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如懿传(26)
“莫怕,阿玛竟定然是不会让你受欺负的。”
“那阿玛你快说女儿该怎么办嘛,女儿这次可真是受了无妄之灾。”高曦月说着说着眼眶都红了,她长这么大还没受过这种委屈呢。
他们高家虽然只是汉军旗包衣,但是谁让她老爹厉害呢?
她这个汉军旗包衣,过的恐怕比不少满洲贵族家的格格还舒服。
怎么遇到那个乌拉那拉氏之后就什么好事都没有了。
“四阿哥身为男子,自然是要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前朝之上,后院的事情自然是由嫡福晋做主。”
“你入府以后便去向嫡福晋坦言你的身体状况,你不是向我夸了几次富察格格与你感情极好吗,想来这种小事她还是愿意帮的。”
听到高斌的话高曦月点头如捣蒜,然后再一次向自己的老爹宣扬自己的富察姐姐到底是如何的人美心善,自己入府以后究竟会如何与她相互扶持共度一生。
高斌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下定决心自己还要再努力一些,要不然就自己女儿这个脑子怎么在吃人不吐骨头的王府后院生活下存下呀。
只要自己爬的够高,四阿哥后院儿的那些女人终究会看在家事的份上不敢对高曦月出手的。
至于和四阿哥在白日里就厮混的富察褚瑛,雍正原本是想要一碗药直接送走的。
但是想到这好歹也是富察家的远支,况且若是就这么将人处死了反倒更容易让弘历遭人诟病。
只是命人熬了一碗浓浓的红花,亲眼叫人看着富察褚瑛全部喝了下去才作罢。
虽说是留住了她一条命,但是这样的人没有资格为爱新觉罗氏绵延后世。
哪怕她只是生个女儿出来,雍正都觉得这样的人是侮辱了他们的血脉。
富察褚瑛从昨日就被弘历关在了院子里,心中既是惶恐但又有着隐秘的兴奋。
惶恐是因为他也没有想到弘历竟然如此急色,兴奋就是自己也能进入四阿哥府邸了。
自己也是姓富察氏,凭什么富察琅嬅可以高高在上。
等到自己入府受了四阿哥的宠爱,自己的儿子也是富察家的血脉,绝对不会比富察琅嬅的儿子差到哪儿去。
还没有等她的美梦做完,几个太监已经端着一碗浓浓的红花来了。
刚开始富察褚瑛以为这只是普通的避子汤,倒也没有怎么挣扎的就将汤药喝了下去。
一直到身下一阵剧痛后开始流血,富察褚瑛这才彻底慌了心神。
“大胆!你们我喝了什么东西,我可是四阿哥的女人!”
面对富察褚瑛有气无力的质问,那个太监打了个千儿,语气当中毫无恭敬“皇上有令,格格您可没有资格为皇室绵延血脉,留你一条命也是因为你有个好姓氏。”
“再就是四阿哥可要娶福晋了,现在打杀了您难免晦气,奴才这可是按照皇上的吩咐将红花放的足量了。”
听到自己喝的居然是红花,富察褚瑛又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血迹,没忍住一个白眼直接晕了过去。
谁不知道当年还是华妃的敦肃贵妃,惯了如今的皇贵妃一碗红花,皇贵妃不仅一生无子且身体孱弱。
想到自己一辈子都不能有孩子了,富察褚瑛很难继续保持清醒。
等到这份旨意传到富察家,那整个家族就是欢呼雀跃了。
这就意味着他们不用担心会有一个什么庶长子来碍眼,至于富察琅嬅有没有可能一年都怀不上孩子家里几个大老爷们肯定是不会想到的。
除了富察琅嬅的亲额娘还在被禁足以外,她几个伯母倒是想起了生男生女由不得他们女人做主,怕富察琅嬅因为这道名令失了分寸。
还特地去嘱咐了一番,大致就是哪怕先开花后结果都是没关系的。
这条命令最重要的就是雍正皇帝已经表明了嫡皇孙和庶皇孙的区别,这个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若是能够生出嫡长子自然是好,若是头一胎生了个女儿也不需要急着立马再生个儿子,定然是要先把身体养好再考虑这些的。
这些话富察琅嬅虽然知道全都是长辈们的好意,脸上并没有任何的不满,反而是全部虚心接受了。
至于自己能不能生出嫡长子来她可是一点也不担心,总不能自己一点特殊待遇都不给吧。
原本这嫡长子就是一定要从她的肚子里爬出来,雍正的这条政令有没有都一样。
青樱的惩罚富察琅嬅并不奇怪,她在意的是富察褚瑛这个原主记忆当中,生下了庶长子,若不是在怀第二胎的时候被人害死了恐怕会成为原主心腹大患的追封“哲妃”,竟这么轻易的就失去了生育能力。
所以果然是因为原主和整个富察家的表现都太过软弱了,就连雍正这个当朝皇帝都觉得他们的傲骨已经被打碎了。
弘历对原主可是做了同样的事情,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原主的时候雍正对弘历可是可没有任何处罚。
除了这道带给富察家喜气的圣旨以外,剩下的就是雍正又从自己的私库中找出的补偿富察家的珍宝。
三人一就是毫不犹豫的将这些东西塞到了富察琅嬅的嫁妆当中,果然如同他们猜测的一样。
加上这些东西,他们重新打造的嫁妆箱子也塞得满满当当呢。
在没有四阿哥频频作妖以后,时间好像过得平静又迅速,很快就到了侧福晋和侍妾格格入府的那一日。
高曦月这一次是以侧福晋的身份入府,是可以有一场婚礼也能从自己的家中带去一些嫁妆的。
高斌虽说对四阿哥的所作所为有些不满,但是他也知道嫁妆是女子的底气。
对方又是自己向来最为疼爱的独女,别看高家只是个包衣旗,但是高家所积累的财富恐怕不比那些满洲贵族少。
高斌和高家的其他人为高曦月准备了六十四台嫁妆,每一个箱子里东西多的几乎要溢出来。
等到这六十四台嫁妆从高家出发时,那些围在路上看热闹的百姓也是对高家的富足有了更清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