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仙君皇帝
林灵素是今浙江温州人,早年在庙里出家,但不爱打坐念经,只喜欢大碗吃酒。
师父不忍看他小小年纪就当“花和尚”,少不了批评教育,有时干脆就用棍子打。
林灵素混得不爽,也就不在庙里呆了,跑到四川,由和尚改行做了道士。
林灵素拜的新师父赵升,是个会些幻术的老道。
赵升死后,留下几本秘笈,林灵素照着书一路学下来,练成了法术“五雷法”。
林灵素来到东京汴梁,当时赵佶皇帝刚好做了一个梦,梦见东华帝君召他到神霄宫做客。
赵佶走进天宫,碰到一个骑青牛的道士,身边跟着两个小鬼,为他持幡仗剑开道。
那道士到赵佶面前山呼万岁,说:“今天有机会见到天子圣颜,真是臣之万幸。”
说完,道士骑着青牛走了。
赵佶一觉醒来,就给掌管道教的官员徐知常派了一个任务:去找知道神霄宫的道士!
徐知常正为难着,有手下人回报:“有一个温州道士,时常疯疯癫癫地在墙上写些有什么‘神霄’字眼的诗。”
这真是瞌睡遇上枕头,徐知常当天就把林灵素推荐给了皇上。
那林灵素便给赵佶说道,“陛下,当年贫道修行于神宵宫玉皇大帝座前,那个时候就认得陛下,陛下可是从来都没有正眼看过贫道,陛下乃玉帝长子啊。”
赵佶原本也就痴迷于道法,现在居然听到林灵素那么一忽悠,他还真以为,自己便是玉帝的大儿子。
赵佶便问,“哦,既是如此,那仙翁那个时候,在我神宵宫所为何职。”
林灵素不假思索地说道,“陛下,那个时候,贫道职位低微,也就是神宵府的仙卿褚慧。得玉帝法旨,特地下凡来,辅佐圣君啊。”
林灵素又看了看朝堂上那些大臣,便对赵佶说道,“陛下,我看这满朝文武,多有旧识啊。你看,那蔡相在神宵宫里,是鼎鼎大名的左元仙伯啊。”
又指着那王黼说,“陛下,这位便是文华吏啊。你当初在神宵宫,应该是认得的。”
就连宫中才得宠,与赵佶一道视朝的刘贵妃,林灵素也一眼认出,那是当初赵佶在神宵宫里,娶的九华玉真安妃。
这一帮朝臣,那全是些仙臣,赵佶,又是长生帝君下凡的仙君,就连宫中好些得宠的妃子,也被林灵素封为了仙妃。
赵佶对此相当的满意。
对于林灵素的那些奉承,他一概全都打包收了过来。
当初真宗赵恒,在京城里,修建那天帝的行宫,现在呢,赵佶更厉害,直接成了玉帝之子下凡。
赵佶在全国各地,兴修神宵宫。
道士在全国,地位更高。
那林灵素给赵佶说,佛教寺僧有害道教,最好是让那些寺僧们全都蓄上头发,让僧尼们也都还俗,或者改行,做道姑。
赵佶对于自己仙君之位,甚是满意,因而,他完全听从了林灵素的说法。
那林灵素,仗着封了个仙君,自己在朝野的地位,比起先前那些围在赵佶身边的道士,高出了很多。
那一段时间,蔡京趁着赵佶忙于修道,他也在积极地打压政敌,甚至,翻出了三百多个旧党,刻于碑上,让全国各地,以儆效尤。
那帮元佑党人,不但再也无法接触朝政,甚至,就连苏轼,黄庭坚他们写下的诗文,那也都全部被禁毁,不许民间传播。
对于西夏,赵佶那个时候,倒也算是说得起话的。
那个时候的边将,像王厚他们,已经逐渐摸透了西夏兵马的套路。
他们无非是袭扰,以最快的闪电般的战术,能够攻打下来,那自然是收获。打不过,那又会很快撤离。
大宋在西北边境,修了大量的碉堡。
仿照章楶当年的法子,一边修碉堡,一边主动出击,占据西夏的最险要的地方。
结果,赵佶继位以后,西北屡屡传来打胜仗的捷报。
就连赵佶也以为,自己很可能真是玉帝长子长生帝君。
他根本没有费多大的力气,直接就把那湟州从西夏人的手里面夺了回来。
后来,王厚又带着人,把那青唐收回了。
一时间,赵佶将大宋的地盘,拓展到历史最大。
蔡京遇着可以给赵佶报捷的机会,大肆地吹嘘,如今的大宋,实力如何强大,国力又是如何充盈。
“陛下,如今面临百年不遇的盛世,这都是你潜心修道换来的结果。陛下现在,完全可以放心地挥霍,尽情地享乐。这朝野内外的事情,交付给微臣代为打理,就行了。”
那赵佶显然极为乐意。
只管游山玩水,只管寻欢作乐,换了谁,那都没有意见。
很多朝野的大事,蔡京先还象征性地选一两件,给赵佶奏报一下,让他可以刷刷存在感。
到后来,干脆什么事情,都由他自己独断专行就行了。根本不用报给圣上,圣上又不懂,给他说,也没啥意思。
蔡京前一回,将旧盐钞全部作废,重新发行新的盐钞,那可以说是把很多贩卖盐的商人给弄破产了。
经过这一个法子,蔡京就自己赚得盆满钵满的。
接下来,蔡京又开始推行夹锡钱。
在铸币的时候,直接在那钱币当中,掺杂一些锡进去。
大量的钱发行出去,物价自然就会涨,蔡京从中,也就又一次谋得了极其丰厚的一笔钱。
只有往死里坑那些老百姓,他蔡京才会得到更大的收益。
蔡京把贩卖茶叶的事儿,收回到官府手里,民间,禁止私人买卖。
那些贩卖茶叶的商人,并不是不可以卖茶叶,只是,那茶叶需要从官府的人手里面去买。
经过那些官府人的参与,直接从中牟取不少的利益。而那些钱,并不是直接进入府库当中,赵佶根本就是一点不知,他手下的人,却是无时无刻,不在做着伤天害理的事情。
赵佶更是一无所知的,便是他交给蔡京打理的天下,已经是民怨沸腾,各地的起义,已经接二连三地产生了。
西夏对于大宋向他们那里拓展疆域,肯定是极不满意,李乾顺王朝,不断地向辽国提出要求,希望天祚帝,可以替他们协调一下,让大宋把属于他们的大把的土地归还给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