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四合院:开局娶妻陈雪茹 > 第43章 他们无法忽视

第43章 他们无法忽视

16

徐二叔豪爽地说:“好,村民们都跟我来!”说完,领着一行人朝崔家庄出发。

直到人群离开很远,李建国才舒了口气。

如果他们真的卷入械斗,那后果真是无法挽回。

许大茂不解地问:“师父,那侉子没冒烟,要不要检查一下再走?”

李建国摇头道:“暂时不用担心,稍作等待会好些。”事实上,他是悄悄关闭了风门以备严寒天气使用。

正常条件下这么做反而不易启动,除了李建国,其他人可能无从知晓。

听完李建国的解释,许大茂没再说什么。

两人一同走到阴凉处。

待一段时间,他们会一起绕着晒干的麦堆,用手把麦粒搅动,确保没有任何问题。

约过了半小时,徐家疃的人归来,其中几个人身上带了些伤口,还有些人被人搀扶着。

徐建军的手臂无力地垂着,额头汗如雨下。

李建国见状走近:“二叔,建军是肩关节脱臼了吧?”

靠近了看,李建国确认了徐建军确实是肩关节脱臼。

他已是个十一级医师,对这类明显伤痕自然一目了然。

徐建军露出苦笑:“是啊,不小心弄的。

你是什么时候到的,二叔?”

面对战事获胜的消息,二叔显得意气昂扬。

而李建国则回答道:“大概是崔家庄拦截你们后我就到了。

建军你往我这边来一步,让我看看你的胳膊。”

闻言,徐建军上前半步。

旁边的叔叔问道:“李师傅,你会接肩膀吗?”

“懂一点基础。”李建国专注于徐建军的肩部,双手在周围轻轻试探后,轻轻提拉推回。

啪地一声,脱臼的肩膀瞬间复位。

旁边的人纷纷惊叹:“李师傅好手艺啊,你简直是无所不能嘛!”

检查其他几个伤员后,李建国宣布他们只是皮肤外伤,无需再去医院。

“都是些小擦伤,简单处理一下就好。”

徐二叔为庆祝胜利以及答谢李建国,决定在大队门前设一大炉炖菜。

席间酒三巡后,李建国好奇问道:“二叔,你们那枪可是真的啊?”他指的是枪械的真实身份。

徐二叔笑声洪亮:“当然是真的了,但通常只有在必要时才会打开保险。”

虽然与崔家庄有嫌隙,但还不至于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 如果真的发展成那样,今后再起冲突恐怕就得拼到底了。”

两村的争端仅源于一池水源,东北沟几十年如一日没被人彻底开发,哪怕因争夺水源起冲突,也不至于闹到生死相搏的程度。

李建国好奇问道:“你们这里每个村都有枪吗?”

二叔点点头:“差不了多少,我们村里大约十几支左右,那都是多年前战争后留下的战利品。”

“农忙时并不常用,闲暇时我们会去山中 ,以此补贴家用。

“他说,村庄能否改善伙食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 行为。

“至于吃肉,得看它的情况了。

“他又补上一句。

许大茂接着插话:“说到这儿,我这一个月见过的 就那次而已,平常就是用弹弓对付麻雀充饥。”

“那你打得好吗?”李建国追问。

许大茂憨厚地挠了挠头。

“我自己不会用那个东西,准星都不认得几个。

但是爬树掏鸟窝我还是有些窍门的。”

想起许大茂的农耕技能还停留在入门阶段,连升一级都困难,可能年内都无法学成。

于是李建国建议:“大茂,或许你可以试试练练弹弓捕捉麻雀。

等你学会这项技能回城市,还能偶尔享受一下野味。

多一项本事总是好事。”

听了这话,许大茂赞同地点了点头:“你说得对,等我学会了能防身也行。

回头我就去找建国叔学吧。”

徐建军顺手从裤子口袋掏出一支弹弓,”大茂,你拿着吧。

这种东西哪里还需要特意学习?多练习一阵你就知道怎么玩了,准度全靠你的直觉去感知。”

“谢谢建军叔。”许大茂接过弹弓,爱不释手地玩弄。

午餐过后返回途中,李建国脑中响起了系统的声音:

