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汝窑的故事,史诗级得分,再破记录,全场震惊!
葛庆洪的话没说完,在留足悬念的同时,给自己的保留下一部分面子。
万一质疑出问题了,丢脸的还是他。
到时候又会造成之前《隐形的翅膀》时候的惨案,要不是他反应快,当天网上就得直接上热搜。
所以,这种话,还是要浅尝辄止,说过头了容易惹麻烦。
在葛庆洪的话音落下,全场都升起了极大的好奇心。
在场最差的也都略懂音乐,对歌词和曲谱都有着一点点涉及。
想成为《音乐之声》的现场观众,条件还是比较苛刻的。
不,也不能叫观众,应该是大众评审。
都是经过节目组邀请的业余音乐人,各种音乐区的短视频博主,和一些不入流的歌手组成的。
都是些勉强擦到音乐边上,算是一只脚迈入音乐圈的外行音乐人。
大众评审中,几乎没有水平高的,这也是节目组的刻意为之,水平高了就不叫大众评审了,不是么。
话归正题,听到葛庆洪的话,每个大众评审都下意识的皱眉思考了下,副歌的第一句歌词。
但越是思考,眉头皱的就越是深。
能被邀请进来作为大众评审,最基础最基础的乐理和歌词排列还是懂得一些的。
而那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虽然这句歌词的意境拉满了,但在葛庆洪的提点后,他们也都反应了过来。
这块,好像为了押韵有些强行了。
给他们一种,白生为了意境和韵律,强行破坏了整体架构。
从歌曲的歌词分布来说,不算重复的只有六段,其中两段副歌。
除了这两段副歌,几乎每一段都有着对仗结构。
而且,在场的很多人还有个疑问。
青花瓷和天青色到底有什么关系。
瓷器的外表不是蓝白色的么,蓝色的釉,白色的瓶。
在场的所有人,除了被白生讲解过的季开琴以外,几乎所有人对此都十分迷茫。
后半句十分简单易懂,但前半句他们真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
天青色等烟雨,天青色为什么要等烟雨。
烟雨和天青色到底有什么关系。
...
听到葛庆洪的话,看着台下所有人那好奇的目光。
白生咳嗽了两下,顺了顺自己刚刚因为唱歌而有些发痒的嗓子后说道:“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十位老师,我也有个问题。”
“这个问题事关接下来葛导演问我的问题。”
闻言,十位导师转头,面面相觑。
带着满脸的疑问,蓝正率先开口:“你说,我们听着。”
白生沉吟了一会后说道:“是这样的,我想问的是,意境和格律这两点,究竟哪点更重要。”
这个问题很好理解,这是在古诗中的两种说法,放在歌曲里大概意思就是,究竟是要成全歌曲中的意境,哪怕代价是舍弃歌词原本的含义,还是必须坚守歌词本身的含义,哪怕少了点意境。
事实上,这个问题,也是困扰了从古至今,所有音乐人的问题。
这个字,我到底换不换呢。
换,这句话就差点意思了。
不换,卡旋律啊,兄弟。
在全场嘈杂的议论声中,十位导师低头思索,不知是在商议着什么。
大约十分钟左右,其中一位导师说道:“我个人认为意境比歌词本身更加重要,因为意境是可以决定一首歌曲的整体结构。”
这位导师是古典音乐传人,年轻的时候拿奖拿到手软,后续也略有涉及流行音乐,在古典的角度上诠释流行,角度十分刁钻,是一位十分优秀的音乐家。
紧随其后,又有一名导师说道:“我个人是歌词党的,我觉得一首好词本身就代表着好的意境,不必太过追究于改过的意境是否会更好,就像是那首隐形的翅膀一样,旋律十分轻快,却有些单调,但再配合上那朴素却直抓人心的歌词,整体顿时就不一样了。”
......
后续导师们都发表了自身的观点,整体就两派,歌词,意境。
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理由。
都十分合理。
听到答案后,白生缓缓说道:“那诸位导师,你们觉得这首歌青花瓷是属于这两者哪一者呢。”
这个问题给诸位导师问懵逼了。
说是前者吧,若非副歌的第一句,歌词整体都得超神,几乎完美的架构,两种题材写的歌词双线并行,完美驾驭,简直逆天。
但偏偏就是那一处出了问题。
让这份完美,多出了一点点瑕疵。
这么看来,就是抛弃歌词,选择意境,破坏了歌词本身的整体协调性。
见到他们的表情,白生摇了摇头,轻笑一声。
“我如果说,我并未抛弃歌词选择意境,也没抛弃意境选择歌词,而是两者兼顾了呢。”
“换句话说就是,我全都要。”
白生的这番话如同一枚深水炸弹一般,直接在全场掀起了万丈水花。
全场哗然。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心中升起了一个不敢置信的想法。
他们所有的猜测都是在白生失误,在这个地方不得不取舍才创造出了堪称全歌曲最有意境的一句歌词。
可他们在白生嘴里听到了什么?
我写了,这段也是对仗,但你没听懂。
就连在场的十位导师也是如此,一个个德高望重的音乐家,此刻都一副怀疑人生的表情。
他们是目前龙国音乐造诣最高的一批人,还不是音乐人,而是音乐家。
这种水平都没听出白生写的歌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简直逆天。
葛庆洪心中惊骇感更深。
他的直觉告诉他这肯定藏了点啥,但没有证据,万一直觉失误了反倒是丢脸丢到家。
如今听到白生肯定的话语后,他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住心中的惊涛骇浪。
只听白生继续说道:“我来给诸位讲个故事吧。”
“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这便是,汝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