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她不属于这里
天子闻言,脸色更加阴沉,怒火中烧,“原来一切都是你精心策划,滴水不漏。既如此,朕也不必顾念楚王的情分,今日便下旨将你贬谪至南地的尼庵,终生幽居于那方寸之地,不得再返京都!”
皇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臣妾感激陛下的隆恩。”
她坦然接受了圣旨,眼神坚毅,不为所动。
黎明时分,皇后被发现在井中自尽,留下的遗书字字泣血,京城内外的舆论一片哗然,对她的同情与指责交织。
而在鸿福寺的庄严大雄宝殿中,苏砚昭跪于蒲团之上,目光穿过缭绕的青烟,定格在佛像那慈悲的面容上。
几盏青灯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柔和的光芒,随着最后一击木鱼声的消散,住持从讲坛上缓缓站起,双手合十,口中低吟,“阿弥陀佛。”
苏砚昭恭敬地回礼,直视住持,声音虽轻却清晰,“大师曾教诲,随心而行,感无不通。但如果我的所作所为会导致一人永远怨恨我……”
住持的目光温暖而包容,轻声回应:“楚王妃,行事但求无愧于心,世间万事皆难预料,需学会接受。”
苏砚昭恍然大悟,默默双手合十,深深一拜。
大殿里只剩下她一个人,她再次抬头,凝视着高高在上的佛像,眼神逐渐变得清澈明亮。
不多时,她的身旁多了另一道身影。
德善安凝地站在她的身边,向着佛像深深施礼。
苏砚昭眼角余光瞥见德善,他永远保持着那份宁静与温柔,不动声色,仿佛超脱于尘世之外。
德善那深邃的蓝眸与她交汇,嘴角挂着温柔的笑意,“楚王妃,是否已经有了决定?”
他向跪在地上的苏砚昭伸出一只手,那只手宽大而温暖。
苏砚昭的目光落在那只手上,迟疑片刻后,缓缓将自己的手放入他的掌心。
德善微微一笑,轻柔却坚定地将她拉了起来。
佛像的沉静面容在烛光的映照下更显慈悲,它的双眼仿佛能洞察人心。
德善站在佛像之下,那温柔的目光轻拂过苏砚昭的脸庞,缓缓开口:“楚王妃,从今以后,辽阔的边国大地将是你灵魂的港湾。”
苏砚昭的内心深处,是早已被决定好的坚决。
她的眼眸深邃,不动声色,内心的波澜并未因德善的话语泛起涟漪。
她轻轻启唇,声音冷静而决绝:“我们走吧。”
德善点头,随即轻提衣摆,步伐优雅地引领苏砚昭穿越那装饰华美的宝殿走廊,走出宫殿。
阳光从厚重的云层间透出,斑驳地洒在两人身上。
突然,一声锐利的剑鸣划破宁静,苏砚昭转身,只见季明峰身姿挺拔,剑尖直指德善心脏,眸中尽是坚决。
“放了楚王妃,她不属于这里,也非你能左右,德善王子,请自重。”他的声音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严。
接着,季明峰的目光转向苏砚昭,语气中夹杂着难以掩饰的关切:“楚王妃,殿下曾吩咐你往江南等候他,你可还记得?”
苏砚昭的眼中闪过一抹复杂,她轻轻摇头,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苦涩:“季明峰,江南,我已决定不再踏足。那里的一切,包括他,我已不再留恋。”
季明峰愣住,满脸不可置信:“为何?”
苏砚昭嘴角勾起一抹苦笑,手紧紧攥着衣袖,眼底是未曾展露的疲惫与决绝:“因为,我已厌倦了大庆皇室的钩心斗角,包括那个曾让我心动的人,也不例外!”
空气仿佛凝固,周围一片死寂。
季明峰的眼神转瞬即逝地掠过德善,随后寒光一闪,剑锋直逼德善而来。
“无论如何,我必须带你去江南。”
德善却只是浅笑,面对锋利的剑刃,他的眼神依旧温和如初,没有丝毫慌乱:“失礼之处,还望海涵。”
话音刚落,一阵白雾缭绕,香气扑鼻,季明峰身形晃动,长剑哐当落地,眼神迷离。
苏砚昭望着他倒下的身影,心头涌上一股莫名的酸楚:“他怎么了?”
德善迅速上前,温言安慰:“放心,那只是边国特制的迷药,药效过后便会无碍,不会有性命之虞。”
再次执起苏砚昭的手,德善温柔地引导前行,而苏砚昭却不禁回头,满目眷恋地望着季明峰沉睡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
此时,兰滢匆忙奔来,轻呼:“小姐。”
两人目光交汇,无需多言,兰滢已明了苏砚昭的心意,毅然从德善手中接过苏砚昭,坚决表态:“无论天涯海角,我只愿随小姐左右。”
……
而在皇宫深处的麒龙殿内,侍者们噤若寒蝉,不敢稍有动作,生怕惹怒了正处于盛怒中的帝王。
忽然,殿外响起急促的脚步,侍卫的声音紧张而急迫:“陛下,楚王妃请求觐见。”
帝王的眼神瞬间冷若寒冰,眉头紧锁:“她来此何意?”
侍卫恭敬回答:“据楚王妃所言,她是来请求陛下废除她的妃位。”
“宣她入内。”
帝王心中暗自揣测,一听到“楚王妃”三字,一股不悦便从心底升起。
苏砚昭随着麒龙殿太监步入大殿,迎面撞上了帝王冰冷的目光,她却无所畏惧,跪倒在地,行礼从容:“臣妾拜见陛下。”
然而,帝王并未让她起身,他半眯着眼,审视着这位曾是楚王妃的女子,语气中透露着威严:“你要求朕废除你的妃位,可知此举在京城中会如何掀起对太子舆论的风暴?”
苏砚昭仰首,直视龙椅上的帝王,神情坚决:“臣妾深知后果。”
“你竟在此关键时刻要求朕废位。”帝王的声音更显寒意,“你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只会让那些关于你与太子的不实传言变成铁的事实!”
苏砚昭面色未改,眼神清明:“陛下误会了。臣妾此举,正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自愿请求陛下废除我的楚王妃之位,更愿为促进大庆与边国的邦交,主动前往边国和亲。”
大殿陷入一片死寂,帝王的眼神微妙地变化着,似乎在衡量着什么。
“你真愿意远嫁边国?”他再度确认。
苏砚昭目光坚定不移:“是的,我愿意。此举既可恢复我的名誉,”
她继续对视着帝王,声音清晰而冷静:“亦能让太子免受不白之冤,澄清京都的蜚短流长。陛下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