叮! 许大茂已连续使用弹弓射击一百次,习得了射击技能。

叮!徒弟许大茂弹弓命中目标,为您带来了100点射击经验值。

叮!恭喜您开启新职业神射手,目前等级为LV13。

对此,李建国欣慰地笑了,他看出这种技能升级还挺快的。

大茂应该用不了多久就能通过副职业达到出师的标准了。

然而,等到他真正出师那一天,还是要不忘叮嘱他:农务才是主旋律。

回到家中,李建国立刻反锁门,开始沐浴,炎热潮湿让他满头是汗。

刚准备好水还未褪衣物,就听到门外传来敲门声。

“谁?”他问。

“是建国啊,我是大清,你在家做什么呢?”门外的声音响起。

开门迎进,李建国说:“我去办点事出了趟门,回来就出汗了,正要洗洗,大清,你找我有什么事?”

何大清带着笑声回答:“还真是有事儿要谈,建国啊,你先别忙着洗澡,我找你要商量个要紧事情。”

说着何大清就欲进入屋内,却不料此时又一声 对话里。

贾章氏刚刚去哪儿也不知道,此刻气喘吁吁地从小院匆匆而来,看到李建国在家便连忙快跑过来。

“老李你跑到哪儿去了?我在四处找你。”贾章氏面带焦急。

看着嫂子急切的模样,李建国问道:“大哥娘你别急,有什么事情慢慢说。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说完她用衣袖抹掉脸上滚落的汗珠,气息仍显得紊乱。

“还不是因为老太太那个事。

这几天我一直暗中观察她,终于今儿个有了机会。

起初,我以为她只是去上厕所,但十多分钟都没回来,我意识到可能有事情,便急忙追出门,结果在公交车站点果然见到了她。”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何大清听得饶有兴致,几乎忘记了自己的任务。

贾章氏毫不避讳地继续说:“她上车之后,考虑到得跟踪,我没胆子和她一起坐,便叫了一辆黄包车在后头紧随,可车速慢,实在跟不上。

结果只追了两站就失去了踪迹。”

“我琢磨那老东西在这大热天跑出去,肯定是搞小动作,于是沿着公交线路搜了个遍。”

“直到我走到鼓楼边的烟袋街,真的发现了她的行踪。”贾章氏详细描绘,这也难怪她会这么累。

南锣鼓巷离鼓楼足足十几里的距离,若追踪,贾章氏已跑出七八里。

这位平日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寡妇来说,这段路绝非易事。

“烟袋街?老太太怎么会出现在那里?”何大清颇感惊讶。

李建国分析道:“大概是要与人秘密会面。

烟袋街是旗人的聚居区,我认为老太太也是旗人的成分,否则,她不会对自己的身份如此保密。”

何大清眼睛一亮:“确实如此。

烟袋街的名字源于住在这里的大都是旗人,而且他们中的多数都有抽 的传统。

现今许多拉洋车的人也可能出自旗人家庭,赚的钱还不够抽上瘾。

所以老太太去那里必有原因,估计也是旗人。”

贾章氏用力一拍巴掌,”没错,那时看着老太太和人交谈的场景确实很不对劲。

现在想来,两人见面后行了个大半天礼仪,旗人最注重这种形式,那两人绝对是旗族人。”

说着她望向李建国,情绪激昂:“建国哥,既然老太太的真实身份是旗人,那么她在咱们这里就住不下去了,之前街道让住进来是有个借口。

如今 揭示,我们有充分理由让她离开。”

李建国赞同地点点头:“确实,如果有老太太是旗人的铁证,我们要求她搬离就是合理的。

然而关键在于,她现在是不是真的还留在烟袋街。”

“大嫂,你知道老太太目前在哪儿吗?”李建国问贾章氏。

“回家了。

早上出门,吃过午饭就回来了。

本来想告诉你,可是怎么都找不到你。”贾章氏说。

李建国感慨:“我若今日不来找大茂,此刻老太太已回,要抓她就没那么容易了。

老人家年迈,恐怕没人敢对她动粗取证。

幸好她这次没被抓住。”

