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李斯眼神顿时眯了起来,再次陷入了沉默。
他和吕不韦,赵高有联系的事情,整个朝堂官员谁不清楚,又怎么会不传入赢长青 的耳中?
然而如今李斯却依旧安然呆在右丞相的位置上。
而且如今大秦的帝皇,毕竟还是始皇帝陛下!
这位陛下,是极其念旧情的。
“就算是父皇念旧情,保下恩师性命,但是别忘了,父皇的身子!”
“一旦那赢长青登基,就算是恩师性命得存,但还能呆在这朝堂之上吗?”
李斯眼神顿时眯了起来,再次陷入了沉默。
嬴长青不喜他,李斯是心里有数的。
甚至李斯还能感受到,赢长青虽然不喜儒家,但是对法家独大似乎也不是很满意。
由赢长青提出,如今搅动整个咸阳城风雨的百家论坛,就是一大明证。
一旦赢长青继位,李斯的宦途,确实是岌岌可危。
这对于李斯来说,无疑是十分难以接受的。
看到李斯有意动的神色,胡亥心中暗喜,连忙添油加醋道:“恩师应当听说过,孤 的那位皇兄,暴行累累,早已经激起了天下有识之士的愤怒,他这太子之位,只怕是待 不长了!”
“一旦赢长青出了意外,孤就会顺理成章地成为太子储君,等孤登基之后,恩师就 是帝师,是我大秦的楚侯!”
李斯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屑之色。
当初自己是怎么信了赵高那家伙的忽悠,收了胡亥这个家伙当徒弟的。
这傻货也不知道是中了哪门子的邪,居然会真的傻到信任那帮企图裂土封疆的存 在。
一旦分封制复辟,偌大的大秦帝国,必然直接四散五裂,到时候胡亥就算是成为秦 二世,也最多是成为昔日周天子那样令不出咸阳的孤家寡人。
若是再遇到几个雄心勃勃的诸侯,只怕是连咸阳城都保不住了。
而且这家伙,居然还想去打赢长青的主意!
虽然李斯心底也不喜欢赢长青,但是也不得不认可赢长青的武略之才,绝对是千古 都难得一出的绝代天骄!
这样的人,岂是一群阴险小人就可以算计的?
就算是把他们多年经营的人马都拉出来,难道还能比匈奴人更强不成?
那位昔日不可一世的头曼大单于,如今正被禁卫军拉着在整个咸阳城各郡县游街示 众呢!
李斯可不觉得这群人能成事。
“李相你别忘了,你可是孤的恩师啊!”
“而且孤今日进入恩师府邸,整个咸阳城可是有不少人亲眼所见!”
“就算是恩师想要推脱,也根本没有机会!”
“而且为了保护恩师家眷的安全,孤此次还特意招募了一些奇人,将她们都妥善照 料起来。”
“包括在会稽郡任职的李由师兄,也有王相安排的人手进行保护!”
“至于嬴长青那边,更是无需多说!”
“没错,赢长青沙场杀敌,确实是所向无敌,但是恩师可曾听说过有一句话,叫做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胡亥冷冷一笑道,说完就转身离去。
和王绾事先演练的说辞,他都已经全部说完,再呆在这里也没有多大意义,反而容 易露馅。
而且胡亥自己也觉得,以李斯贪恋权势的程度,对于一方诸侯的地位,不可能不会 动心.……
再加上全家老小的性命威胁,李斯,已经无法逃脱他们的掌心了。
自己的这位“恩师”,可不是什么德行高尚的人物,相反,品德还不堪的很!
“呼…”
看着胡亥远去的身影,李斯的眼神也变得暴戾了起来。
长出了几口气之后,李斯才勉强控制住了自己的杀心。
不过脸色,却是依旧在不断地急剧变化着。
许久之后,李斯才艰难无比地咬了咬牙,下定了决心。
御书房之中。
看着顿弱紧急送来的密报,始皇帝的脸上多了一丝杀气。
果然,还是又让长青这孩子给料中了。
这些表面对大秦忠心耿耿的朝臣,还有那些士族豪强,是真的已经到了不收拾不行 的地步了。
否则整个大秦江山社稷,只怕是都要分崩离析了。
顿弱也是满腹的怒火。
和蒙毅等人一样,顿弱对于大秦,对于始皇帝,是绝对忠心耿耿的。
对于这样形同叛逆的行为,自然是一点都无法忍受。
只是,这一次,毕竟牵涉的有点多。
其中甚至还包括了当朝丞相和陛下的公子。
只怕又是要雷霆之怒了。
然而,出乎顿弱意料的是,始皇帝在沉吟了半天之后,忽然开口道:“此事,你就 当做没有发生过!”
“今日,你只是来和朕汇报定襄城建设事宜的!”
顿若诧异地抬起头,却看到了始皇帝那古井不波的表情。
愣了许久,顿弱才抱拳告退,心中也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随即安心了过来。
原来, 一切早已经在陛下,还有那位殿下的掌握之中啊!
看来,所有人,包括自己在内,还是小看了那位以暴戾闻名天下的殿下了。
幸好,自己和那些人不一样,对于大秦是足够忠心的。
顿弱不由暗出了一口气,紧绷的心弦,也是跟着放松了下来。
进入秋末,虽然关中之地依旧是酷热难消,但是百姓们脸上的笑容,却逐渐变多了 起来。。
虽然春夏两季天灾不断,今年的收成,比起以往要少上不少。
但是在太子长青的建议下,始皇帝陛下直接取消了此次受灾区域全年的赋税,郡县 府库也是粮仓大开,各处都设立了施粥棚,落实到了各个乡亭。
百姓们的日子,还是可以过下去的。
再加上如今陆续在各县设立的官办学堂,自家原本目不识丁的孩童如今居然也可以 和昔日的豪族权贵子弟们一样,坐在宽敞的学堂上读书识字,实在是让百姓们喜出望 外。
这可是整个家族改变命运的大好机会,甚至比起军功爵位制度还来得实在。
毕竟上战场都是要提着脑袋冲杀,十人入伍,最终能有三五人平安而归,就已经是 偷天之幸了。
而读书识字,只要肯刻苦用功,就有成才的希望,而且还没有上战场那样的危险。
这对于向来就吃苦耐劳的大秦百姓来说,完全是之前想都不敢想象的福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