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谁在幕后?
在会议的热烈讨论中,有人提出应该与美国和法国、俄国等国家进行积极的外交交涉,以查明他们是否与叛军存在某种形式的牵连。这一观点引起了与会者们的广泛关注和思考。
然而,另一些人则坚决主张采取更为强硬的措施,包括增派军队以及加大对叛军的军事打击力度。
奕宁静静地倾听着各方意见,心中沉思着每一个方案的利弊得失。他深知,任何行动都需要深思熟虑,务必避免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将军站了起来,他名叫李鸿,是近期崭露头角的军事天才。
李鸿向奕宁进言道:\陛下,我认为我们可以派遣一支精锐部队,深入敌军阵营展开侦察和破坏活动。与此同时,我们还能借助情报网络,搜集更多有关叛军的情报资料,探寻其薄弱环节,并发起针对性攻击。\
奕宁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他微微点头,表示对李鸿的提议表示认可。正当大家热烈讨论之际,张之洞风尘仆仆地赶到会场,他的面容透露出长时间奔波的疲惫,但眼神中依然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刚刚结束了对两广地区的视察,原本打算向咸丰帝详细汇报当地政务和民生状况,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一返回北京便得知了日本和新疆的紧迫事态。
张之洞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匆匆穿越宫廷的长廊。沿途的宫女和太监纷纷向他行礼,但他并未因此而放慢脚步,而是直奔御书房而去。
轻轻推开房门,张之洞看见咸丰帝奕宁正端坐在御案之前,眉头紧蹙,神情忧虑,显然正在为边疆的危机以及日本的动荡局势而苦恼万分。
“陛下,微臣张之洞叩见。”张之洞跪地行礼,语气中流露出些许急切之意。
奕宁抬头望见张之洞,眼神中掠过一丝宽慰之色。“张爱卿,你来的正是时候。朕正为日本和新疆的事情烦心呢。你刚刚从两广归来,可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张之洞站起身,神情肃穆地说道:“陛下,臣在两广期间,深感国家边疆之重要。如今新疆遭遇浩罕汗国的侵扰,又有准格尔汗国后裔的叛乱,实为国家之大患。
臣认为,当务之急是稳定边疆,加强防御,同时查明叛军所用美法装备的来源,切断其补给线。”
奕宁点了点头,示意张之洞继续说下去。
张之洞接着说道:“至于日本,九鬼上家之事虽有英国人支持,但我们不宜直接介入。应以维护东亚地区稳定为首要目标,同时密切关注日本的局势变化,适时调整我们的策略。”
奕宁沉思片刻,然后说道:“张爱卿所言极是。朕已召集内阁大臣和将领们开会商讨对策。你既然回来了,就加入会议,为我们提供宝贵的意见。”
张之洞再次跪下行礼:“臣遵旨。陛下英明,臣定当竭尽全力,为国家分忧解难。”
随着张之洞的加入,紫禁城内的会议室变得更加热闹。
大臣们围绕着地图和情报文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随即张之洞站起身,语气沉稳地分析道:“陛下,臣以为,俄国新败于西伯利亚,目前又正与英法及奥斯曼帝国在前线交战,其实力大损,难以有余力支持浩罕汗国。
至于法国,虽与我朝签订了轴心同盟,但同盟初建,法国不会轻易背盟,故而法国的可能性不大。美国则因地理遥远,介入此事的可能性较小。”
奕宁聚精会神地听着,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似在思考着张之洞的话语。
张之洞继续说道:“因此,臣认为最有可能的是英国。英国一直在东方寻找立足点,新疆的叛乱和日本的动乱,或许正是他们插手的机会。
陛下,我们必须警惕,同时也要采取措施,防止英国进一步干预我国的内政。”
奕宁深深地点了点头,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张爱卿,你所言极是。”
“拿地图来,掌灯!”随着奕宁一声令下,带刀侍卫们立即行动起来。其中一名侍卫小心翼翼地从书架上取下一卷厚重的地图,仿佛捧着珍贵的宝物一般;
另一名侍卫则点亮了几盏油灯,明亮的光线瞬间充满整个房间,犹如白昼降临。灯光映照在奕宁专注的面庞上,使得他原本英俊的面容显得更加坚毅与果断。
此刻,他的眼神锐利如鹰,似乎能够穿透纸面上那密密麻麻的线条,望向遥远的战场。
地图被平铺在宽大的书桌上,奕宁微微俯下身去,仔细端详着眼前的一切。他的手指沿着边界线缓缓移动,时而停顿,似乎在心中默默计算着什么。
他的目光在阿富汗和印度的位置上停留了许久,那里无疑成为了他最为关注的焦点。
“这里的山川地形,这里的民族分布,这里的交通要道……”奕宁低声自语道,他的手指轻轻在阿富汗和印度的位置上划过,声音低沉而富有节奏感,宛如战场上的指挥官正在有条不紊地部署战略。
