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年轻人的希望
第178章 年轻人的希望
“人们都在庆祝红魔夺得队史第一座欧洲优胜者冠军奖杯,而弗格森在冠军之外更加兴奋的,是红魔年轻人在赛季里带来的全新希望。”
——题记
踢完欧洲优胜者杯的决赛,曼联回到英格兰还要踢一场联赛,最终才结束这个赛季。
红魔在1990-91赛季里踢了旁人难以想象的巨量比赛,从1990年8月18日社区盾开打,然后8月25日联赛开赛,再到1991年5月20日联赛结束,红魔一共踢了60场比赛。整整60场,这超过了英格兰足坛所有的球队。而这些比赛密集地挤在9个月里,让红魔几乎每隔3天就要完成一场。
即使是欧足联和英足总的官员最终也承认,如此紧密的赛程安排完全是反人性的,是对球员健康的伤害。但这些官员一方面惺惺作态,一方面却又开始考虑如何增加比赛,以增加更多的收入。只有红魔球员和主帅才对此深恶痛绝,漫长的赛季里球员们早早就到达了体能输出的极限,赛季最后阶段很多红魔球员甚至已经处于体能枯竭状态,疲劳作战加上带伤作战,最终是用无比的意志才最终熬下来的。
红魔本来人手不足,赛程又是整个英格兰最频密的,弗格森在这个赛季开启了极限模式。得益于球队的精心准备,也得益于主帅的用兵如神,红魔在赛季中段一度打出了16轮不败的神奇战绩,短暂地看到过争夺联赛冠军的希望。尽管随后的挫折和突然出现的意外伤病令红魔的框架很难保持稳定,四线作战的考验又更为艰难,球队很快还是在争夺联赛冠军的长跑中被抛离,再也没有冲击的希望。这个时候,弗格森也好,红魔也好,转向争夺杯赛冠军是最合理的选择。
假如红魔打出16轮不败之后,继续刷下着这个记录,红魔是不是真的可以创造奇迹去冲击联赛冠军?
弗格森在赛季结束后被追问这个问题,他是这么回答的:“我们当然希望能够刷新那个记录,没有谁比我的内心更加迫切。但我们也知道足球场上一切都有可能,没有谁能够一直把握住命运。我们当然希望能够继续在联赛中赢下去,如果我们真的刷到了17场、18场不败,并且接连击败争夺冠军的强劲对手,那样的话我们的士气和状态可能就完全不一样。”
弗格森说:“如果能够继续不败,一直刷到20场的话我们就会成为联赛积分的领头羊,整个形势就会变得倾向于我们。到那个时候我们冲击冠军就不叫创造奇迹了,我们本身就是奇迹。”
弗格森的助手基德则说,“英格兰联赛的强度和赛程的密集程度,意味着必然的伤病和难以控制的状态,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最大的挑战。我们不是有联赛争冠经验的球队,前面比赛又输了一些很偶然的比赛,因此即使我们刷新不败纪录,但我们要争夺联赛冠军非常困难。”
弗格森当然知道阿特金森在红魔也曾经创造过不败纪录,而且他们当年还凭借一波连胜而领跑积分榜,但最终还是被强敌赶超,各种原因其实并不好分析,影响形势和积分走向的因素也很难把握,当年的情况他认为完全不应该直接套用到现在来。弗格森非常明白他的目标是将红魔复兴,登上联赛最高峰就是最大目标之一。他率领这支球队已经通过艰苦的赛程考验,但他们的稳定性最终还是不足的。
事实发展正是如此,16场不败戛然而止之后,打到1991年4月份,红魔在联赛积分榜上已经被阿森纳等对手抛开很大的差距,可以说联赛争冠已经完全无望。
最终红魔获得联赛第六名,欧洲优胜者杯赢得冠军,国内两个杯赛都没有夺冠。红魔38场联赛赢16场平12场输10场,总积分本来是60分但因为斗殴而被扣掉1分变成了59分。赛季第六名,上个赛季第13名,这自然是很大的进步。红魔赛季里输球场数大幅度减少,从上赛季输16场减少到10场,红魔本赛季失球45个,与上赛季47个大体相当。红魔本赛季的进攻有了较大的提升,共打进58个进球,比上赛季的进球数多出了12个。
阿森纳一直以防守稳固着称,他们的防线相当出色,整个赛季只丢了18个球——这已经可以用恐怖来形容。更为惊人的数据是格拉汉姆的球队在联赛里只输了一场,踢平13场,两个数据都是红魔望尘莫及的。
