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天灾之下,谁活着都不容易
堂屋里外,一片压低的欢呼声,人人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喜悦、灿烂。
百相看着那些笑脸,最后视线移回家里人脸上,看到的同样是放松后的笑颜。
她也跟着笑了,半歪着脑袋眉眼弯弯。
她很喜欢这种感觉,喜欢看到这样的笑脸。
以后她也跟郁伯伯一样治病救人,阿奶跟爹娘他们是不是就会常常这么开怀的笑了?
大家沉浸在紧张过后的放松氛围里,一时无人注意堂屋门口静看了良久的胖光头,负手笑眯眯离开了。
“师兄,你刚才明明来了,就在旁边看热闹,也不说出手帮帮忙。”一前一后回晏家,郁恒路上低声嘀咕。
贾半仙目不斜视,“帮什么忙?道爷是个算命的。贾半仙,前头是个贾字。”
“算命是贾半仙,行医是真半仙。”郁恒无奈,“你以后难道再也不行医了,就这样凭白浪费一身医术?”
“管那么多作甚?道爷是你能管的?配你的药去!”
贾半仙顿了下,“药方里加二钱百相草。”
“师兄?”
“爱加不加。”
“……”
贾半仙啧了声,跟郁恒分道而行。
实在不太想承认这人是跟他师出同门的师弟,脑子里塞的是草吗?
来了玉溪村这么久,喝了那么多的百相茶,也知晓四方药馆老大夫用百相草配了诸多药方,竟然还没搞明白重点。
朽木。
懒得雕琢。
林家院子里,伤者性命无碍,玉溪村民放心下来,由老村长点名留了几个人下来帮着照顾人,又让人跑一趟朝贵村报平安,其余各自回家歇下。
灶房里,李婆子跟张婶几个妇人烧好了热水端到堂屋,供给受伤的人清理血污。
林婆子也烧了百相茶来,热乎乎的茶水喝一杯下去,驱寒散寒。
李素兰跟张翠娥妯娌则帮着将晏家送来的药包煎药。
还有村里人回去后又给送来了干净衣裳,让朝贵村人得以换下身上被雨水淋湿透的脏衣。
等所有事情忙活清楚,夜已经很深了。
“诸位,我是赵家媳妇,今天谢谢你们了,多谢。”赵家长媳,近三十岁的妇人,想起今晚的遭遇仍然声音打颤,同时心里对玉溪村及林家的打心眼里感激。
一朝贵村民解释道,“村里有村民房子塌了,受伤的人不少,伤得最重的就是赵老大跟他老表。人命关天,情况太危急了,不找大夫及时救治怕是——但是把人送到镇上路途太远,可能赶不及,所以我们只能厚着脸皮找来玉溪村。”
玉溪村自打种了百相草挣钱之后,村里大小信息都被周边村子打探了个遍,遂也知晓玉溪村住进了一户大户人家,带着医术高明的随行大夫。
所以,情急之下他们就冲了来。
“什么厚脸皮不厚脸皮的,你们也说了人命关天。人命面前,其他的都不重要。”
林婆子叹气,“天灾之下,谁活着都不容易。”
朝贵村人闻言沉默。
是啊。
平民老百姓,靠天赏饭吃,谁活着都不容易。
再回想以前为了让自己村子的稻田有足够水源浇灌,每到夏季他们就在上游卡河水的举动,惭愧阵阵上涌。
受伤的人得到诊治后,在草席上沉沉睡过去了。
守在旁边的人却是一夜不能眠。
天亮后,郁大夫又过来给伤者探了一次诊。
伤者已经苏醒,朝贵村人对林家及玉溪村又是一番道谢后抬着人准备回去。
临走前,李婆子在家院子里摘了一篓子百相草给他们带回去,“听你们说昨晚还有不少人受伤,把这些百相草拿回去煮茶,让受伤的人喝了能提一提精神,外敷也能止血止痛。”
赵老大被人抬着没法起身,眼神极是复杂,嘴唇动了又动,才低声道,“多谢,朝贵村承情了。”
林怀松林怀柏兄弟俩把赵宝亮拉过边说悄悄话,“这两日私塾停课,等上课了我们再摘些百相草给你,一准够用的!”
赵宝亮吸吸鼻子,用力点头。
这天,朝贵村气氛沉默又压抑。
朝贵村长赵老头坐在家堂屋吧嗒吧嗒抽着旱烟,周围坐满了村里汉子。
“村长,玉溪村这次没得说的,够义气。”
“带回来的百相草给受伤的人都用了,真的好用,止血止痛顶顶好。”
“他们村里人去帮求的大夫救人,施针赠药,从头到尾也没跟咱提钱的事儿……村长,要不要把看诊的钱送过去?”
赵老头耷拉着眼皮子,又吧嗒抽了口旱烟,烟杆子在凳腿上磕了下,“送什么送。”
朝贵村民,“……”
他们真的觉得脸上臊得慌。
赵老头哼了声,又道,“人家没提钱,咱巴巴送去,这不叫知恩感恩,叫刻意生分。”
“???”
“就这么着,等雨停了玉水河水位降了,你们去把河卡子打开,那玩意儿以后不用了。”
“好嘞!”
这桩事了,还有更严峻的事情需要面对。
朝贵村这边出的事儿,其他村子也开始频发。
河水外溢处处汪洋,各村子都开始有房屋坍塌的事情发生。
衙门张贴了示警告示,衙差提着铜锣从街头敲到街尾,大水将会带来的后果无法预知,百姓越发人心惶惶。
人祸尚可抗,可面对天灾,任何人都无能为力。
十里八乡的坏消息,一个一个传进玉溪村。
晏长卿站在书房花窗前,看着外头淅沥雨幕,眉毛紧拧。
“莫一,你拿这块令牌去一趟原州城,找当地知府,让他即刻调度粮仓准备随时赈灾。”他从腰间取下一块青龙玉牌递出,眼底担忧浓郁,说话的语气却很是冷静,“你亲自盯着,但有趁此中饱私囊者,斩以儆效尤!”
小小少年控制情绪的能力让人惊叹,言行举止间,已可见上位者的气度及气场,“另外,给金家一道密令,只要他们有办法助百姓度过这次天灾,本宫保金家三年安稳,他们忧心的事情也可迎刃而解。”
杜嬷嬷闻言,有些不赞同,“殿下,您此次在此当以休养身体为重,调度赈灾的事情只要上达,皇上定会很快颁布诏令,自有赈灾章程。您一诺太过贵重,怎可轻易允出。”
“上达、下布,一来一回耗时太久。百姓需重建家园、需有粮为继,拖得越久受害者越多。嬷嬷,百姓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