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唏嘘不已
汉子请叶帆坐下,让店员端来一杯热茶,这才缓缓开口:
“你先跟我说说,你为什么要找先烈祠呢?”
叶帆解释说他对历史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对“龙川三十二封爵”这些英雄们的丰功伟绩更是敬佩不已。他在书上看到龙川曾经建有一个先烈祠来纪念这些人,于是特意赶来祭拜一番。
汉子听后唏嘘不已,叹了口气说:
“现在的金川人啊,还真不如你这么了解自家的历史。他们很多人都不知道金川曾经有过这么一段辉煌的过去。”
“没错,在金川确实有过一座先烈祠,但这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儿了。”
汉子接着讲述起那段往事,叶帆这才明白事情的原委。
原来几十年前,金川发生了一场山洪暴发,导致整个城区被泥石流冲垮,老城区就此荒废,人们只好在新的地方重建家园。先烈祠也在那次灾难中被摧毁,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能重建。
随着时间流逝,连当地人都很少有人记得全城曾经有过这么一座先烈祠了。汉子告诉叶帆:
“我也是小时候听我爷爷说的,他是那场山洪的幸存者。”
“听说先烈祠当时建得特别壮观,完全是按照古代皇帝陵墓的规格来的,有几十对石兽石人守护。在被毁之前,人们来这里烧香许愿,据说特别灵验。”汉子显然对这段历史充满了自豪感。
叶帆打断了汉子的话,问:
“那现在还能找到先烈祠的遗址吗?”
汉子摇了摇头,惋惜地说,
“老城区大部分都被泥石流给埋了,先烈祠也不例外。”
“那老城区离这里有多远呢?”叶帆心想无论如何也要亲自去看看,不然这趟旅行就算白来了。
汉子热情地说:“你要去看看吗?正好明天一早我要去昭应寺还愿,你要是愿意,可以搭我的车一起去。”
叶帆欣然接受,顺便问了一句:
“老城区是在昭应寺那边吗?”
汉子解释道:“应该说是昭应寺下面。当年那场洪水夺去了许多生命,为了超度亡灵,活下来的人们就在老城区的遗址上建了一座寺庙。”
第二天,天还没亮,叶帆就在火车站附近随便找了个旅馆对付了一晚,一大早便来到特产店老板这里。老板已经准备妥当,两人一起出发前往昭应寺。
经过三四个小时的颠簸山路,终于抵达了目的地。昭应寺规模不大,只有两间大殿,二十几座房屋,坐落在高山的山谷前,周围一片空旷寂寥,显得格外孤单冷清。
老板把车停在寺庙前,带着叶帆来到寺庙旁边的一座小山丘上,指着山丘下面一大片区域说:
“这里就是老城区。”
叶帆望过去,只见一片野草丛生,根本不像是曾经有人居住过的地方。
老板又指着寺庙的位置说:
“把昭应寺再扩大个二三十倍,大概就是当年先烈祠的规模。据说昭应寺就建在先烈祠的祠堂旧址上。”
叶帆听了老板的话,心头闪过一丝灵感。
他想,昭应寺的建立可能根本就不是为了超度亡魂,或者说超度亡魂并不是它的主要目的。昭应寺的主要目的会不会就是为了守护先烈祠?
为了揭开这个谜团,叶帆决定跟着老板进入昭应寺探个究竟。
两人看过旧城遗址后,便一起从山坡下来,来到昭应寺门前。昭应寺的大门已经敞开,但由于位置偏远,并没有香客来烧香,寺内的院子里只有几位和尚在打扫卫生。
老板叫来一两个和尚帮忙,然后对叶帆说:
“兄弟,也帮把手,把车上的生活用品搬到寺里去。等忙完了,我带你去见这里的住持,他能更详细地告诉你关于先烈祠的事。”
叶帆答应了,几个人一起忙活起来,把车上的生活用品全都搬进了僧房。
叶帆和特产店老板刚把东西安置好,走出僧房,就听到远处传来一声问候,声音沉厚有力,穿透力十足。
叶帆和特产店老板站在门口,只见一位穿着灰色僧袍的老僧缓步向他们走来。
特产店老板连忙施礼,老僧还礼,笑道:
“多谢檀越送来物资,长途跋涉辛苦了,请到禅房休息,我这里有香茶招待。”
叶帆从远处听到老僧的问候声,已经暗暗惊讶,这样穿透力十足的声音,显然内力深厚,非同寻常。
等老僧走近,叶帆观察了他的仪态,更是佩服不已。
这位老僧虽然已经接近七十岁,但步伐轻盈稳健,施礼动作从容不迫,完全没有老态龙钟的样子。他白眉长须,面色红润,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
叶帆也学着特产店老板的样子上前施礼。
老僧同样还礼,然后对特产店老板说:
“这位施主以前没见过,请你介绍一下。”
特产店老板对老僧十分恭敬,微微低头说:
“这位兄弟特意来拜访先烈祠遗址,是外乡人。”
老僧露出一丝惊讶,打量了叶帆一番,说:
“那请两位到禅房详谈。”
三人一同来到禅房,按主客之位坐下。老僧吩咐小和尚上茶,先和特产店老板寒暄了几句家常话,然后转向叶帆问道:
“尊驾来自何方?从何处而来?”
“我是云城人,从青城过来的。”叶帆回答。
老僧听到“青城”二字,眉头微微一皱,接着问叶帆:“你找先烈祠有何贵干?”
“我只是来凭吊古人,缅怀历史。”叶帆不想直接透露自己的真实目的,便用了一个常见的借口来搪塞。
老僧摆摆手说:“那你可能要失望了,张檀越肯定已经跟你说过了,先烈祠被埋在咱们寺的地底下,几十年不见天日了。”
叶帆装作对古迹感兴趣的样子,向老僧打听起先烈祠的故事,但老僧所说的并没有超出特产店老板告诉他的内容。
叶帆觉得老僧似乎在隐瞒些什么,于是决定抛出一个话题来试探老僧的反应。
“我听说去先烈祠要烧三炷香,不知道住持有听说过这三炷香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