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嘿!我是孔明! > 第172章 曹丕不如曹操多矣

第172章 曹丕不如曹操多矣

曹仁的意见,曹丕是比较听从的,曹仁认为时间上来不及了。

首先,攻打武关、潼关,急切不可下,即使攻下至少也得八至十天,加上赶到武关的时间,这不算多。

攻下之后还有多少兵力?还要多少时间才能赶到陈仓?攻打善守的诸葛亮40万大军,且已经占据地利的诸葛亮,有多大胜算?

还有就是郭淮能不能坚守到哪个时间?临渭城可不是长安城,小太多了,陈仓城坚固但太小,容不下几万人。

雍城已经被围,其他的县城就不值得一提了。

曹仁保守,他的建议就是你现在才来问我,已经救无可救了,要是第一时间作出此决断还有可能,现在基本没戏。

而陈群则没表态,一句,天命出自圣裁。不过,在询问中,陈群还是将粮草问题提出来了。

他觉得郭淮粮草不继是个大问题,可曹丕只关注,能不能实施80万大军灭诸葛亮的可能性,没抓住粮草的关键点。

用现在年轻人的话,就是你get不到我的重点。

事后,钟繇、董昭、程昱、陈群等都认为,曹丕与曹操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而是差多了。

首先,曹操在,诸葛亮就不敢这样做。如果他敢这样做,曹操绝对第一时间,会率优势兵力亲征,他一定会围绞诸葛亮于关中。

曹操不仅会亲征,还会就让曹仁立即从武关攻进去,或者派虎豹骑第一时间就攻进去了。

更不会将虎豹骑一分为几,分开使用,以致最大的优势战力没取得优势。

曹丕智计不差,阴险狠毒,统治手段也非比寻常,但他不是在战争中成长的,他一直在许昌守后方,也经历过战阵。

但从没有经历过重大的战役级决断,每个人的长处不一样,曹丕的长处不在这,这点上明显比不了曹操,那是肯定的。

诸葛亮敢于这样做,并且为此谋划这么多年,从全局的角度去谋划偷袭长安,以80万兵力掩护5万军偷袭长安城这个目标。

就是看中这一点,首先熬死曹操,曹操不死,此计不出。

其次,就是看中曹丕用人以亲,按与他亲疏来使用大臣。任用夏侯楙安西将军、都督关中,驻守长安,就是最大的错误。

再次,看中曹丕善治理阴人,不长于战略规划。

看中曹丕不是在战争中成长出来的,故不长于战争决断,诸葛亮与贾诩推演之时,就断定曹丕不会第一时间,反攻关中。

结果,果真如此。

现在已经过去二十几天了,他还在召集兵力,还在守南阳宛县,一个南阳,即使许昌丢了,也没有关中重要。

这就是不长于战略的具体表现。没有战略思维,不能从战略角度去分析轻重缓急。

诸葛亮让法正、黄忠、鲁肃攻阳泉、钟离、彭城,甚至郯县时,就是要调出司马懿。

特别是花费重金,在最困难之时,还坚定不移的发展海军,虽然只有2万人,两路天降突袭,可取得的效果惊人。

成功调出吴质,还将河东的兵力调出,致使曹丕没有兵力第一时间强渡蒲津渡口,强渡黄河,攻打长安侧翼。

曹操打马超,马超攻占长安了,曹操第一时间佯攻潼关,令徐晃强渡蒲津渡口,然后让他顾此失彼,成功攻入关中,战于渭河。

事件大致相同,选择不一样,结果肯定不一样。曹丕不如曹操多矣,是不争的事实。

话说,朱铄率10万大军攻潼关,其中只有3万精锐。朱铄是曹丕亲近重臣,将御林军都给他了,算是特别的信任。

朱铄也是知恩图报,一到潼关关下,就立马攻城,首先,令屯田军攻打,可屯田军空有一身装备,未加训练。

连攻城梯都立不起来,就被射杀得抱头鼠窜,即使朱铄在后,有监斩队也控制不住,对死亡的害怕是人的本能。

陆逊在夏侯楙的帮助下,偷袭潼关得手,潼关内的物资全部归属陆逊了,后来在华阴又收获颇丰。

陆逊是一个谋略高决的帅才,他总是将困难想的多,准备就充分。他预计会有20万大军攻潼关。

所以他准备了应付20万军队攻城的应对之法。他手上有2.5万兵力,一直跟随于他,从上庸开始到现在。

他们之间已经非常熟悉,配合无间来形容不为过。他手下的孟忧、冷锋、花蔓、冬逢及旄牛王的族兵,又基本上是猎人出身,善射。

之前冷锋归属于孟忧手下,所以没有单独列出来,现在旄牛王身死,其部归冬逢统一率领,陆逊就将冷锋部单独列出来,独为一军。

后来,诸葛亮又令雷铜将守城的器械、器材送了过来,最多的就是箭矢,百万支,还有200架架弩。

陆逊全部将200架架弩安装在潼关东关墙上,现在架弩还没有使用,光弓箭手就将朱铄的屯田兵射杀的害怕恐惧不敢再战。

屯田兵没有经历战阵,本来就一农民,你让他穿上盔甲,他就是士兵啦,这怎么可能。

虽然,朱铄的用意,也是用他们来消耗潼关的箭矢的,也没想过他们就能攻下潼关,可射杀几千人后,就四散而逃。

他没想到过,即使后面有督战队,依然挡不住四散溃逃,死亡有时候未必能逼出战士,也会让更多的人更害怕死亡。

4万屯田兵的溃逃,是朱铄想不到的,一哄而散,督战队都懵了,有的直接就跑了,反正是送死,跑也是死,不跑肯定死,还不如直接跑。

有的还脱掉盔甲而逃,因为一上午就死了大几千屯田兵,他们好多都是同屯的人,或者是同一个地方的。

恐惧死亡,让他们选择了逃跑,他们本来也不是军人,更没有逃兵的概念,即使有,在必死面前,一切都不重要了。

先是在潼关前线的屯田兵开始逃,之后就是战阵后面的屯田兵跟着逃,有的逃回营寨还蛊惑同屯的人,如此一传十,十传百,营寨的屯田兵立马跟着逃。

朱铄开始让督战队斩杀逃跑的屯田兵,可人数太多,杀不过来,因为溃逃用杀根本镇不住了。

等到战阵后面的屯田兵也开始四散而逃时,大家都面面相觑,朱铄反应过来,即使令一旁边的骑兵去阻止,效果都极其有限。

他们杀了一部分,可屯田兵跑的更多了,他们杀到下不去手了,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反抗的意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