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赵姬是个儿子控120
前些日子,扶苏的伴读的家人被人暗告以扶苏的名义收受贿赂,嬴政直接把人下了大狱,扶苏那小子竟然被自己的小伴读哭的心软,跑到他这里来求情了。
让嬴政发了好一阵子的怒火。
气的他直接把人丢给王翦,让他好好教训一下扶苏。
“六岁了,不小了,要知道朕六岁的时候……为君者,需兼听兼明,最忌被身边人蛊惑。”
虽然这小子长的跟前世的扶苏一模一样,嬴政对他身上倾注了一丝微妙的愧疚。
但这一丝愧疚并不能让他接受自己的下一任继承人不能认同他的理念。
宋婠知道嬴政所想,若是扶苏还是前世那个性子,嬴政不一定会将传位于扶苏。
“若是世上真的有长生不老之法,那该有多好!”
宋婠难得白了这么便宜儿子一眼,“你读了史书,应该知晓有多少皇帝是吃丹药吃死的。”
“再者说了,儿子不行,并不代表女儿也不行,反正每一个孩子都好好培养,端让几个孩子长大了自己竞争。”想到郑妃和姬妃宫里两个白白软软的小公主,宋婠只觉得心里在软的冒泡。
许是年纪大了,宋婠越来越喜欢小孩子,特别是嬴政的几个孩子都长得样貌极好,眉眼处与他们父亲有几分相像,她绝对不承认自己是在爱屋及乌。
“还有,我的始皇陛下,只要你好好组织现在的班底,就算扶苏几个不成器,到时候让他们做个吉祥物不就可以了……”
依着秦国依法治国的思想,完全可以仿造君、主、立、宪嘛。
不过想想也不太可能,嬴政会允许自己的后代的权力受制于臣子?
嬴政读过宋婠给她的史书,自然知道宋婠在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可以说,如果面前之人不是宋婠,立马就会人头落地。
见他面色冷峻,宋婠讪讪的笑,“我开玩笑的,开玩笑的。”
“那个嫚儿想我了,我就先去看看她了。”
两人不欢而散。
但宋婠却发现嬴政给予宰相、廷尉府、太尉的权力似乎在一点一点的增加。
李斯等人得了好处,自然喜不自胜,但却发现权力最上层部门的人互相之间的制约却在不断加强。
不久廷尉府上奏,朝廷众臣一致通过的、由李斯、张良、韩非、王绾、巨子连带学宫一众大佬编纂的《秦宪》出炉。
《秦宪》吸收《商君书》以及旧秦法中的精华,撇去其中过于严苛以致十分不合理的条例,完整而系统的规范了秦国上至王公贵族乃至皇帝,下至黔首、奴隶每个人的权力与义务。
《秦宪》的横空出世,让秦国上下一片哗然,尤其是就连皇帝本人也受到其制约,那些叫嚣着不满的人只能当起了缩头乌龟。
《秦宪》之后便是《十八律》。
奴隶制的废除也让所有人侧目,其中还有个有趣的插曲,有个宗室的人对嬴政废除奴隶制很不满,气的请人写赋在报纸上骂嬴政。
嬴政敢做一不做二不休,让人把他名下所有的奴隶都放了,却查出来他名下一堆田产,以及他暗地里收留了一堆奴隶做隐户,大秦之前是人头税,在田税改革之前,此人通过隐户暗地操作避税逃税不下一亿两白银。
这个数目,已经可以通过廷尉府直接定罪了。
赢瑛欢天喜地的带着治粟部的人去查抄财产,李斯带着廷尉府的人将人抓回了大牢。
定罪后直接处死。
这一招杀鸡儆猴震慑了不少牛鬼蛇神。
尤其是那些一有钱就开始大肆圈地的朝臣、贵族们。
嬴政这一手让他们不得以将自己吃进去的全部吐出来,还连带着亏损了不少。
他们迫不及待的将自家的奴隶全部送到官府登记户籍,这么一操作,嬴政突然发现秦国人口上涨了几乎几十万,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劳动力啊。
大秦现在到处都缺人,他意欲将刚打下来的百越、扶桑、打造成大秦的粮仓,还有收复的西域种棉花都需要人手,另外扶桑开发金银矿、修灵渠、修铁路、修长城哪个基建项目不需要劳动力?
这些人就这么活生生的被那群蠹虫默默的藏起来,随意打骂、有的被折磨的七活八不活的。
对奴隶们来说,给朝廷做事,不仅工钱特别高,还包吃包住,朝廷还安排给读书识字,比给以前的主家做活幸福多了。
不是生存不下去或者没有人权,谁愿意当非打即骂、伺候人的奴仆?
就算是贵族们打算雇佣他们,这些人也不干了。
导致高门大户的到中介市场去挑人,却发现愿意接受雇佣去伺候他们的少之又少,这年头,连仆人都变得紧俏起来了。
秋试放榜之后,各地的考生就开始陆续前往咸阳,萧何和吕雉往家里报了喜信之后直接从泗水郡出发,转道去郢郡火车站,搭乘才修建没两年的“荆秦号”火车去咸阳。
这也是楚地境内唯一的一条火车专线。
萧何和吕雉紧赶慢赶,挤着人满为患的人群终于挤进了站台。
“人好多啊。”
穿着各色衣服的人背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井然有序的排着队,有人在小声交谈,有人在大笑,有人手里拿着报纸,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认真阅读,还有小贩中气十足的叫卖声踏过层层叠叠的人群奔来。
好一派的生活气息。
不大的车站,聚集了来自整个楚地以及天南海北的乘客。
“这位兄弟,还有娘子,楚地特有的椿饼,又香又脆,要来一份吗?”
黑瘦的小贩挑着两大箩筐,白布盖着的筐内散发着喷香的食物气息,小贩顶着一张朴实的笑脸,热情的朝两人推荐。
“椿饼怎么卖?给我来四个。”
“诚惠一文两个。”
吕雉从口袋中掏出两个大钱,“分成两份吧。”
转头看向萧何,“萧兄,我请你吃饼,赶路这么久,你应该饿了吧。”
“那就谢谢嫂夫人。”
“好嘞,您拿好了。”
滚烫的椿饼还冒着热气,一口下去酥酥脆脆,满口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