在英格兰足坛,人人都知道格拉汉姆风格极为强硬。这位也是来自于苏格兰的主帅非常擅长防守,他打造的兵工厂防线冠绝整个联盟,这也是他们称霸联赛的最大仰仗。
当红魔球迷还在为欧洲优胜者杯冠军而感到自豪,并且一直都在兴奋地庆祝时,弗格森在红魔青训之中看到了新的希望,也有了新的决定。
在联赛的最后阶段,弗格森就先后派上不少年轻的球员上阵比赛。这个举动让很多红魔球迷非常不满,以为球队态度不端正,联赛早早投降,不符合球队的战斗精神。实际上他们都没有理解弗格森,也不知道弗格森真正用心良苦的地方在哪里。
弗格森喜欢用青训球员,但从1986年底开始到现在,红魔阵营中并没有太多的天才。从李马丁到麦奥拉纳,从罗宾斯到李夏普,弗格森并没有真正培养那种让人觉得眼前一亮的新星。
对于弗格森来说,这几年在红魔上场比赛的年轻人,其实也已经让他非常高兴了。他在1986年底重建青训系统,这些之前一直在青训营中培训的球员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资源投入,成为了他执教球队的一个关键的补充和建队的基础。而从1986年年底开始,他和哈里森扩大了招募,进来的小家伙们越来越多,自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新星出来。
弗格森一边大手笔在转会市场豪购,一边在精心打造青训计划。这对于弗格森来说是最好的建队策略,等待克里夫基地里的小苗子成才,也是他最为坚定的信念之一。
到了这个赛季,红魔的球迷开始惊喜地发现,弗格森球队里真的涌现了新一代的明日之星,他们也接上了上一代天才们的班。
弗格森的重视之下,红魔青年队开始在英格兰青年足总杯寻求突破,也在征战青年队联赛中寻求进步。红魔锐气十足的小将们积极热情,大杀四方,先后以大比分击败了卢顿、诺维奇、德比等弱小球队。红魔青年队在各种比赛中都异军突起 他们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活力,发挥出色,进球不断,击败敌人就如同砍瓜切菜,让球迷们大大过了一把瘾。
正是从这个赛季开始,弗格森打开青年队向一线队输送球员之门,积极地提拔和使用青训球员。某种程度上说,从1986年到1990年,弗格森坚持了近5年的青训系统终于结出硕果。
李-夏普一马当先,登场就高光。他是第一个打上弗格森标签的少年天才。他在红魔本赛季踢了很多比赛,一直在进步,而且越来越出色,成为了整个英伦足坛的焦点人物。李-夏普技术高超,胆子很大,速度飞快,抢点灵活,射门积极,在左路的威胁非常巨大。李-夏普踢红魔左路时总是让对手后卫防不胜防,总是拦不住他那么灵活多变的身影。夏普不仅极富冲击力,而且踢球也很干净洒脱,如同一匹刚刚成年的小马驹,在左路大放光芒。这个赛季李-夏普在联赛杯对阵阿森纳的表现成为了他的代表作。他单骑闯关成功之外,还连续出击最后连下三城,为红魔痛击兵工厂立下赫赫之功。
李-夏普凭借着出色的发挥,获得了联赛最佳新秀奖。他迅速成为了红魔球迷的宠儿,梦剧场最闪亮的新星。
李夏普之后,红魔又冒出了一个吉格斯。更鬼魅,更快速,更灵活,更天才的小家伙。
吉格斯1986年就加入红魔青训,是真正被弗格森招收进来的小家伙,真正经过红魔系统培养成长的苗子,个中包含了弗格森难以计量的心血。在这个赛季里吉格斯得到了亮相机会,在联赛比赛里的替补上场。后来还得到了首发位置,打进了在红魔效力的第一粒进球。
吉格斯的天赋太出色了,才华太惊人了。他拥有秒杀同龄人的球技和惊人的速度,早早在红魔青年队中脱颖而出,被弗格森大胆地放在了联赛中锻炼。吉格斯直接就一飞冲天,出道就巅峰。
吉格斯在1991年3月2日为红魔第一次出战,那是在与埃弗顿的英甲联赛下半场。此时的吉格斯只有17岁,身体完全没有发育成熟,看上去非常单薄。
现场评论员对他已经不陌生,早早就在场边大叫,“这个是足球运动中真正的天才,是那种一眼看到你就会惊艳,相信他绝对能够创造辉煌的天才!我们今天见证了历史!”