事情既已发生,懊悔于事无补。

李建国交代,以后如果老太太外出,贾章氏第一时间通知他。

他自会在摩托车后带上呆柱,去烟袋街守株待兔。

老太太这次侥幸遇上他下乡,否则今朝必定被请出。

尽管心里不忿,但事实摆在眼前,贾章氏只好默认这个决定。

待贾章氏离去,何大清终于坐下休息,心中思绪万千。

“郑主任,有件事我一直琢磨,就是我家里总共只有两间房,我和慧真住了,柱子只好跟雨水挤在一边。”

“现在的雨水和柱子,也到了谈情说爱的时候了,两个年轻人挤在同一个房间里,总不是长久之计。”

何大清早就觉察出了问题所在。

“傻柱老提着要在雨水房间里打地铺,说这样睡得不自在。”

即使傻柱进了单位后在宿舍有住宿之处,每逢周末他还得回家,这个问题若不解决,将来找对象如何是好?不可能让对象也和他住宿舍吧。

在这之前,何大清已数次独自求助于社区,然而街道的回复总是”房屋短缺”。

他费尽口舌仍没能如愿,最终不得已才找到李建国求助。

对何大清来说,无论是否有方法或者人脉,能为他争取来房子的人,在何大清心里除了李建国无人能代。

“大清啊,你这么一说,我倒真的忽视了柱子的住处问题。”李建国陷入深思,”不仅仅是何家,院子里还有贾家和其他几户也是住房不足。”

首先是贾家。

婚后加上贾东旭,他们家人口增加,仅一间的住所有时不够两口子独处。

日常事务,夫妻俩需要找借口离开家一段时间。

再添一个孩子的家庭会更加紧张。

后院刘海中家有三儿,头小子刘光齐高中毕业后就会考虑成亲,新婚必得分出去单住。

可街区内并没有空闲的房子,要是不能搬家,又怎能让年轻人跟父母合住?至于阎埠贵家,人口众多虽然还未出世的孩子预计将成为问题。

原本的老四合院已经困难,现在作为李建国的院子,他得考虑如何提升生活质量、增进幸福感,以免因琐碎小事导致邻居间的摩擦加剧。

毕竟这个大家庭本没有恶人坏事,闹腾只是因为衣食住行的小小困扰所引发。

听了这些,何大清笑道:“我知道你李主任总是能找到解决办法的,我就静候佳音好了。”满意地离去,心中畅快不已。

收拾好心情,李建国锁上门,简单洗净自己,更换上整洁的衣物,然后出门,因为他今日周休,而街道的人也会在休息日停班。

顺着熟悉的路,李建国直奔街道郑主任的寓所。

一看到是他来访,郑主任有些惊讶,却又颇感欣慰。

“建国,你难得来见我,是不是遇到难题?”

身材圆润、一头银丝满头的郑主任看似慈和,其实他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将,作风严谨果断,一开口便会切入主题,这让喜欢直接明快的李建国颇受欢迎。

李建国毫无虚言,坦然提出了自己的需求。

“主任郑,我这次来是关于我们院房屋住宿短缺的问题。”

郑主任立刻紧锁眉头:“哦,原来是这事儿。

建国你不要误解,不是我不想帮你。

实在是我们街道的住房资源有限,现在已经是非常紧张的局面,每个单位的房子也都相对紧缺,别说你那边了。”

李建国很清楚这情况,他本身就住在这个街区,并非对此一无所知。

就算平日不大注意,偶尔也会听到邻居们的不满之词。

来寻求解决办法,李建国并不是诉苦的,既然缺乏住房,光是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

他换个方向说:“主任,你觉得这个方案如何?”

“小酒馆后面有一块空地,能否将其划拨给我们用呢。

我们可以以建造员工宿舍的名义在那里盖两层楼,既能避免街道添增负担,又能满足我们这边的住屋需求。”

郑主任闻言眼神骤然一亮,发现李建国提的建议相当可行。

当前街道没钱扩建新的房屋,如果能由院内自行筹钱,并且以公共宿舍的形式建设,街道仅需提供土地支持,这样就显得更加现实。

“建国,我觉得你的主意不错。

我们可以试试看。

若是可行,就可以向其他院落推广应用;即使不行,至少能解决了你们这一区的燃眉之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