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入族谱
每年的初一,周家湾都会开祠堂祭祖,今年也不例外。
祭祖仪式通常只有村里的男丁可以参加,女性不得靠近,连在祠堂门口围观都不行。
今年因要给周荣上族谱,开了先例,允许女性在祠堂门口观看仪式。
一阵鞭炮声后,周传景带着周家湾所有男丁给祖先上香。
周荣站在周传景、周传义他们的身后,也给祖先上了一炷香。
今天的主持人是周传裕,上香仪式结束后,他将周传义、周传景及周荣的贡献说了一遍。
周传裕:“公平公正,赏罚分明,一直是我们周家湾的传统。
周传义、周传景大公无私,领导有方,我们周家湾才能团结友爱,蒸蒸日上,示范基地也在他们的带领下取得不菲的成绩。
大荣更是用她的本事,帮大家争取进城名额,协助我们办示范基地,在城里开店,我们才能家家户户分到钱。
他们三人的名字,应该出现在荣誉墙上,以便我们的子孙后代,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以他们为榜样,多为村里做贡献,让周家湾越来越好!
大荣身为女娃,一心为村里着想,这样的优秀后辈,我们的族谱,应当留下她的名字!”
“啪啪......啪啪......”一阵掌声后,村里的一位族老,把周传义、周传景、周荣的名字和功绩添在了荣誉墙上。
周荣和大娃(周庆平)、二娃(周庆安)的名字,也写进了族谱。
周传裕说:“大家要向他们三人学习,争取让自己的名字也出现在荣誉墙上,光宗耀祖!现在,有请他们为我们说几句话。”
周传义和周传景盼了几年,终于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了荣誉墙上,两人很激动,说了很多勉励的话......
自穿越到这个世界,周荣一直没什么安全感,总担心复杂的社会形势,险恶的人心,让她万劫不复,英年早逝。
她每天都活的小心翼翼,哪怕睡着了,都要留一只耳朵注意四周的动向,以免着了别人的道。
但当她看着自己的名字写入族谱,及乡亲们那真挚的神情,她的灵魂似有了归处,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值得。
待周荣发言时,她站在前方,眼神坚毅的说:“能为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我很高兴,基地能成功,离不开大家的齐心协力,共同协作,否则我们有再好的点子,都办不成事。
我觉得,我们应该给自己一个掌声,感谢自己在过去的一年,辛勤劳作,才换得了今天的美好日子!”
“啪啪......啪啪......”周荣带头鼓掌后,大家都将巴掌拍的啪啪响。
祠堂外围观的妇人,也跟着鼓掌。
周母挤在人群里观看仪式,看着周荣站在台前意气风发的样子,眼泪突然就流了出来。
她的孩子,这一路走过来太辛苦了。
大家从一开始的排斥、埋怨、诋毁,到现在的接受、感激、称赞,还将孩子的名字刻入荣誉墙,写进族谱,其中的心酸,没人能感同身受。
如今有了这份荣耀,再也没人敢说她孩子的不是了!
周彩见周母哭了,小声问:“妈,你怎么了?”
周母擦了下眼泪:“没事,为你大姐高兴,她付出了那么多,总算没有白干。”
周彩自豪的说:“我也为大姐开心,为她骄傲,要不是大姐带我们进城,鼓励我们读书,帮大家找工作,我们这会儿还在地里刨食呢!
我和二姐说不定都被嫁到了某个村子,天天被婆家磋磨,有苦难言,哪能像现在这样过着吃喝不愁,自由自在,让人羡慕的好日子?!”
周母:“是啊!多亏了她,你们一定要记着大姐的恩情,用行动去报答她。”
周彩:“妈你放心吧,大姐的好,我一直都记着呢,绝不会忘记!”
周母:“嗯。”
待现场再次安静,周荣大声说:“身为周家湾人,我感到由衷的自豪和深深的敬意,愿我们周家湾兴旺发达,英才辈出,与时代同进步,与国运共昌隆!
让我们念祖念宗念先贤,同脉同心同发奋,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上以告慰先祖,下以垂范子孙,让我周氏,瓜瓞绵延,千秋万代!”
这番振奋人心的话说完后,现场再次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周传裕很看好周荣,等所有仪式结束后,将人喊住,笑问:“有没有兴趣到乡政府给我做文书?”
文书?
职务还不如她现在的公方经理呢!
街道办主任说了,给她办街道办干事的那个工作证时,她就从预备干部转正了。
只是街道办里没有空余的职务安排给她,做公方经理也是一样的。
何况乡政府到了特殊时期,也不是安全之地,不如待在服装店,潇洒自在,工资还高。
周荣嘿嘿一笑:“谢谢传裕叔看得起我,我们的示范基地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事需要张罗,我要是留在城里,万一有用得上的地方,我也好出一份薄力。
我们周家湾的人才,遍地开花比集中在一处要好,您说呢?”
周传裕失笑道:“那行吧,你先在省城干着,哪天想回来了,就告诉我一声,但一定要是我在职期间,等我退休了,就说不上话了。”
周荣:“好,谢谢传裕叔!”
祭完祖,大家开始互相串门拜年。
同宗的兄弟会结伴而行,周传国、周父他们年纪大了,不再出去拜年,而是候在家里,有人来拜年的话,就给大家发烟。
周家风带队,周传国这一脉的五房,所有男丁,只要会走路的,全都出去拜年,30几号人聚在一起,让那些男丁稀少的人家,羡慕不已。
大娃、二娃也加入了他们的拜年队伍。
周父说,入了周家湾族谱,就是名副其实的周家湾人,身为周家男丁,自然要出去拜年了。
大娃、二娃跟在队伍里,逢人就说吉利话,好听的词,一个接一个。
大家不由感叹,还是周荣会教孩子,老周家估计又要出几个大学生......
只要有孩子来拜年,大家通常会把自家做的麻花、糖粑、花生等塞进他们的口袋。
大娃几人嘴巴甜,没走几家,口袋就塞满了。
大娃上初中后,就开始注意个人卫生和形象了,不想把衣服弄脏,就把大家塞过来的吃食,全部给到二娃。
二娃欢喜的用衣服兜着,他对这些农村的吃食不太感兴趣,但妮妮喜欢,尤其是糖粑这类甜食,是她的最爱。
把这些东西带回去,定能把妮妮手里的鞭炮全部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