字。
老村长皱起眉头:“刘氏,你又说野鸡是你家的,又不让报官,那你就再证明这野鸡是你家的!”
自证有时候是最难得。
姜棠发现老村长似乎是偏向她的。
刘氏鼻子都要气歪了:“凭啥让我证明不让她证明,就算这野鸡不是我家的,那我们莫家养了他们四张嘴这么多年,吃她两只野鸡又怎么了!”
“婶子,我们没有白吃,每天天不亮大哥二哥起来割猪草,喂鸡,回来后喝点稀米汤又下地干活,我帮着你们做饭,你们吃完饭睡觉我洗锅洗衣服!”
小小的人儿眼睛又大又亮,此刻水汪汪的。
任谁看了都心疼。
莫宜君把小手伸出来。
看到那一点点手上密密麻麻的伤口。
姜棠想把莫家人喂狼的心思都有。
一家子禽.兽。
三岁的孩子都不放过。
匆忙从家里赶过来的老莫氏,从人群里挤进来。
一边脱鞋一边骂道:“好你个小贱蹄子,吃老娘的喝老娘的,还敢胡说八道,老娘打死你这个不要脸的玩意!”
姜棠嘴角闪过一丝冷意。
“哎哟,哪个小贱蹄子绊我!”
老莫氏摔了个狗吃屎,嘴里还咬着鞋头的一半。
姜棠不着痕迹的把脚撇回来。
莫惊春挑了挑眉头。
莫宜君微微张嘴,小身体不自觉的往姜棠靠去。
“村长,刘氏的话您也听到了,她就是想要白吃,故意找借口!”
“我们从莫家族谱除名,就是两家人,如果她今天能从我家拿走野鸡,明天她看上别人家什么就能拿走,村里人谁看上别人家的东西都能拿走!”
大家还在笑话老莫氏。
听到姜棠的话笑不出来了。
“姜棠你别给脸不要脸,你嫁到我们莫家两年多,你除了吃睡你还干啥了,这两只野鸡就当你们娘四个孝敬我和你爹的!”
“婶子,那当初你们娶我进门是让我来当后娘的,谁家娶媳妇不给媳妇吃喝,既然你们养不起当初就不要娶啊!”
“昨天文书上写的明明白白,我们娘四个没有从莫家带出来一粒米,孝敬你们的事情找你儿子媳妇去!”
跪的太久腿疼,姜棠盘腿坐下。
莫宜也学着她盘腿坐下。
她试着把身体靠在姜棠身上,见姜棠没反应再次小心翼翼的靠上去。
姜棠勾了勾嘴角。
到底还是三岁的小孩子。
“姜棠,这野鸡你今天是给还是不给?”莫氏把鞋子穿好,怒指着姜棠。
“不给!”
老莫氏的巴掌就落下来。
“咳咳!”老村长出声:“老莫家的昨日的文书上写的很清楚,莫家和姜棠他们现在是两家人!”
“姜棠愿意把野鸡给你们那是他们孝顺,要是不愿意你们也不能抢!”
“你们家生哥马上考童生,不要为了两只野鸡毁了你家生哥的名声,如今学子考试最重名声!”
这句话生生的让老莫氏住了手。
刘氏更是不甘心,她要这两只野鸡就是给她儿子吃。
野鸡没有了可以买肉,但是儿子的名声是万万不能毁了的。
莫家的人没有拿到野鸡,还没从姜棠这里占到半分便宜,气呼呼的走了。
老村长让村里人也都散了。
“姜棠,以后要好好做人,村里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呢!”
老村长敲打姜棠。
这丫头嫁给莫老四的时候也才十四岁,听说爹是个瘸子,娘一身子病,嫂子又是个厉害的。
嫂子嫌弃姜棠在家里吃白饭,五十个铜板就把姜棠卖给了路过的莫老四。
嫁过来后被莫家的几个儿媳妇给调.教坏了。
就是这身体比来的时候又胖了好多。
姜棠赶紧站起来:“村长谢谢您,以前我分不出来好坏,现在我脑子清醒了,一定会好好过日子!”
老村长不太相信,眼里还是露出些许的欣慰。
姜棠大着胆子问道:“村长,咱们村有人卖地吗?一亩地多少钱?”
“你想买地?”老村长脸瞬间沉下来:“姜棠,你要是敢打惊春他们姊妹三个的主意,我就做主把你休了!”
打三个孩子的主意?
姜棠有点懵,她在说买地的事情,怎么就扯到三个孩子了。
“坏人!”
姜棠小腿上挨了一脚。
莫宜君拉着小脸:“大哥,下次去镇上多买一些耗子药,她敢把我们卖了,我们就拉她跟我们一起走!”
“村里人说了黄泉路上有人作伴,我们不害怕!”
姜棠:“……”
“村长我没打三个孩子的主意!”
姜棠擦着脑门上的冷汗解释:“我是想先看看能不能赊一两亩地,眼下正是种庄稼的时候,错过了我们娘四个一年都没吃的!”
“这夏天和秋天还好说,等到了冬天要是遇上雪天,怕是熬不过去一个冬天!”
闻言,老村长脸色这才稍微好一些。
“姜棠!”老村长耐着性子说:“让你当后娘是委屈了你,可你是莫老四花了五十个铜板买回来的媳妇!”
“莫老四不在这个家就要靠你,这三个孩子都是好的,只要你好好对他们,他们以后一定孝敬你!”
姜棠心想,不好好对他们,他们就把她变人彘。
“日子再苦也不能卖孩子,以后有难处就让孩子们去家里找我,能帮你们的我就帮你们一把!”
姜棠连连点头:“谢谢村长,那地?”
“我回去给你问问,你们家门前的地好灌水,一亩地五两银子,远处的地好一点四两,最差的也要三两银子!”
姜棠送走了老村长和牛大夫,站在门口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