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独有泉眼
浦文翰和父亲正在谈论九州商行的年会在昆阳城引起的连锁反应。浦文翰说现在自己的员工看到自己,就像欠了他们的钱一样。
“为何?反了他们的。”
“这还不是怪九州商行,给他们所有的员工发年终奖,发各种奖励,还发什么过年大礼包。”浦文翰越说越生气。
“现在昆阳的人,都在议论,看我们其他家族和商行的,会给自己的员工发什么。”
“岂有此理,他九州商行钱都发给员工了,他们赚什么?”浦明哲也是听的上头了,老成持重的人,都有点窝火。
“人家说了,员工就是他们最大的财富。”浦文翰不屑道。
“笑话,这些田舍儿,净整些没用的。看他能猖狂多久。”
父子二人研究了半天, 也没有研究出个所以然来,但是员工都开始在背后指指点点,议论起来了。开始的时候,还可以拿势压人,开除了几个带头的,但是后面也压不住了,那些管事的也想要奖金。
浦家没有办法,最后给所有人都发了年终奖,但是不发还好,发了后更气恼,因为最多的也才给几十文,就是哪个去十粮液卧底的, 也才给人家300文。
“妈的,早知道老子不去了,那晚差点被打死,呸。”
“谁说不是呢,听闻九州商行最多的一个人拿了380贯,可以买一小套房子了。”
“那是,听闻有个家属还得了什么奉献奖,都发了10贯呢。”
“听说不光是10贯,还每家发一瓶十粮液呢。”
“就是上个月才去的新员工,也都最少发几贯的。”
“不知道九州商行还要不要人,老子不想在浦家做牛做马了。”
“嘘,小声点, 让管事听到,会被打。”
“老子又不是家奴, 他管不着,过完年我就去九州商行,爱咋咋地。”
“可别说了,好多管事的,也是郁闷的很,人家九州商行的管事,都有分红,我们的管事,还不是拿个几百文,干的脏活累活可比人家多多了。”
王家也好不到哪里,开始也是不情愿,后来和浦家差不多。赵家的听说就聪明多了,虽然发的没有九州商行多,但是对管事发的多,所以基本没有引起什么反弹。
扶风当然不知道昆阳城发生的事情,他在魏国过年,而且也没有什么熟人,就去太傅府邸拜了个年,然后送了几瓶十粮液,都是新从梁国运过来的。在年前被人抢光了,多亏他自己留了几瓶。
“你说我们魏国也有人已经仿制你的这个十粮液,但是怎么就没有你的好卖?”太傅慕康成也是不解。
“太傅呀,给你说过了,昆阳城也有仿造的,价格只有我的一半,但是还是卖不过我的,你说为什么?”
“为什么呀?”
“因为水不一样,只有十粮液传承坊的那眼泉水,做出来的才是十粮液,其他的都是假的。因为泉水每天出来就那么一点,所以产量一直起不来。”扶风故弄玄虚道。
“还有这等事?”慕康成也是有点不信。
“不然这么好卖,我为什么不多生产?难道我缺钱招人?还是缺钱盖大的作坊?”扶风反问了一下。
慕康成觉得扶风说的有道理,他又不缺钱,而且这么好卖,一直都是供不应求。而且他自己也尝过魏国产的,还有梁国产的,觉得都没有十粮液好喝。
“而且还有点事,太傅, 咱俩是自己人,十粮液以后你想喝了,我随时送来给你,你千万别去喝那种仿制品,那种喝不好会死人的。”扶风一脸正色的给慕康成说道。
“会有这种事?”
“不好说,以防万一吧!”扶风叹了口气道。
不过慕康成倒是听进去了,反正自己想喝就找扶风,别人一瓶难求,但是他和扶风是有关系的。
扶风刚从太傅慕康成家拜年归来,正打算好好休息一番,却听到有人来访,来人进到屋内,扶风发现不认识对方。
“在下广子瑜,今日冒昧打扰扶先生,真是不好意思。”来人说道。
扶风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哪里见过,或者认识这个叫广子瑜的,思索了半天,广子瑜也是看出扶风在猜测他是谁。
赶忙说道:“扶先生,在下是一名魏国学子,听闻扶先生大才,我们同学甚是仰慕,所以派我来邀请扶先生参加正月初五的上阳诗会。”说着把一个邀请帖双手呈给扶风。
这让扶风有点措手不及, 他向来认为自己是个商人,重利务实,对于这种吟诗作对的活动并无多大兴趣。而且,他自觉在诗词歌赋上并无什么造诣,去了也只是凑个热闹而已。
所以赶忙道:“广公子,扶某只是一介商户,平时忙于生意,很少参与这样的诗会雅集。”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些许无奈和自嘲,似乎并不认为自己与诗词有什么深厚的联系。
然而,广子瑜并没有因为扶风的拒绝而气馁。他依然眼神坚定,语气诚恳地说道:“扶先生,您的《将进酒》一诗,已经让多少人折服。那豪迈的情怀、深邃的意境,是多少人一辈子也写不出来的。您在魏阳城,如果不去参与上阳诗会,那不仅仅是您的损失,更是上阳诗会的损失,会让多少诗人感到惋惜。”
学子的话让扶风微微一愣。他没想到自己抄的那首《将进酒》竟然在文人墨客中传颂开来,更没想到有人会如此看重自己的才华。心中的某根弦似乎被轻轻拨动,扶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诗词的关系。觉得这也是一个机会,反正自己已经抄了几首了,再多抄几首又何妨。但是通过这个机会,可以结识魏国的很多名流,为以后行事也是便利的。
扶风于是,在考虑了片刻之后,他终于点了点头,答应了这位广子瑜的邀请。
广子瑜见状大喜过望,连声道谢后便告辞离去。而扶风则开始为后天的上阳诗会做起了准备。他知道自己在诗词上毫无功底,于是便开始想以前背过的诗句,从小学思索到大学,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能想起几首算几首。他想既然答应了要去参加诗会,那就不能空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