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大秦的第一辆火车
日子一天天过去,各个朝代都是在埋头搞生产和建设。
秦始皇对着面前幽蓝的全息屏幕,展示着身后的咸阳城火车站。
“来来来!带你们打卡一下我们大秦的第一辆火车。”
秦始皇往里面走着,李实和各朝皇帝们也随着镜头的转换,欣赏着咸阳城火车站的构造。
这里宽阔明亮,瓷砖地板干净整洁。透过了玻璃,阳光洒在咸阳城火车站中,整个大厅都带上了一些金色光辉。
里面则是一排排供人休息的座位,还有一处提前划定好的安检区域。
大秦咸阳车站的内部模样,已经和后世的车站大差不差了。在外形上更贴近于大秦特有的审美,庄严肃穆,大气磅礴。
“咸阳站”三个大字也是格外的显眼,走过休息室,就是站台了。
站在边缘可以清晰的看到,几道轨道延伸到远方。
虽然咸阳站还没有开放和运营,不过这也阻挡不了喜欢凑热闹的咸阳城的市民。
还有一部分则是修建车站的工人们,来此观看下车辆运行情况。
黝黑的火车拉载着一节节车厢,安静的停在车站中间。火车内部稍显有些简陋,不过能达到这种程度,也已经很不错了。
看着面前的火车,秦始皇也是发自内心的愉悦。虽然这火车尚未完善,但作为大秦拥有的第一辆火车,它的意义无疑是非凡的。
看见这种稀奇物件,大秦百姓们叽叽喳喳的议论不停,各朝皇帝们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
汉高祖刘邦略显羡慕,想不到大秦的建设速度竟然如此之快。
“没想到啊!始皇,咱们几个之中,火车开通的最快的竟然是你。”
这话听感还挺好的,不过秦始皇却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酸意。平时他跟刘邦两个人恩恩怨怨的也很多,有醋意也正常,对此秦始皇也不恼怒。
“要论建设速度,朕大秦敢说第二,没人能够敢说自己第一。”
“刘邦,你的大汉到时候可别被朕拉下太多啊!”
刘邦脸色一黑,什么话?这人好欠揍啊!你的意思是,我治理的大汉还不如你的大秦呗!
话语间, 停靠在站台的火车,已经缓缓的开动了起来。发出了汽笛的嗡鸣声,白烟已经飘在空中。
一道道惊呼声不断的响起。
“唔!”
“这是什么啊!还冒着白烟!好厉害啊!”
围观群众眼睛紧紧盯着运动起来的庞然大物,要不是有列车员在安全线外拦着,他们都有种想要上手摸一摸的冲动。
倒也不是不让他们近距离触摸,只是运动状态的火车不让他们摸。试试就逝世。
“动了!动了!”
激动的心情简直溢于言表,跳跃着,欢呼着,为大秦的强大感觉到了深深的骄傲。
随着白烟向着后方不断飘去,车轮在铁轨上不断的前行着
“哇哦!”
蒸汽火车以肉眼可见的加快速度向前行驶,让周围人为之惊叹。由于是第一次通车,车内承载的也都是一些铁路的乘务员。
坐在里面又是另外一种画面,窗外的景色不断的向后面滑去。沿途的风光,看着也是格外的动人心弦。
远处茂盛的树林,成片成片的稻田尽收眼底。房屋田舍,还能看见远处的人们正在那里劳作。
对于头一次接触蒸汽火车的这些人来说,这种体验着实与众不同。一群身穿黑色制服的乘务员,也趴在窗口久久不愿意离去。
蒸汽火车不断运动,眼前的事物不断更新。透过玻璃,美丽的大秦山河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各个朝代的皇帝们也是对大秦火车开通表示了庆贺,同时对自家的火车建设也是更加有信心。
唐太宗李世民举着酒杯,仰头喝下清酒。
“先恭喜始皇了,开通线路成功,做出了表率。朕大唐的火车也快制造好了,过些时日也能够开通了。”
“此情此景,当饮一杯啊!”
火车顺利开通,秦始皇也是十分愉悦。可惜地点不对,要不然真想与唐太宗痛饮一番。
“好!下次朕把珍藏的秦酒拿出来,大家一起喝上一杯。”
各朝皇帝也非常同意,毕竟喝酒这东西,人越多越热闹。
而且这也是不是一回两回,偶尔也要拉上李实一起。三、五瓶小麦果汁下肚,李实是真的啥都往外面说啊!
句句都是抄九族的大罪,就比如某只造反猴子说的“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还有什么“选举制度”。
对此,各朝皇帝不禁不反感,反而觉得很有趣。对于李实这个后辈,他们还是相当宽容的。
蒸汽火车虽然远去了有一会了,不过车站人们的还是久久不愿意散去。
“看见了吗?就刚才那个大家伙的时速,看上去可比马车快多了。”
“拉这么多东西还能跑那么快!真是神了。咱们大秦可真厉害啊!这东西都能研究出来。”
“就是,就是!大秦可真厉害!竟然这么一会就没影了。”
如果大秦原来的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那现在就是“蒸汽呜咽车轮疾,三日看尽大秦花。”
火车的速度可远远不是马匹能够比拟的,超越马匹简直就是轻轻松松。
虽然大秦的火车才仅仅出厂了这么一辆,轨道也就是那么几条。轨道铺设的距离也有限,不过这却是个好的开始。
几个主要的城市先连接起来,其他的铺设也可以慢慢来。
特别是连接岭南的百越这一块,那边还在修建水泥路。时不时还和当地的部落发生战争,可以说正是缺少支援的时候。
有了火车这东西,运输粮草和建筑材料、药品等等物品将会迅捷很多,大大前线士兵加快收复百越的进度。
毕竟粮草这个东西,在古代人力的押运途中。难免会有折损,特别是押运的人员也要吃饭啊!
去的时候需要吃饭,回来的时候还需要吃饭,这些都是有粮食的损耗。押送的士兵,运粮官、马匹都是要吃饭的。
结果就导致运输粮食的成本急速攀升,运送一车的粮草,成本大概是二十倍左右。
这损耗率可是相当高了,古代不想打持久战,也正是这个原因。
压根损耗不起,成本太高了。一比二十,拖都能把一个国家拖垮了。
孙子兵法中有此阐述:食敌一钟 当吾二十钟。说的就是古代交通不发达,运输成本高。
人的力气只能承受一袋大米,马匹呐?顶多也就是四袋~六袋,马车呐,二三十袋也就够呛了吧!
拖着沉重的马车,马匹也跑不快。只能是由人牵着在路上走,古代并不发达的交通,可想而知运输粮草是有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