众臣静静地站立在一旁,神情肃穆,目光紧紧跟随奕宁的动作,不敢发出一丝声响。此刻,他们仿佛也化身为一名忠诚的侍卫,默默地等待着皇帝的最终决策。
过了一段时间,奕宁终于抬起头来,眼神坚定地看着殿中的大臣们,开口说道:“众位爱卿,朕有一个想法。
既然我们现在无法确定究竟是哪一方在幕后操纵着叛军,那不妨我们就试着去支持阿富汗和印度的独立运动。
据朕所知,阿富汗与印度之地,人民一直渴望摆脱英国人的统治,他们的独立意识日益增强。若是我们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或许能够削弱叛军的攻势。
如此一来,我们便能够判断出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张之洞微微颔首,表示赞同,他说:“陛下英明。这一举措不仅能够试探出幕后之人的真实意图,还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我大清的战略智慧和影响力。不过,此事需谨慎行事,以免引起更大的国际纷争。”
林则徐也附和道:“陛下英明,此举若成,不仅能牵制英人,亦可彰显我大清之威仪。然而,其中风险亦不可小觑。毕竟英国乃是强国,其背后的势力错综复杂。
一旦处理不当,恐会引发更多的麻烦。故臣以为,当务之急应是先收集更多情报,了解各方动向,再做定夺。”
载衡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臣认为此事需从长计议啊!首先,这其中最大的风险就是英国人的察觉。如果我们的行动太过张扬,必然会引起英国佬的警惕,这样一来,我们将面临严重的外交冲突,甚至有可能引发一场战争。此外,如今国内局势并不稳定,如果我们再分心于外部事务,恐怕会动摇国家根基。再者,支持这场独立运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对我们的财政状况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奕欣附和道:“载衡大人说得没错,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到最坏的情况。倘若这次独立运动失败了,或者我们被自己所利用的势力出卖,那么我们将会遭受巨大的损失,不但浪费了资源,还会在国际上丢尽脸面,让大清朝蒙羞。”
奕宁沉思了一会儿,才慢慢开口说:“两位爱卿所说不无道理,朕心里也清楚这件事充满了危险与挑战。但是,机会稍纵即逝,我们不能错失良机。
因此,我们必须谨慎行事,既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也要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奕欣一脸严肃地说道:“陛下,臣建议,我们应当秘密行事,尽量通过第三方或代理人进行支持,减少我方的直接暴露。
这样一来,可以降低风险,避免引起其他列强的警觉和干涉。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联络,形成一种相互支持的局面。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共同对抗日本这个强大的敌人。”
张之洞附和道:“臣同意,我们还应当加强对独立运动内部情况的监控,确保其真正有利于我方的战略目标。毕竟,这些人可能有着各自的目的,如果不加以控制,很有可能会偏离我们的期望。因此,需要有人时刻关注他们的动向,并及时向朝廷汇报。”
奕宁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表示认同:“确实如此。我们必须秘密进行,不可让外界知晓是我大清所为。否则,不仅会引来日本的仇视,更会引发其他列强的不满。所以,这件事一定要谨慎处理。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叛军的动态,一旦发现任何不利于我方的迹象,立刻上报,以便我们采取相应措施。”
张之洞恭敬地回答:“臣遵旨。陛下放心,此事关系到我大清的未来,臣一定会亲自负责,确保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说完,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
奕宁满意地看着张之洞,他知道自己可以信赖这位能干的大臣。“好,那此事就交由你去办。记住,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国家的安定和边疆的安全,不是为了挑起战争。”
张之洞郑重地应诺:“陛下放心,臣明白。臣定会以国家利益为重,小心行事。”
随着这一决定的作出,紫禁城内的氛围变得更加紧张而又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