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庆帝元年 > 十二、往事知多少

十二、往事知多少

老牛儿和历史上的大多数读书人一样,除了死板,还有些迂腐,张口就是之乎者也。说起历史朝代衰亡,便立马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论起当今格局,恨不得与人说上三天三夜,以彰显自己的才识。

而杨元庆前世所学是计算机,虽对那一世的历史有些兴趣,但也不是那种张口便是圣云子曰的书呆子。

在看他来,孔孟之道只是统治者因时局需要给世人塑造的信仰而已,脱去了这层外衣,无非就是这些圣人归纳出来的人生哲学,可作为时局参考借鉴,但不可全部套用,譬如无为而治的治世之学。

在后世职场待过的人都知道,即使一个顶尖的人才,也要学会自我管理,而不是让制度管人。

可一种米却养百种人,真正能做到自我管理的人很少,还是需要制度的束缚,若按圣人的无为而治,那便乱套了。

所以那无为而治的治世方式,只可听听而已,决不能当真。

他也曾想把北宋初期的那个时代强制代入到当下这个时代,可不仅当下的几个国家国号及疆域出入甚大,甚至连地理都不尽然相同,让他实在有点摸不着头脑。

尤其是一些明明听上去耳熟能详的名字,可一旦跟自己所知道的历史人物比起来,还是出入挺大的,比如道一书院的创始人一灯,不是应该是个秃驴么?怎么就成了侠盗了呢?

话说当下,大元王朝重武抑文的社会环境给很多人一种读书人是学无用之地的误解,难得遇到有人愿意倾听,即使杨元庆偶尔发出一些与老牛儿看法不一样的意见,也不见得他扫兴,因为不是太离经叛道,反倒让他认为他孺子可教也。

老牛儿解释道:“三府是银州府的独孤、府州府的折氏、灵州府的程氏。如今西北之地虽尽归大元,但国中尚有小国,现在大元王朝的小国,便是那三府之地。它们向来是只听宣不听调,朝廷若有好处,三府都会尊奉,若有调动,便会和胡人勾结,上演一出猫捉老鼠的打秋谷的好戏。美名其曰,胡人犯境,战事焦灼,无法脱身。唉,皇帝也不是傻瓜,他自然知道这东西,只是他以武将出身,又重兵轻文,却忽略了一国非一军之管理,内政不修,何争天下?”

元朝不论是重文还是重武,其实都是一些朝中大臣从秦石皇帝平日的一些对事对人的态度上揣摩出来的,譬如秦石一日与宰相赵普同游京城,行至朱雀门时,忽然指着城门上的牌匾问赵普:“朱雀之后,为何要加个‘之’字?”

赵相公回道:“之者,吟助语气助词,听上去更赏心悦耳一些。”

秦石咧嘴一下,道:“之乎者也,能助个甚事!”

此话一出,赵相公当场好不尴尬。

当时他俩游京之时,身后还跟着几个侍从和小黄门,这些人只当皇帝是在说笑,与人说得有板有眼,连老牛儿这种在县城教学的先生都听过这趣事。

由此可见,我们这位秦石皇帝的骨子里还是看不上读书人。

只是治理国家不能一派独成,还需要文人来压制武人,分权制衡。

这方法也是他以己为鉴领悟出来的,为了防止那些武将再弄个黄袍加身的‘傀儡皇帝’出来。

看着老牛儿失落的表情,杨元庆不禁感叹道:“老师说得是,战场之道,可不全是军力比拼,还有民心民气、军心战力、将相合聚、朝堂运筹、钱粮调集等等,争霸是根在民间,魂魄在朝堂,不能以一人之愿而任性胡为,不然便是庆二世了。”

杨元庆和老牛儿聊了一个下午,整个人的状态都处在一个成熟的理智和求知探索中,早已忘却自己还是个五岁小孩,话一脱口,便见老牛儿眼中两道精光犹如两把利剑射来,像是见鬼一样。

面对老牛儿那充满疑惑不可思议的眼神,杨元庆心中思索一番,抬起小脑袋道:“不瞒师傅,学生是杨延年将军的私生子!”

“难怪!”老牛儿喃喃。

杨元庆所居住的村庄是前蔡村,这前蔡村就蔡姓和裴姓两个姓氏。

老牛儿之前就一直有疑惑,杨元庆的姓氏何来?此时一听,才恍然大悟。

连带着对杨元庆有这番见解和能比一般少年还早认书识字也说得过去了。

在老牛儿看来,一个大将军的私生子,即使再落魄,还是会比一般人家的孩子要好,也会有人教书识字。

见老牛儿没纠结自己的身世,杨元庆拱手道:“关于学生身份一事,望师傅能帮忙保密!”

在这个年代,豪门私生子是有辱门风的存在,即使杨元庆不说,老牛儿也懂得这道理,见爱徒一脸真诚的看着自己,他道:“放心,身份一事为师懂的。我也不是个爱嚼舌根的人,你放心吧!”

