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高产新粮种带来希望
第二百三十二章 高产新粮种带来希望
“嗯,有劳了,那这里就交给田主簿吧,那些叶茎不要浪费了,可以收集晒干保存到冬季给羊吃,记住交代大家土豆叶茎,不要给马和人吃有可能会中毒。”李恪随即嘱咐田主簿。
“殿下放心,下官记住了,下官会提醒告诫大家的。”田主簿点头应下。
“这里交给你了,我们现在前往红薯田看看。”李恪微笑回礼,说着转身回到马边翻身上马。
“走了,看看红薯长势如何。”
“是。”众文武紧随其后驭马跟上。
绕过土豆田,来到南城门外红薯试种田边停下,这里同样早就围着很多人等待收获时刻。
随着北王李恪一声令下,田中几个农民马上挥着锄头,小心开挖起来。
很快从土中挖出众多红黄皮根块,一亩地下的红薯全部刨出,装筐一 一过秤,从这亩地收获两千一百一十七斤红薯。
随后另外两亩不同地质试种田,分别收获一千六百多斤和将近两千斤。
平均每亩收获一千八百斤左右,三百亩红薯田估计能收获五十四万斤左右。
同样煮了一筐红薯给大家尝尝鲜。
“嗯~,这红薯比土豆还好吃,绵软香甜可口,大唐百姓从此有福了,这两种食物不但产量高,还容易种,耐干旱,不挑地,真是天佑大唐。”元信品尝后很是高兴。
“哈哈哈~,元知府说的没错,有了这些高产食物,大唐离兴盛不远了。”有官员笑着赞同。
“红薯同样适合各种做法,还可洗干净直接生吃,你们可以洗几个试吃品尝,也可以蒸熟后切片晒干,成为更易保存的红薯干,有兴趣可以做些尝尝。”李恪微笑介绍红薯吃法。
“哦,还可以生吃吗,那我得尝尝看,嘿嘿。”苏定方眼神一亮,快步走到田边。
让农户递两个红薯给他,用清水搓洗干净。
“殿下,就这样直接吃吗?”苏定方举着洗好的红薯问。
“生吃一次不要吃太多,可能会腹泻,掰半个直接吃就行。”李恪微笑提醒。
“喔,执失思力,阿史那社尔,这个给你们吃。”苏定方说着将其中一个红薯,抛给两位突厥将领。
“多谢苏将军,啪,这块给你。”执失思力伸手接住红薯,随即掰成两半,一半递给身边的阿史那社尔。
“多谢兄弟,咔嚓,嗯,好吃,香甜多汁,感觉像是田瓜。”阿史那社尔接过红薯,马上咬下一块,咔咔嚼碎吞下笑着点赞,随即三两口就吃完,看着执失思力细嚼慢咽很是眼馋。
阿史那社尔看了看四周,跟在其他人去拿红薯的官员身后,又拿了一个清洗了下,就地咔咔大口啃了起来。
周边第一次生吃红薯的官员,也都吃的很开心。
“收割完,红薯叶茎同样不要浪费,可以当饲料喂马和牛羊等动物长膘快,也可当菜食用,是一种不错的食物,等下收集一些回府炒制,晚上本王在府中举杯丰收宴,食材主料就是土豆和红薯,今晚大家一起庆祝这次大丰收。”李恪微笑嘱咐众人。
“好~,多谢殿下赐宴。”众文武开心拜谢。
“哈哈哈~,无需多礼,这里就交给元知府负责了。”李恪笑着吩咐。
“这里有臣在,殿下只管放心。”元信微笑叉手一拜。
“咱们去看看玉米长势,估计再过二十多天,应该也能采摘入库了。”李恪微笑挥手,随即上马在众官民簇拥下,向着城东方向走去。
来到东城外下马,领着众文武缓步田间小道,不时停下脚步看看玉米苞谷情况。
“嗯,这些玉米长势不错,再有二十天左右应该就可以收割了。”李恪仔细观察后微笑点头。
“殿下,这种米还真奇特,颗颗洁白如玉,个头比稻米还大几倍,难怪称为玉米。”跟在身后的苏定方微笑赞美。
“这是还没完全成熟,等成熟了就会呈现金黄色,吃起来软糯甘甜,营养也好,这玉米须还能入药,能治消渴症。”李恪微笑回应。
“殿下知道的真多,末将等有幸跟在您身边,随时都能学到些知识。”苏定方笑着拍了个小马屁。
在玉米田间巡视一圈,众人这才满心欢喜的从东门进城回府。
一天很快过去,夕阳西下傍晚时分,在城外田间忙碌一天的人群,在知府元信和田主簿率领下,用牛马车源源不断将今天收获的土豆和红薯,从西南两门运进城内,送到外城西城区和南城区,众多新建粮仓和地窖中保存。
夜色降临华灯初上,城内各种大小灯笼被点亮,整座定北城灯火辉煌如在白昼,今天的惊人收获,让这座城池格外热闹。
定北城内文武官员在洗漱后换上新装,带上家眷乘坐马车来到北王府外下车,被迎宾太监宫女迎进北王府前殿大堂。
北庭都护府文武官员齐聚一堂,相互行礼后各自入座说笑闲聊着。
“北王殿下到。”
“参见北王殿下千岁。”随着侍卫一声大喊,大堂内众人赶紧起身参拜。
“诸位大人及夫人,免礼平身,欢迎大家来参加丰收宴,今天是我们定北城丰收的大喜日子,是个必定会铭记史册的日子,而在座各位大人,也必将因为今天的丰收被载入史册,我想应该没有什么事,比这次丰收更值得庆祝了吧?!”李恪笑着说出让人激动的开场白。
“对呀,我们怎么没想到这些,哈哈哈~,这么说我们都会因为这次丰收,幸运的被载入史册。”苏定方激动的双眼冒光。
“还真是,等三种高产粮食在大唐全境耕种,那么定北城今天的丰收日,以及这次丰收的参与者,都必将载入史册,哈哈哈~。”
“没错没错,哈哈哈~,没想到下官也有这种幸运,这一切都是殿下的恩赐,我们应该感谢殿下,给我们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
.......
前殿大堂内反应过来的官员,全部都激动不已,忍不住大声交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