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驾崩
归京的第二日,在贾珝的操作下,宣武帝也开始犒赏讨逆将领,平稳过渡朝政大事。
讨逆大军主帅贾珝,升任京营节度使,加兵部尚书衔。
至于原京营统帅李多隆,被贾珝升了九省统制查边去了。
至此贾珝已经彻底掌控神京!
锦衣卫、龙禁尉不用多说,全是他的嫡系班底,也能通过戴权去影响东厂。
像是原来两任京营节度使王子腾、李多隆,都有些镇不住京营的骄兵悍将。
但贾珝不同,经过讨逆大战,他已经把影响力扩散到京师十二营中的六营,掌控剩下一半人马,也只是时间问题。
左副将军一等伯牛继宗,升任京营军务提督。
爵位并无提升,一等伯到三等侯虽只差了一级,中间可隔着天堑,若牛继宗是讨逆大军主帅,这功劳才够封侯。
其余将领都有封赏,多是四王八公一脉的开国武勋,虽然如今贾珝认祖归宗,但他身上仍然继承着贾家的香火情,加之如今局势,因而受到开国武勋一脉的拥护。
有赏便有罚,王子腾作战不力,直接治罪免官,闲赋在家,若日后想要复起,只能等几年后风平浪静,还要得到贾珝的支持……
贾政平反,脱去了谋逆之罪,只是受到革去职务的处罚,但贾赦罪名坐实,判了流放之刑。
其余荣国府家眷,皆被诏狱释放,如今荣国府已被抄,这些人都是居无定所。
还是黛玉出面,划拨了荣国府后方三个院子让贾母、王夫人、邢夫人等西府家眷居住——此前贾珝已经将西府及产业财货,还有他大部分的私产,都交于黛玉打理支配。
这也是贾珝借此机会,让黛玉报答荣国府对她的养育恩情。
如今贾珝认祖归宗,惜春理应跟着贾母等人过活,但贾珝发话,留了元、迎、探、惜四姐妹在王府内过活,贾母等人当然不敢有二话……
时至今日,宝玉从牢里出来,才知黛玉早嫁于了贾珝为妻,震惊悲伤之下又犯了癔症,闹得贾母三院里又蒙上了一层阴云……
三日后,太后下旨,在太和殿补了贾珝的封王大典,当众授予贾珝王爵印玺和册封文书,如此贾珝才算是陈汉皇室名正言顺的郡王。
当日礼部也下达侧翻文书,封宝钗为郡王妃,黛玉为侧妃,另一侧妃位空悬。
园子里灯笼高挂,丁白缨跟在贾珝身后,便笑话道:“爷这一碗水可没端平。”
“这事,难办啊!”贾珝搂着她肩膀直摇头,“林妹妹白天里没生气罢?”
丁白缨笑道:“没,林姑娘性子好着呢,还帮忙哄着宝琴姑娘。”
“关宝琴什么事?”
丁白缨抿嘴直乐:“爷还不知道宝琴姑娘的心思?人家正经的小姐给爷做妾受了委屈,就指望着这个侧妃的位置……但是爷讨林姑娘的欢心,宁愿空着都不给她。”
贾珝听了微微摇头:“她什么位份?这侧妃不空着也只能是给你。”
“爷又讨我欢心!”丁白缨喜笑颜开的说,忽然又叹气道:“只可惜林姑娘了,开头落后一步,就步步落后了。”
丁白缨了解贾珝的心思,知道他对钗黛感情差不多,甚至还更宠黛玉些。只是宝钗大几岁,先嫁进来占了先机。
如今是郡王妃,那以后便是王妃,甚至是……
贾珝叹了口气,总不能整出个东西两宫皇后吧?不仅在礼法上不伦不类,他强行干预后宫处于两极平衡的局面,无疑是让钗黛形成对立局面,属于自己给自己的后宫埋雷……
突然贾珝掐住丁白缨的下巴:“挑拨宫闱,你该当何罪?”
若是旁人说起宝琴的心思,和钗黛无形中的矛盾,贾珝肯定要多想了。
丁白缨娇媚一笑,身子直往贾珝身上靠,“王爷罚我罢。”贾珝在她身后打了一巴掌。
“下次再收拾你!”
刚亏欠了黛玉,贾珝今晚肯定是要去潇湘馆弥补弥补她的。
黛玉本来就受不住,若贾珝先临幸了丁白缨,那她更加无法招架了。
一路闲庭信步,来到潇湘馆,贾珝洗漱后,抱着黛玉上了榻……
林妹妹,是水做的。
接下来的日子,神京城内逐渐安稳,贾珝稍有空闲,就选了吉日,一起给香菱、晴雯两个最亲近的丫鬟开了脸。
香菱本就生得好齐整模样,自开了脸,越发出挑的标致了。为人行事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她不上,愈发受贾珝宠爱。
至于晴雯,还是咋咋呼呼的,小姑娘秉性不改。
……
半个月后,宣武十年十一月初三丁亥时刻,宣武帝急召荣安郡王、内阁首辅范尹、阁臣刘文政、林如海入宫,面谕以传位大事。
当夜,上崩于养心殿,年二十有五。
国丧期间,贾珝夜宿龙床,临幸了周皇后。
宣武帝只有一独子,皇位传承当然没波折,国丧之中,九月十九,不满一岁的幼主即皇帝位于太和殿。
尊郭太后为太皇太后,给周皇后上尊号为慈圣皇太后,二人至幼主亲政前,垂帘听政。
在贾珝的强势推动下,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议定幼帝年号为昭宁,以明年为昭宁元年。
接下来一段时间,朝堂上唯一的大事便是,给大行皇帝上庙号,谥号。
内阁议出,定宣武帝庙号为神宗,谥号为隐。
神宗,明褒实贬。
隐帝,不显尸国曰隐,隐括不成曰隐,不尸其位曰隐。
都有讽刺宣武帝之意,但实际看来,宣武一朝大部分都在魏鳌祸乱之中,宣武帝亲政不过两年,神宗隐皇帝,倒是贴切。
但贾珝提议,庙号为睿宗,谥号为闵。
这一下便提了好几个档次,朝臣当然也议论纷纷。
如今贾珝完全掌控后宫和司礼监,在内阁也有林如海为基石,完全能强势推动此事。
但贾珝却暂且搁置不理,静等事态发展。
看似是议定宣武帝功过,但如今文官为首的内阁和贾珝产生冲突,就有了大讲究。
贾珝正是要借此机会,让朝臣站队,才好发展势力,打压异己。
十二月初九,议定大行皇帝身后名,即是汉睿宗闵皇帝。
翌日,内阁阁臣,兵部尚书刘文政致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