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一起努力
苏艳红轻声询问。
“电话?”
程平安扬手指了指角落里被屏风半遮半掩的桌子,“那儿就是我的位置,桌上就有电话。”
“真是非常感激。”
苏艳红致谢后,径直走向那被指的方向,拎起了听筒。
不久,线路接通。
苏艳红努力抑制着内心的焦躁,声音尽可能平稳地说道:“老胡,你是不是存心要把我往火坑里推?”
“我怎么推你了?”
电话另一端,老胡的语气轻松随意,“你不是一直想体验编辑的工作吗?还有什么比伴随一本杂志从无到有更能让你学到东西的?放心,京城传奇又不是那种要求极高的文学大刊,需要的文章数量有限。况且,上层领导还会提供一些素材,你自己再从旅游局那边挖掘点资料,稿件凑齐其实不难。”
苏艳红自然清楚,若是甘于平淡,方法多的是。但她来到这里,可不是为了虚度光阴,因此对老胡这番话感到有些不满。
“老胡,你明知我不是这个意思,何必说这些?”
苏艳红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责备。
“这不是刚好吗?程平安那人豁达得很,不喜欢管得太细。你有什么关于杂志的想法,尽管放手去做。毕竟是本新杂志,你怎么实验都行。”
老胡的笑声透过电话传来,带着一丝狡黠。
老胡的话语如同一道光,让苏艳红突然醒悟,京城传奇宛如一张待绘的白纸,等待她尽情挥洒灵感,烙印上属于自己的色彩。
但这同时也是一场冒险,一旦失败,将成为职业生涯中难以抹去的败笔。
与老胡的闲聊持续了一阵,苏艳红终于挂断了电话。
此时,程平安正悠然立于门口,嘴中叼着烟斗,望着神色已恢复平静的苏艳红缓步归来。
“想明白了?”
程平安熄灭了烟斗,“恰逢午餐时间,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对了,咱们杂志社包三餐,这待遇还算不错吧?”
苏艳红轻轻一笑,那每日三餐虽是待遇之一,但于她而言,并非最为吸引之处。
在程平安的带领下,苏艳红步入了单位食堂。
他告知苏艳红,每人每餐的标准是三个菜品搭配一碗汤。
而这三样菜里,只能有一道荤腥,至于那碗汤,则是日复一日的不变规律。
苏艳红站在食堂的窗口前,仔细端详着每一盘色彩斑斓的菜肴,最终挑选了几样自己钟爱的,搭配成一份营养均衡的午餐。
她轻咬了一口青菜,新鲜的蔬菜在齿间轻轻断裂,清甜的汁液在舌尖缓缓流淌,与米饭的温软相得益彰,让她不禁对食堂的餐饮质量有了几分意外的好感。
餐毕,两人穿过熙熙攘攘的校园,回到了位于办公楼一隅的编辑部。
苏艳红的目光在略显拥挤的空间里游走,最终选定了一张靠窗的桌子,那里可以享受到午后的阳光,还能偶尔瞥见窗外摇曳的绿意,为繁忙的工作平添一丝宁静。
随着程平安的一声招呼,人事部的同事迅速为苏艳红送来了崭新的办公用品,包括一套整洁的文件夹、一叠空白稿纸,以及几支书写流畅的签字笔,这一切似乎都在无声地告诉她,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下午,编辑部迎来了一对活力十足的男女,他们便是程平安先前提到的临时调派编辑——于维和马丽。
两人穿着简约而不失风度,默契的眼神交流透露出他们长期合作的深厚友谊。
于维首先打破了短暂的沉默,声音中带着自信与热情:“大家好,我是于维,希望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努力。”
紧跟其后的马丽,微笑着自我介绍:“我是马丽,很高兴能和各位成为同事。”
他们都是来自津市一个知名杂志,这次调任不仅是对他们能力的考验,更是关乎未来能否扎根京城的关键一步,因此,两人的眼神中都闪烁着对工作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许。
老胡,编辑部里的元老,见状只是慈祥地一笑,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切,他并未立即分配具体任务,而是像个导游一样,带着于维和马丽穿梭在办公室的每一个角落,介绍着这里的一砖一瓦,背后的故事和未来的愿景。
夕阳透过窗户洒在办公室内,为这寻常的午后增添了几分温馨与希望。
当程平安带着两人返回时,日光已悄悄西斜,一天的忙碌接近尾声。
“今天就到这儿吧,”老程的声音中充满了长辈的慈爱与对未来的期待,“今天我们编辑部算是正式启航了。以后的日子里,咱们就是一个团队,一条船上的人。我这个人没有太多要求,只希望大家能够把交给我们的每一份工作都做得漂漂亮亮的。平日里,这里就像是我们的第二个家,放松随性都没问题,但若是遇到领导视察,咱们也得展现出最专业的一面。最后,关于杂志的任何好建议,随时欢迎来找我讨论,毕竟我们是一本新杂志,风格、定位都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
话音刚落,老程便先行一步,步伐中透着一种从容不迫,仿佛在告诉每一个人,未来的路,我们一起坚定地走下去。
而此刻,于维找到了还在整理桌面的苏艳红,他那略微紧张的神情在得知苏艳红只是实习生后明显舒缓了下来,仿佛卸下了一个无形的重担。
苏艳红则坦然自若地分享着自己的来历,语气中流露出对学生生活的珍视,同时也对这个新环境抱有一丝好奇与期待。
夜幕低垂,苏艳红回到家中,与室友秦沐枫在狭小却温馨的厨房中共制晚餐,分享着自己对编辑部初印象的种种细节。
灯光下的厨房,被两人的身影填充得满满当当,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中夹杂着对未来的讨论与憧憬。
秦沐枫的话语如同一股温暖的力量,驱散了苏艳红心中的阴霾,让她重新燃起了斗志,决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份新杂志注入不一样的生命力。
“话虽如此,但要将一本杂志办得有声有色,真正赢得读者的心,其中的艰难与挑战,绝非三言两语可以概括。”
苏艳红认真地回应,眼中闪烁着对这一行当深刻理解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