“吉格斯只有17岁?是的他就是那么小!”伴随着现场评论员的惊呼,球迷们也都陷入了激动的情绪。他们可不会吝啬自己的掌声鼓励,吉格斯年少成名早就传遍了足坛,现在才终于可以看到他的真面目,看到他的表演。
红魔球迷在期待,对手的后卫则吃惊不已,然后迅速绝望。吉格斯的超凡表现完全令人震惊,他完全不像一个新丁,快速又灵活,聪明又积极,在左路充满了威胁!当时的埃弗顿球员就说,“幸好吉格斯只有一点点时间比赛了,要不然他绝对会突破、破门!”
到了1991年5月,吉格斯得到了他在红魔的第一次首发机会。这一次吉格斯的表现更加出色。他在左路近乎魔法师和短跑猛将,会用速度让后卫吃尘,又会用灵活的技术让对手无从防守,甚至想用犯规动作阻止他都很困难。吉格斯盘扭过人,吉格斯快速变向,吉格斯冲刺下底,吉格斯传球助攻,吉格斯进球!
全场的球迷完全被带动起来了,他们疯狂地为小家伙打气加油,疯狂地鼓掌助威。吉格斯在左路的表现接近完美,他在攻击端自由地闪现,自由地游动,快速前插让人感觉神出鬼没,带球突破杀入禁区又令人难以阻挡。他的射门角度刁钻,用脚控制的力度、角度和弧线都令人眼前一亮。
现场评论员大喊,“这个小伙子不仅仅能够过人,还快得像风一样!他的射门凶猛又直接,真是帅呆了!”
媒体赞不绝口:吉格斯超乎人们想象的灵巧,超乎对手想象的快速,超乎期待的锐利!
吉格斯在这个赛季的冒起,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比红魔夺得杯赛冠军还要震撼人心。吉格斯的天赋是如此令人惊讶,就像突然冒起的一束光,照亮了红魔的左路。他的出现令所有人都知道,不仅仅红魔以后将拥有大杀器,整个英格兰足坛都会感受到他的锐利。
吉格斯少年老成,很早就有了赢者心态。他才刚刚在英甲登场亮相,马上就表现出了极佳的信心和勇气,无论对手使用什么样的花招或者甚至使用一些不入流的手段,吉格斯都能够用极强的技术来赢得对抗,来取得突破,打开缺口,创造出门前的杀机。即使是最简单的冲刺,吉格斯在这个年龄就展现出了不一样的东西,他会在高速冲刺时抬头观察球场形势,观察和分析自己的队友将在哪里接应,将会在哪里等待机会。
这可是真正的天才,弗格森最为骄傲的发现,红魔青训中的最大收获。
从李-夏普到吉格斯,弗格森无比欣喜,他甚至有点雀跃不已。这些年轻人给了他更多的信心,更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