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暖屋酒(2)
再说余双喜父子,余双喜带着自家大孙子,正跟老族长,族长,以及族中几个长辈在一起说说笑笑,
余志文做为余家长孙,在这里也只是端茶倒水的存在,谁让他辈分最小,年纪最小了,
老族长坐在上坐,余双喜陪坐在右边,左边是族长,老族长看着余双喜,满脸笑容道,
【双喜呀!你小子不错嘛!不声不响的,就攒下这么大的家业,村儿里的头一份儿,给我们老余家长脸呀!】
【就是你怎么不买地?你家就六亩地,勉强够一家人吃用,如今你家人少还好,等志文和志宏两兄弟成亲了,家里人多了,还怎么够吃?难道要买粮食吃?】
族长也跟着附和道,
【喜叔,我爹说的有道理,我们农家人,土地才是根本,有了土地,才能种庄稼,才能打粮食,有了粮食才不会饿肚子,】
余双喜道,
【庆大哥,得海,我知道你们这是为我好,只是我家的情况你们也是知道的,我就不多说了,修房子也是因为志文和志宏两兄弟有好友来家里做客,家里没有地方给人家住,这才修了这个房子的,】
【至于买地,还是等秋收以后再说吧,现在这个时候,就算我想买地,也没有合适的呀!】
听余双喜这样说,老族长点头表示认同,现在这个时间点,的确不是买地的好时间,等秋收以后,春种之前,才是买地的好时候,
老族长道,
【你心里有数就好,看你修了这么大的青砖大瓦房,却没有买地,我就担心你一时想左了,把钱花错地方了,】
【你这房子修得好呀!住个三四代人不是问题,等志文和志宏两兄弟有出息了,你家的好日子就来了!】
余双喜道,
【借庆大哥吉言了,我也是想着房子修好点儿,多住几代人,什么银钱都省到了,】
老族长道,
【是这个理,房子修好了,不用时常修补,这样的确是省时省力,这省出来的时间,还可以去做点儿别的事情,家里没有那个条件还好说,要是有那个能力,当然是往好里修,你这房子修得好,】
老族长一句房子修得好,肯定了余双喜的决定,同样也是说房子修得漂亮,修得坚固,
村里的头一份儿,当然修得好了,
余双喜道,
【大家坐在这里也是无事,这房子简单的整理了一下,大家去看看吧,要是看到哪里有什么不合适的,大伙一定要告诉我,】
其实大家都很好奇余家的院子,虽然修房子的时候大家都来看过,但是大家都想看看修好以后的样子,听余双喜这样说,大家都起身,出了堂屋去看新房子了,
余双喜和老族长走在前面,直接去了后院,前院进来的时候就看过了,现在主要是去看后院,
此时的后院依旧是人头攒动,尤其是茅房前面的假山那里,大家都跟看稀奇一样的在那里说笑着,
看着那么多人在那里,老族长问道,
【双喜,那里怎么那么热闹,是有什么喜事呀!】
顺着老族长手指的地方看去,正是茅房前面的水池,余双喜回道,
【那里是茅房,前面的假山是用做遮挡的,那些花花草草是除味儿用的,】
老族长道,
【你家这茅房稀奇了,我还没见过这样的麻烦,我也去感受一下,】
说话间,几人朝着茅房去了,
水池挖在茅房的正中央,假山在水池中央,假山的最底下,是一个圆的水池,池底铺着大小不一的小石子,
水池不深,水约摸着有成人的膝盖那么高,里面养着几尾小鱼,
朝茅房的那一面,有小水车把水翻到假山山顶的小池子里,然后再从山上流下来,在另一面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瀑布,
瀑布顺着假山的沟壑流下,流进下面的池子里,形成了一循环的活水,
老族长道,
【这个稀罕,我还是第一次见这样的假山流水,你们是怎么想到的,】
族长道,
【就是呀!这假山是买的吗?看样子不像呀!】
余双喜笑着说道,
【哪里是买的,这是春兰丫头整的,我跟她爹去河边捡的石头,然后搭成这样的,不管是前院还是后院,这些花花草草,都是按照她的意思整的,】
老族长道,
【是个机灵的丫头,可惜是个女娃子,要是是个男娃子,肯定是个有出息的,】
族长道,
【爹,话不能这么说,女娃子一样的能有出息,就好比开国皇后娘娘,她可是巾帼不让须眉的,领兵打仗,不比男儿差,】
【还有如今长乐大长公主,她可是扶持着当今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当今登基之初,内忧外患,如果不是长乐大长公主,我们大越…………】
这话不能说下去了,未尽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毕竟涉及国事,莫谈国事…………
老族长道,
【男娃子有出息都不容易,更何况是女娃子,从古至今,有几个像开国皇后和大长公主这样的女子,我们就是泥腿子,还是别想那些有的没的,免得想错了路,】
老人家经历得多了,做事情总是想得更多,想得更远,瞻前顾后的,图个稳字,
余双喜道,
【是这个理,我也不求什么大富大贵的,只求一家子平平安安的就好,至于将来是个什么样子,这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那话怎么说来着,对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老族长道,
【对对对,就是这样的,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这些老家伙看着就是了,人老了,就安心享福,管那么多做什么,累得慌,】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说的就是老族长这样心态的人,
想要子孙后辈有出息,父母长辈要做的是好好引导,放手让孩子们去经历外面的风风雨雨,这样的孩子,才能成为真正的顶梁柱!才能撑起一个家!
但能做到的,能想明白的父母长辈又太少了,不管自家孩子多大年纪,总是觉得自家孩子还小,这就是所谓的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