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寻宝:夺天造化 > 第129章 西陲秘宝

第129章 西陲秘宝

“啊……”

俞飞白见林之打开铁匣,顿时瞪大了双眼,目光中仿佛要跳出惊喜。

“呵呵,看来这锁在数百年的时光侵蚀下已脆弱不堪。轻轻触碰,锁心便松动开启。”林之微笑着,实则他运用了秘法窥视了锁的内部结构,才得以轻易解开铁匣。

闻言,俞飞白勉强接受了解释,但他也感慨万分,摇头道:“早知如此,我何必收集这么多工具。为了这些,我像做贼一样偷偷摸摸,还多次被老院长盘问。”

“辛苦你了。”林之深有感触。

毕竟,这铁匣的来历似乎并不寻常。因此在疗养院时,尽管他有能力,却一直不敢轻易开启,生怕引来时常巡查的护理者,难以解释。

“现在,一切尘埃落定。废话少说,快看看里面藏着何物。”俞飞白迫不及待地说道,眼睛紧盯着铁匣,如同透过时空窥探神秘。

“好……”

林之同样心怀激动,轻轻掀开微微弹起的匣盖。瞬间,空气涌动,一股沉闷而古老的气息弥漫开来,在空气中形成一道漩涡。

“咳咳……”细小的尘埃扑面而来,两人猝不及防,都有些窒息。但他们并未躲避,只是眨眼间又低下头仔细观察铁匣。

若是电影场景,或是奇幻故事的情节,打开铁匣或许会激发出机关暗箭,或是喷射出致命毒雾。而他们毫无防备,恐怕难逃一劫。

然而,他们并未那么不幸。于是,顺理成章地,他们看到匣内并非金银珠宝,而是静静地放置着一件长形与方形的神秘物品……

在神秘的匣子底层,一件狭长的物体被繁复的魔法丝带紧紧缠绕,而在其上,一个四四方方的神秘物件则由一块泛着古老魔力的琥珀色丝绸包裹,使人无法一窥其真实面目。

俞飞白凝视片刻,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林之,我有种预感,我们可能发现了某种非凡之物。”

“何以见得?”林之随口回应,深吸一口气,平复内心的震撼。

“你注意到琥珀丝绸上的暗龙图腾了吗?”俞飞白轻声低语,“五爪金龙的纹饰,在古老的年代绝非寻常,我曾在王座博物馆见过类似的,那曾是用来封存神器玉玺的。”

“玉玺?”林之惊诧过后,旋即满脸欣喜。他再次审视那个方形物品,愈发确信它是个盒子,或许里面真的藏着类似玉玺的珍贵之物。

“是否为真,一试便知。”说着,俞飞白伸手解开琥珀丝绸,小心翼翼地揭示了其内的秘密。刹那间,一只镀金的盒子跃入两人视线。

此时,俞飞白并未细看盒子,而是迫不及待地揭开盒盖。瞬间,一道璀璨的灵光自盒中绽放,随即收敛,恢复了盒身温润的色泽。

“果然是玉玺。”俞飞白激动地说,双手微微颤抖,小心翼翼地捧出了盒中的宝物。

林之仔细端详,这方玉玺由青白玉雕琢而成,纯净如脂的色泽中透出碧波般的清澈。其上,一只华冠虎头钮栩栩如生,虎目炯炯有神,虎鬃张扬,威严无比。

玺,实则为古老的封印。在秦朝之前,玺、印、章并无明确区分,但自秦始皇统一六国,明确规定唯有皇帝使用的大型印鉴才能称为玺,其余人皆不得使用此名。

自此,玺成为了皇帝专属的封印代名词。张献忠也曾建立王朝自封为帝,他的印鉴也可勉强称为玺。现在,他们需要确定这枚玉玺是否属于张献忠。

“快看印章上的文字是什么。”林之提醒道。

闻言,俞飞白连忙翻转玉玺查看。只见篆书文字刻于印面,但由于文字颠倒,且印面上残留的赤红色印泥遮挡,一时难以辨识。

“拿张纸来,我拓印一下。”俞飞白急切地说。

“哪有纸……”林之四处搜寻,忽然发现床头的一面魔法镜,灵机一动,迅速拿起镜子,对准印面一照。

镜像反转,经过短暂的晃动,玉玺上的文字清晰地映照在镜面之上。

“大...西...之...宝!”俞飞白一字一顿地念出篆书,随即欣喜若狂,“果然如此,这确实是张献忠的玉玺。”

在狂喜之中,林之亦戏谑回应:“你如此坚信,难道不怕这只是幻象之宝吗?”

