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华丰的陨落
见到方明一下子怔在原地,女导购员一下子露出一个温柔的笑容来,侧过身面向身后的货架,给方明介绍了起来。
“我们这里的方便面种类,一定是全丹河市最齐全的。
比如最出名的,也是卖的最好的三鲜伊面!”
说着,她从货架上取下了一包有着明黄色包装的方形方便面,方明只是稍微扫过一眼,就在上面看到了“华丰”两个大字。
华丰是中国国产方便面一个重要的现象级产品,在八九十年代期间的产品知名度一直长时间稳居在业内第一的位置。
在方便面在国内还没有大规模推广开来的时候,华丰就已经开始在华中,华东,华北,东北等地建立分厂,开始布局。
并且凭借其良好的口碑,迅速的抢占了市场。
而珠海的华丰方便面厂,在这个时候,也是业内相当豪横的存在。
在现在这个普通公务员工资不过一百多块的年代里,珠海的华丰厂每个月光是车间最底层工人的工资就高达两千块,越往上……就越高。
而华丰厂投资建成的的员工宿舍,平均单价更是达到了十二万元一套。
这其中,员工只需要出资两万元,剩下的部分,将由华丰厂全部承担……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一笔钱在现在还没有被完全开发的浦东,足够买下三五套房子了。
而同一时间,首都有一些四合院,价格也不过才两三万元左右。
仅仅由此就足以看出,这个时候的方便面一哥华丰的效益究竟好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只不过,方明记得很清楚,华丰后来的幕后操盘人熊毅武被逼出走后,华丰的高层就开始了一系列的作死之路。
先是引进印尼的外资,导致国内资产彻底被外资控股。
最后又被熊毅武创立的新品牌熊毅武方便面逼到了墙角,又像所有低端商家一样,用味精彻底取代了鸡精等调味料。
终于,华丰亲手终结了自己的传奇,几十年后的华丰方便面只能龟缩在粤省一地,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风光……
至于一手缔造了华丰这个传奇的熊毅武,也颇为让人唏嘘。
他用自己名字新创立的熊毅武方便面,本来是在国内最有可能和康师傅统一等外资竞争的新贵。
但离奇的是,在几年之后,熊毅武偏偏在和康师傅如火如荼的战争之中车祸身亡。
熊毅武一死,基本上全都依赖于他本人人脉与个人影响力的熊毅武方便面顿时一落千丈,在那之后,又陆续传出了熊毅武方便面是火葬场尸油炼制,使用的都是烧烤过的人肉干等等都市传说……
在几十年后那个规则已经成型的年代里,这样骇人听闻并且匪夷所思的事情,几乎不会有人相信是真的。
但在九十年代这个魔幻的岁月里,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包括熊毅武的死……
他是真的因为意外车祸身亡,还是因为泥头车被碾成了肉饼,这都有待商榷。
导购员没有注意到方明眼神中的波动,她依旧又从货架上拿下了两包同样是明黄色,设计感几乎和华丰的三鲜伊面差不多的方便面来。
“除了华丰之外,我们这儿卖的最好的就是华龙,还有三太子……
这三个都是五毛钱一包。”
方明从自己的思绪中跳脱出来,这才又重新打量起那两个几乎长得和华丰一模一样,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孪生兄弟的产品。
这时候的方便面市场,争斗最为激烈的地区,无疑是中原地区。
也就是以面食为主食,靠着种小麦起家的山河四省……
因为现在的物流极不发达,这一个人口超过了三亿,又距离原材料产地最近的超级市场,就变成了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在这几个省中,最高潮的时候,几乎每一个市,甚至每一个县就有一家单独的方便面加工厂。
他们生产的过程也十分的简单粗暴,就是拿着市场上最出名的产品,直接粘贴复制,大抄一通,然后变成自己的东西,就地生产。
至于专利的问题,不好意思,别说是这个年代,就是十几年之后的奥运会那会儿,国内的商家们都对专利没有什么概念。
人家华丰卖得好,那咱就微调一下,和人家长得像点。
反正这个年代的消费者没什么文化,看这样子差不多,说不定直接就把咱的也一起买走了!
至于华丰会不会告咱,这些本来就只有一个市,甚至一个县作为市场的小工厂还在乎这些?
他们可是当地的纳税大户,而且不知道带动了多少的劳动力就业,放在当地领导的眼中,这就是妥妥的优秀企业家。
这样的好企业家不给人家戴大红花就不错了,怎么能够允许那些居心叵测的人对我们的本地企业进行破坏?
就这样,在养蛊一般的残酷竞争之下,这一片中原大地出现了三个品牌引领风骚,分别是一龙,二象,三太子!
这龙,自然就是华龙,象,也就是现在还没有出现的白象,三太子……呃,就是三太子!
说起华龙,有些人对于这个品牌可能会感到很陌生,但是,其实他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还有另外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
2004年,方便面的角逐基本进入了最后的关头,为了能够不被扫地出局,华龙和日苯最大的食品企业的日清按照2:1的出资,成立了华龙日清。
也就在这一年,华龙日清推出了一个全新的品牌——今麦郎!
今麦郎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有些日系,当然了,他的一个亲生兄弟听起来更加日系,那就是六丁目。
前世的时候,方明在吃方便面的时候,就会经常性的忍不住疑惑,六丁目怎么会起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
直到后来了解了华龙日清的发展过程之后,他才终于恍然大悟,人家压根就有三分之一的日苯血统。
当然了,后来的今麦郎在国内发展的顺风顺水,并逐渐进入了饮料和零食市场,可日苯的日清公司却因为资金问题只能在全球各大地区收缩战线。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2015年,国有资本接手了日清公司手中的股份,使今麦郎完成了彻底的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