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工部左侍郎—曾国藩。
随即奕宁令人传旨叫来工部左侍郎——曾国藩。奕宁端坐在御书房的案几前,手中翻阅着一本厚厚的奏折。
窗外的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但御书房内依然灯火通明,映照出奕宁那张沉稳而严肃的面庞。他放下手中的奏折,轻轻揉了揉自己的眉头。
曾国藩,如今已官至工部左侍郎,在朝堂之上也算得上是一号人物。不一会儿,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奕宁知道是曾国藩到了。
他微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然后沉声道:“宣曾国藩觐见。”
房门缓缓打开,曾国藩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了进来。只见他身穿一袭宝蓝色的官袍,上面绣着精美的图案,显得既庄重又不失气派。
他来到奕宁面前,双膝跪地,行三拜九叩之礼,口中高呼:“微臣曾国藩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待曾国藩起身之后,奕宁赐座,并示意他坐下说话。曾国藩谢过皇恩后,小心翼翼地坐了下来,目光落在奕宁身上,等待着皇帝的旨意。
奕宁看着曾国藩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庞,心中不禁有些感慨。这位老兄,虽然年纪不大,但却经历了许多事情,身上透着一股老辣的气息。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说道:“坐吧。”
曾国藩谢了一声,便稳稳当当地坐了下来。他坐姿端正,双手自然而然地放在膝盖上,显得风度翩翩、气定神闲。
奕宁看着曾国藩,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轻声说道:“曾卿,朕听闻你近些时日在工部的工作卓有成效,可谓是尽心尽力、不辞辛劳啊。”
曾国藩连忙摇头,惶恐不安地说道:“陛下谬赞了,微臣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罢了。”
奕宁微微颔首,表示认可,而后话锋一转,语重心长地说道:“曾卿,朕此次召见你,主要是想听听你对时下国家大政方针的一些真知灼见。
你应该也知晓,现今国家正处于风云变幻之际,朕急需倾听你的心声和高见。”
曾国藩闻听此言,心头为之一震。他深知此番谈话意义非凡,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他眉头微皱,陷入深思,稍作停顿后,才开始字斟句酌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陛下,微臣以为当下国家所面临的首要难题乃是外忧内患。外部列强虎视眈眈,对我中华疆土觊觎已久;内部则是民不聊生,叛乱四起。
若要解决这些棘手问题,必须双管齐下,内外兼修。一方面,我们需加强军事力量,整军经武,以御外敌;
另一方面,则应大力发展民生经济,轻徭薄赋,让百姓安居乐业。如此方能固本培元,长治久安。”曾国藩说得很认真,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
奕宁听了这话,心中不禁有些赞同。他微微颔首,表示对曾国藩观点的认可,并示意曾国藩继续阐述自己的见解。
曾国藩得到鼓励后,继续说道:“陛下圣明,臣以为欲解决当前诸多棘手难题,首要之务乃强化中央集权,凝聚举国之力。
唯有如此,方能有力抵御外侮侵袭,平定内乱。其次需精简军政,整饬军纪,严惩贪腐,以锻造一支精锐之师!
然此等大业之根基,一则在于雄厚财力支撑,二则依赖杰出人才襄助。”
奕宁闻此言论,内心暗自赞赏。紧接着,曾国藩向奕宁躬身施礼,奏道:“陛下,当务之急,关键在于选贤任能。
臣斗胆举荐李棠阶、吴廷栋、王庆云、严正基、江忠源此五位贤臣。”
“此五子皆为能干之吏,若能得其佐助,必将助力我大清繁荣昌盛,国富民强。”曾国藩稍作停顿,继而又言,“再者,微臣尚有一建言。我朝自建国伊始,即奉行科举取士之制。
然而,此制已沿用数百年之久,其间积弊可谓繁多。现今应当广开言路,打破常规选拔人才。
唯有如此,方可为国家招揽到更多的贤能之才。”
奕宁心中暗自惊讶,这家伙还真是什么话都敢说啊!但他的表面只是微微颔首,表示认同,“爱卿所言甚是。
科举取士固然是我朝的传统,然时至今日,确需有所变革。朕将责令专人拟定具体方案,此事便交由爱卿全权负责吧。”
“臣领旨谢恩。”曾国藩跪地叩头谢恩。“至于钱财一事,”奕宁神色凝重地说道,“户部近日呈上来的折子,朕也已经过目。
国库空虚,实乃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爱卿可有什么好的计策?”
曾国藩稍作思考,回答道:“陛下,微臣认为万万不可再行增税之事,以免引发民变。
应当严厉彻查那些贪官污吏,追回他们贪污的赃款。此外,亦可鼓励商人们踊跃投资,促进经济的蓬勃发展。”
奕宁轻点下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爱卿不愧为朕的股肱之臣。这些计策甚好,朕会斟酌采纳。”
“多谢陛下夸奖。”曾国藩再次叩头。“另外,皇上。”曾国藩略微迟疑了一下,还是决定说出自己的想法,“臣斗胆进言,如今八旗贵族和官员们生活奢靡,浪费严重。若能稍加节制,亦可节省不少开支。”
奕宁脸色微变,他自然清楚这些问题,但改革牵涉众多利益,实施起来难度不小。
“爱卿所说不无道理。”奕宁沉默片刻后缓缓说道,“只是此事牵连甚广,须从长计议。不过,朕会好好考虑你的建议。”
曾国藩知道皇上能如此表态已属不易,便道:“陛下圣明。臣相信,只要陛下决心改革,我大清定能繁荣昌盛。”
“嗯。”奕宁点了点头,“爱卿所言令朕深省。日后,君臣当共同努力,以保江山社稷。”
“臣愿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曾国藩连忙跪地叩头,表达自己的忠诚。
奕宁微笑着扶起曾国藩:“爱卿一片赤诚,朕心甚慰。”
奕宁随即就加强中央集权这个问题询问曾国藩,毕竟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但这也可能会引起地方的不满和反抗。
他看着曾国藩,问道:“曾卿,你觉得应该如何平衡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呢?”
曾国藩思考了一下,回答道:“陛下,臣认为可以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一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统一全国的力量;
另一方面,适当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这样既可以保持国家的统一,又可以激发地方的活力。”
奕宁听了这话,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钦佩之情。这位老兄果然眼光独到、见识不凡,竟然能够提出如此全面且中肯的建议!
他微微颔首,表示对曾国藩观点的认同。紧接着,两人开始围绕当前国家的大政方针展开了一场深入且热烈的交流与探讨,现场气氛异常融洽和谐。
在这番交谈的尾声,奕宁面带微笑,语重心长地对曾国藩说道:“曾卿啊,朕非常欣慰能够听取到你的真知灼见以及宝贵建议。
朕深信,只要有你的鼎力相助,咱们必定能够携手并肩共创国家的辉煌未来!”曾国藩闻此一言,内心顿时被激动与感恩所填满。
他毕恭毕敬地拱手行了一礼,而后谦逊地回应道:“陛下谬赞了,微臣必当倾尽所能,全心全意为国家的昌盛繁荣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两人四目相对,皆露出会心一笑,使得这次谈话的氛围愈发愉悦欢快起来。
“嗯,现今时候已然不早了,爱卿若无其他要事,不妨早些返家休憩。”奕宁嘴角轻扬,和声细语地道。
“谢陛下关怀,微臣这便告退。”曾国藩缓缓起身,态度恭谨地退出了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