“幻象之宝?绝无可能。”俞飞白坚定地摇头说。

“哦,你竟如此确信?”林之感到一丝诧异。要知道,他依赖神秘的灵视才能辨识玉玺的真伪与年代,而俞飞白并不具备这种力量。

假设仅凭“大西之宝”的篆刻便能判断玉玺的真假,那么只需随意找块玉石,雕刻成皇家印信的模样,再镌刻篆文,世间便会充斥着所谓的玉玺。

“毋庸置疑。”俞飞白郑重地点头,爽朗笑道:“除非,你说的深山探秘是特意编织来迷惑我的故事。否则,种种线索都指向,此物无疑为真品。”

“原来你是这样推理的啊。”林之略显失落,原本期待俞飞白能从玉玺自身揭示更详尽的鉴定秘密。那样,他也能从中学习一二。

“你这表情是什么意思?”俞飞白不满地说:“既有藏宝图,又有西林功勋大钱,加上那块虎威令符,一条明显的线索链,这还不够明显吗?”

“还不够。”林之摇头道:“如果没有其他佐证,你仅凭这块玉玺,能辨别它的真伪吗?”

“世间哪有那么多假设。”

俞飞白抱怨了一句,随即自信满满地说:“不过,你也别小瞧我。至少,我可以确定这块玉是顶级的优质玉石。你可知道,这是何种玉石?”

“和田玉?”林之推测道。

“不,是南阳独山玉。”

俞飞白颇感自豪地说道:“呵呵,别一提到玉就想到和田玉。虽然,历史上的帝王玉玺多数由和田美玉雕琢而成,但偶尔也有例外。”

“这些天,为了探究虎威令符的渊源,我查阅了不少关于张献忠的资料。”

稍作停顿,俞飞白接着笑道:“华夏三大名玉,和田玉、岫岩玉和独山玉。其中只有独山玉产自中原腹地。在明朝末年那个烽火连天,动荡不安的时代,不论是和田玉还是岫岩玉,张献忠或许能得到。然而,要找到如此巨大的玉石材料,雕刻成玉玺,最佳的选择唯有独山玉。”

林之轻轻点头,觉得颇有道理。毕竟,这块玉玺长宽皆超过十厘米,质地细腻温润,光泽通透,无疑是上乘的玉料。

在那个战乱频繁的时期,交通必然受阻,张献忠忙于抵御敌人,恐怕也没心思远行搜寻和田玉。因此,他只能退而求其次,用独山玉来制作玉玺。

当然,这个说法虽有一定道理,但却不能作为鉴定玉玺真伪的主要依据。

与此同时,俞飞白又笑道:“另外,我在故宫观赏玉玺时,曾听解说员讲述历代玉玺的演变。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我至今记忆犹新……”

\何种细微之处?\林之急切询问,心中涌动着兴奋。因为在探索奇幻世界中的神器时,往往正是那些易被忽视的微妙细节,决定了事物的本质。

\龙纹玉玺,于唐代之前,饰以龙钮、虎钮、麒麟钮等。然而至唐代,李渊的祖父李虎,乃北周重臣,被赐封唐国公,故此国号由此得来。\俞飞白娓娓道来:\随后李渊创立唐朝,为敬避祖父名讳,便弃用了虎钮玉玺。\

\因此,唐代以后,玉玺形态大致规范,皆用龙钮,蟠龙纽、蹲龙纽、交龙纽、对龙纽等形式层出不穷,却再无虎钮踪迹。\俞飞白面带微笑接着说:\恰巧,近几日我研读古籍,记载张献忠身材魁梧,面色如黄虎般威猛,故有黄虎之别号,人称林中霸主。因其草莽出身,又喜好黄虎之称,常以猛虎自喻。所以,虎钮式玉玺,或许唯有他才会制用。\

\啪啪啪啪……\

林之抑制不住,轻轻拍手称赞,竖起大拇指。仅凭俞飞白的解析,已足以让人确信此物便是当年张献忠建国时的御用玉玺。

\见笑,见笑。\

俞飞白此刻反而谦逊起来,嬉笑道:\如若心存疑虑,可再请专家鉴定。或直接将玉玺下方的印泥送去实验室检验。想来,那印泥也应有数百年历史了。\

\此事稍后再议,我眼下更想知道,同藏于盒中的另一件显而易见与玉玺同等重要的宝物究竟是何物。\林之兴致盎然地说着,随手抽出盒中那件长形之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