望着眼前越看越喜爱的徒弟,老牛儿接着道:“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王爷乃是两朝元老,文武双全,你有此番见解,也算得上是将门虎子。但切记,不可骄纵自大,还需好好学习。”

“学生晓得!”

关于生父杨延年,杨元庆也大概了解了,是前朝远东大将军,和秦石未做皇帝前的职务一样,都是一方大将。

秦石上位之后,杯酒释兵权释的就是他们这几个一方大将和那些拥护他上位的将领。

这段期间的历史,和自己那个世界的历史又有些相近,夏王朝之后,天下群雄并立,西北各藩镇为了抵御外夷,自行招兵剿胡,都是在这段时期趁机做大做强。

即使是乱世时期的朝廷,虽有心遏制藩镇,但也已经无力回天,藩镇都已经做大了。

甚至有些藩镇已经出现积重难返的现象,想要把兵权收回更不可能。

即使这期间也有明君再建王朝,且开国圣君还有常人难以企及的能力迫使藩镇不作乱,但后世子孙却是生于深宫之中,能力和魄力完全不一样,根本比不上他们的祖先,更有甚者还被人直接取而代之。

朝廷无力控制藩镇之后,只能以安抚为主,也就是‘节度使臣’这个官号的由来。

只是天下各路藩镇节度使臣早已目无天子,即使朝廷派去的节度使臣,他们也照样任意废立。

更有甚者,会直接将到任节度使臣杀了取而代之,演变成藩镇府,譬如今日这三府,他们的祖先就这么过来的,自立一地,形成国中之国。

藩镇从开始任意废除节度使臣,到后来在军中自行拥立帝王,这些一方霸主诸侯皆是为了自己在军队、在地方上的升迁,由自己说得算。

就像秦石后来黄袍加身那样,也是他手底下那帮人想要更上一层。

所以秦石杯酒释兵权,除了废除当初与自己并立朝堂的大将,还废除这些拥立他做皇帝的属下。

在秦石看来,再给这些人掌握兵权,谁知会不会哪天又不满现状,再推个人出来做皇帝。

不管有没有这个可能,必须都要防范于未然,收回这些武将的兵权,纵是杀错,也绝不姑息。

在这几个大将中,秦石最忌惮的便是杨延年,此人能文能武,在东边为将二十年,虽没开疆拓土之功,但也让宋国多次西进无功而返,算得上是守土有功。

秦石即位后第一个卸了杨延年兵权,之后将皇后的远房表妹嫁给杨延年,也就是将裴氏赶出家门的新夫人。

秦石以皇亲国戚之身份来安抚杨延年底下的那帮心存抱怨的属下,防止他和远东军心怀怨念造反,同时还赐杨延年为镇国公,封为异姓王。

杨延年的原配夫人林家小姐早年为他生下两个儿子,后来皆战死远东战场。

这位林家小姐受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儿子死后便郁郁寡欢,精神错乱变成疯癫,也就是后世的人们口中的神经病。

林家小姐死后,秦石便做主将皇后的表妹许给杨延年,并把他召回京。

杨延年这远东大将军被召回京后,远东大军由秦石以前的副将曹彬担任。

曹彬是前陈太祖妃子的外甥,曾任禁卫军牙将,陈天王在世时,官至西进军宣慰使。

此人治军严明,令行禁止,知人善用,公正不阿。就是在西进军时,和秦石同一班底,也属于不遇公事不登门的那种。

二人搭配不错,曹彬又有从龙之功,秦石登基后,曹彬不在杯酒释兵权名单之中,反而受秦石重用,提为远东副将,官至二品。

秦石即位后,西进军由杨业统帅,此人原是北汉将领,常年在西北领军,对西北一带的山川地形极为熟悉,北汉灭亡后投降大元,受秦石赏识,官拜宣慰使同知,正四品武将。

这是秦石建大元王朝在军队中最大的两次职务调动之一。

话说回杨延年这边,那位皇后表妹刘氏嫁给杨延年之后,也为他诞下一子,比杨元庆大四岁。

可刘氏是秦石安排嫁给杨延年的,即使是再年轻再漂亮,在杨延年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抵触,很不待见她。

只是杨延年无法拒绝皇帝的安排。

这也导致杨延年会酒后去林小姐在世时住的小楼,不小心错把裴氏看成林小姐,犯下了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

当时裴氏有没有怀孕没人知道,刘氏在小楼找到杨延年时,他正搂着裴氏睡觉。

刘氏虽然不敢当场发飙,但没多久就想办法让人把裴氏给赶走。

离开杨府后,裴氏在回到前蔡村,没多久就发现自己怀了身孕。

刚开始她哥哥也不同意她生下杨元庆,毕竟当时的裴氏还年轻,虽然在这个年代已经称之为老姑娘了,但要找个人嫁了还是有机会的。

不听劝的裴氏一意孤行,生下了杨元庆,这也是他哥哥为什么不待见杨元庆的缘故,连杨元庆病好了都没有过来看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