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时间未曾来过 > 第二十六章 盛宴

第二十六章 盛宴

蓦然,阿杰心头升起一股不合时宜甚至有些奇怪的欣慰,只为看到的那最后一点点——却又是以最不愿看到的方式流露出的——“人”的印记…

世间那看似琳琅满目的繁华,此时在阿杰眼里却如同鲜奶油上长出的朵朵霉斑,缤纷多彩,却终归全是腐烂。

不,不是它们腐烂,是为了得到它们,人们不在乎乃至都无法拒绝自己的任何腐烂。

满世界活色生香的狂欢盛宴,喜欢吗?渴望吗?那就去吧,这一切看似近在眼前,只要上去,你就可以享用这一切。

尝一口,味道怎么样?

好像还可以吧,算不上太好,但也不差…那就再来一口…嗯,有点感觉了…

可怎么一会儿就又饿了呢?

那就再吃点吧…

奇怪…怎么会越吃越饿?

越饿,吃起来味道就越好,味道越好就感觉更饿,更饿,吃起来味道又更好…

这盛宴怎么根本没有尽头,完全停不下来了呀?

可赴宴者眼里此时除了吃的已经再没有任何别的东西了,甚至到了后来都不是为了好吃而吃,而只是为了吃而吃,为了不得不吃而吃。

为了吃,他们已经对自己被套上一副又一副枷锁、镣铐、铁链乃至被活取血液骨髓脑汁、被阉割都浑然不觉,或者只是塞满了吃食的嘴此时根本就已无法吭声…

即便这样,只要能吃到,甚至只要给留一点吃到的希望,他们就没什么不能忍受的,而且还可以毫不费力保持一副笑脸,好让别人都知道他在享受、在大快朵颐或至少也是在奔向这盛宴。

透过他们抢食时那千人一面的嘴脸,看看为了得到这一切,人都做了什么、都生生经受着什么、都变成了什么…

难道这对年轻男女也是因为厌倦了这一切才会在成为新人的时刻做出这样的举动?

若真是这样,那么即便杀死了在场所有人,就真能解开那死结、消除那怨恨?

人,不正是从来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看待世界并由此做出所有事情才累积成现在这样的死结吗?

可继续按照这路想法行事就果真可以实现初衷吗?

咦?

照这么说,岂不是很多按这种念头实施的自杀很可能都是无效的?就像他们生前的种种无效令他们走到这一步那样。

死亡究竟能消灭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过去从来都是很清楚的。

但此刻,却模糊起来。

更要命的是,阿杰不期间隐隐察觉到一件无法想象的荒谬事实:从来都以为是自己所有所谓“知道”的主人,这事铁定到一直以来根本都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

但此刻,这个几近一切赖以成立的基点好像并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如果说有谁是主人的话,更符合这个称号的恰恰相反好像应该是那“知道”才对,自己从来都是跟着它在走,而它的发生其实又完全不在自己控制之中…

人似乎只可能按照他自以为“知道”的东西行事,而所有已经发生的事又全是以人自以为“知道”的模样被保存到记忆里,于是“知道”成了所有开始和结束得以成立的基础,人在它面前简直就像《西游记》里那只被如来捏在手中的猴子,更妙的是,它在操纵人的一切的同时还不露一丝一毫痕迹地让人常常自以为一切尽在他自己掌握之中…

但“知道”好像只对“以为”有效,如果走运的话,在没什么事情来打扰这对紧紧结合在一起相依为命、同生共死的孪生子时,它们大可以招摇过市,乃至自我标榜成无所不知的神。

可只要有任何一点点不期而至的意外发生——其实说那是“意外”还有点冤枉,因为人对事情的“知道”是人借用事情在他眼里的样子自己想象出来的,事情并不能对这“知道”负责,也无从对它负责——那么有一天,事情不再像“知道”所想象的那样也就是必然的了。

好在“事情”本身从来都是不可能发声的,而人却都有一张嘴会说、有一颗脑袋会想,于是他永远可以找到理由来向自己证明自己知道些什么,可这样一来那只狡猾的耗子看似近在眼前却永远也抓不住了。

由此,哪怕仅从这一方面说来,其实人们活着的时候都不可能真正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更何况死后?

想到这儿,思绪又有点卡壳了,整个心智被一种奇异的感觉俘获,阿杰忽然发现自己其实根本无法确定自己自以为“知道”的一切到底是什么…

但这又似乎是绝不可能的,否则自己又怎会成为现在这样的存在呢?

慢一点,慢一点…

阿杰努力定了定神,于是注意力不觉重又回到视线停留的地方。

只见宴会厅里此时已变得一片嘈杂,到处是呼叫、哭喊、咒骂…

人们挣扎激起的水花到处绽放,景象几乎和人满为患的泳池一模一样。

刚才还一个个作嘉宾状围观这场婚礼表演的人们此时也全都变了样:邻桌一个中年男子指着台上新人破口大骂着最恶心的话,还不时捎带着新郎官从小到大的隐私丑事,都是些一听就知道不能拿到台面上说、在平常状态下人们死活也要捂着的事儿。可这当口,那男子就像被点着的火药桶,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别人那些阴私全抖了出来。

这些东西是在这个社会里人们可以心照不宣但绝不会明说的——谁身上没有这样的事呢?

可在阿杰听来却对新郎之所以这么做又多了一点点理解。

唉,在这个越来越为谎言充斥的世界里,放在台面上能让别人看到、能和别人说起的东西往往都是不尽真实的表象乃至假象,而那些真的东西基本都绝不能拿上台面、更不能说起。

所谓“现实很骨感”,而那些真正的“骨感”往往都是不能提的。

于是这年头人人都有越来越多的所谓“隐私”,而对“隐私”的保护也越来越敏感、严密。

如果把人的隐私权撤去,大概很多人会发疯的吧。

在这看似肮脏虚伪的现实背后又是怎样一种黑色而又无以名状的悲惨…

看那桌所在位置应该都是男方家属吧,难怪这中年男子对新郎的情况那么熟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