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赵姬是个儿子控103
朝堂上下的目光都聚集在今年的秋闱,以及姚贾从楚国传来的消息。
大秦公主赢瑛果然不愧是秦国宗室子,继承了与嬴政一脉相承的血性,她与太后李环以及负当合作,给熊祁下毒,如今楚国国君熊祁病弱在床,命不久矣的消息已经传到秦国来了。
而楚太后李环不愧是借春申君,能坐稳一国太后,还能反杀春申君的狠角色,直接一不做二不休,将昌平君唯一的子嗣,楚太子熊鲍一并除去。
楚王怒不可遏,撑着病体鸠杀太后李环,囚禁赢瑛。
母亲身死,负当悲愤不已,带兵谋反,闯入楚王宫殿,势必要为母亲报仇。
云梦台偏僻的茅草屋中,一身素裳也不能掩盖其端庄华贵的赢瑛正跪坐在席上,手中的信纸是姚贾传来的关于章华宫目前形势的消息。
一位面容寡淡的婢女的站在她身后,语气没有丝毫起伏:“公主,姚大人说,如今楚王宫动乱,正是将您接出云梦台的时机。”
“姚贾大人此刻正在宫外等着您。”
赢瑛将手中的纸条置于烛火之上,不一会儿便化为了灰烬,她抬头起身走到窗边,听着耳畔,隐隐传来的金戈铁马、喊杀喊打之声,兀自笑了,她笑的很美,迎着夕阳,挣脱了身上的枷锁一般,眼角却缓慢的流下泪来。
“走吧。”
赢瑛换上婢女准备的粗布衣裳,在他的护卫之下迅速的逃离了楚王宫,城外,姚贾已经等候多时。
“见过公主。”姚贾上前拱手。
赢瑛恍惚,已经有许多年未曾听见有人唤她公主。
“此次行动多亏有公主相助,姚某才能顺利王完成此王上交代的任务。”姚贾鞠身三拜。
他也没想到,赢瑛的速度会如此之快、之果断。
他本以为此次楚国之行会是一个相当长的拉锯战,已经做好了,在楚国潜伏多年的准备。
哪曾想事情事态的发展会如此的迅速。
赢瑛虽为女子之身,却已然不输许多混吃等死的宗室子。
“此次公主立了大功,王上必定会大大嘉赏公主。”
赢瑛扬起嘴角,面对姚贾的恭维,并不十分自傲,她清楚自己之所以能够成事,很大原因还是因着他秦国公主的身份以及王上和姚贾对她的支持。
“瑛才是要谢过姚大人。”
两人悠闲恣意的进行一番你来我往的互相恭维。
末了,赢瑛才问道:
“熊祁如何了?”
听着赢瑛带着不屑直呼楚王名讳,姚贾眉毛一挑,“已被负当一剑斩于章华台。”
“楚王已死,楚国群龙无首,负当踏着熊祁的尸体坐上王位,必然会引来楚国群臣的不满,其中又犹以项家为甚。”
赢瑛接上了姚贾的未尽之语,“项家世代忠于楚王、楚国王室,项氏一族是熊祁的心腹,对于负当这等不忠不义之徒深恶痛绝,而负当为人刚愎自用,如今初初登基,王位不稳,必然会大势排除异己,我们只需静观其变即可。”
姚贾惊讶赢瑛竟然将楚国局势看得这般清楚,竟然将他的打算摸着八九不离十了。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不起眼的马车自飞速遁入楚国王都的街道,三两下就不见了踪影。
“目前秦国已有大批女官进入朝堂,王上更是声明今年的科举报名者不限出身,不论性别,想必春闱过后,朝堂又会多出不少女官,公主有雄才大略,是否想过进入朝堂,为国效力?”
“自然。”赢瑛脸上浮现一抹傲气的笑,她的野心与外头的灿烂的太阳相互争辉,耀眼极了。
“到时瑛还指望姚大人多多提携。”
“不敢当不敢当。”姚贾谦虚推脱,心中却极为欣赏赢瑛的做派,心下决定定要在嬴政面前多多夸赞赢瑛公主。
做官,自来都是能者为之。
楚国大乱,秦国境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不仅仅是咸阳,韩、魏、赵燕等地也为即将到来的秋闱欢欣鼓舞,此次春闱在比往年基础上又多招一千名额!
颍川等六国旧地在秦国这些年不断的输送官员,教化五国遗民,再加上报纸舆论的发达,遗民对于秦国的抵触在慢慢减少。
百姓们不喜欢战争,他们不在乎坐在王位上的是谁,只在乎能不能吃饱穿暖,只要国君能让他们活下去,他们就会拥护谁。
这是嬴政重来一次学会的道理。
秦国让他们不仅仅能活下去,还能活的很好,这就够了。
土豆、玉米、高产小麦、水稻,年年产量都在增加,更新换代的农具代替了农民们辛勤的劳动,百姓甚至能够做些小生意,或是去工厂上班,身上竟然渐渐有了余钱。
过日子,好与不好,一目了然。
而这些变化,都是他们加入秦国以后才发生的。
是以,这一次秋闱,报名参加的人数格外之众,尤其是旧地,参加人数是往年的几倍。
而每当这个时候,宋婠名下书肆“悄悄”上架的“三年科举,五年模拟”,还有科举“报考指南”等一系列丛书变得异常受欢迎,几乎人手一本,即使是外地人也知晓这些书的大名,千辛万苦托人不远万里都要买到这本书,据说,这些书的编题人就是负责科举的御史大夫和奉常大夫。
每年都有押中的题目,堪称科举届的神书!
幕后黑手宋婠捂着偷偷笑,哪一个考生能逃过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就算是在秦国也不能!
春闱结束之后,朝廷迎来了一批新鲜血脉,嬴政望着殿下一张张青葱、眼神满是敬慕的脸,心中快慰的同时,他想,起风了,该磨刀了。
于是,朝堂之上反对郡县制的那一拨人遭到了凶猛的弹劾,其中有些人立身不正,遭受的攻击尤为猛烈。
都是刚步入朝堂、没经历过社会毒打的小崽子们,火气旺,带着一颗赤诚的心,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他们就是嬴政手中最锋利的刀和刃。
渐渐的,朝堂上充斥着年轻的身影,那批反对郡县制的人不是告老还乡,就是被外调出京,有的甚至身陷囹圄。
这时,才惊觉,王上的手段无人能及。
之后郡县制的推行就不再像之前那般困难重重,阻碍重重了。
甚至,因为察觉到嬴政对年轻臣子的信任,之前仗着资历倚老卖老的官员也莫名其妙的卷起来了,生怕因为无用被王上弃之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