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遭雷劈的?
架空穿越文,出现的时间、人物、事件皆是胡说,但应当有脑,故事慢热,请慢慢看。
“且说这林将军率领千余铁骑星夜奔袭,直插北境突厥腹地,于汗庭五十里外擒获都毕老儿之子阿史那步利设。
但身处虎狼之穴要逃出生天那是谈何容易,何况又有草原第一勇士之称的呼鲁努尔穷追不舍,要说这突厥人的马儿确实比咱们中原的耐力好。林将军心中自是了然。如若这般下去,迟早得折在这草原之上。”
“那后来呢?”
“是啊,后来呢?”
众人皆是对这林将军千里奔袭,生擒突厥可汗之子之事吊足了胃口。
建康三年,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凛冽的北风裹挟着漫天霜雪,铺满整个长安。此时大楚与北境突厥交战的捷报将将送至长安,便已在茶肆酒楼间传开。
一身儒杉的说书先生拿起茶壶,细呷一口,举起醒木一拍桌子,继续评道:“欸欸,诸位且听我慢慢道来。
说这呼鲁努尔率军追杀,林将军一手回头望月,弯弓搭箭,‘歘’,这一箭直逼其面门。呼鲁努尔手持弯刀便击开了那箭锋,可还未喘匀一口气,第一箭的箭羽处又冒出一个黝黑的箭头,来势迅猛,快如闪电,眨眼又到了眼前,气势比第一箭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这呼鲁努尔也不愧是草原第一勇士,面对这双星赶月之箭术依旧不失冷静,身子就只微微这么一偏,堪堪躲过了这致命一箭,可也令脸上见了血。
‘将军小心呐!’
呼鲁努尔才听闻手下的兵士提醒,连忙定睛一看,这第三箭已是‘噗嗤’一声,射进胯下战马的头颅。呼鲁努尔纵身一跃连着翻滚几圈才堪堪立稳。这第三箭已入化境,速度之快,来势之猛,非人力能阻挡。
呼鲁努尔只能无奈地高声喊道,‘都别追了,且让他们去罢。’
林将军凭这‘三花聚顶’的神技,吓得这突厥人不敢再追。”
“好!”
酒楼里这冲天的叫好声似是要将屋顶都掀了去。
“这林将军真是天降神人呐!”
“林将军何日才能回京,让我等瞻仰其风采。”
“听说李老将军已亲自押着突厥王子回京了,按脚程,应还有二十日。”
长安城里这林将军的传闻随处可见,威名一时无两。
转瞬,二十日已至。
大楚皇帝下令,李老将军一行与阿史那步利设由明德门进,百官相迎,与民同庆;楚帝于朱雀门迎李老将军,鸿胪寺卿迎阿史那步利设于汉光门入客馆。
让人费解的是,明明这突厥王子是俘虏,却又为何以外宾相待。
不过这二十日里,林将军的民间传闻早已成鼎沸之势,众人又怎会去在意这细枝末节。
未时将至,长安城外缓缓浮现涌动的旌旗。
“李将军回京啦!”
城楼上的了望兵兴奋地怒嚎。
这一声,让城下百姓都不禁翘首往城外望去,一时间人群涌动,摩肩接踵。
“恭迎李老将军,大胜回京。”长安城中百姓纷纷拜迎。
为首的是年近花甲的李老将军,身着青黑战甲,骑着白蹄乌,缓缓进城。虽是耳顺之年,但十丈开外都能感受到凛凛杀气,目露精光,令人不敢直视。
李老将军左后方有一青年,弱冠年华,英姿飒爽,亦是一身青黑色的窄袖长袍。而其后有一异族着装男子,辫发披肩,毛绒长袍,脚穿皮靴。
“想必这李老将军身后那位小郎君便是林将军吧。”
“可真真是少年英雄啊!”
这朱雀大道宽五十丈,道路两旁满是城中百姓,两边的酒楼上也都人头攒动,皆想一睹这林将军的风采。
“小姐,二公子好像没有随老爷回京。”
一豆蔻年华的女子在窗口望了望,随后又轻挑珠帘回禀道,“跟着老爷后面那小郎君倒是模样俊俏,不想这般年纪竟能生擒突厥王子。”
“父亲大人回京,二哥必是要留在北境军中的。”
一阵清冷的声音传来,这珠帘后有一碧玉女子,身着高腰襦裙,眉如新月,唇似樱桃,肌肤白皙如玉,在书案上正书写着三个字,‘林尽染’,又接着轻声说道,“这林将军最近的传闻可不少,家书中父亲大人对其也是极尽赞美之词。”
“老爷一向严苛,即使是世子也鲜有赞许···”
“采苓!”
那叫采苓的丫鬟倏然大惊失色,赶忙俯身跪下,“小姐勿怪!是采苓说错了话,请小姐责罚。”
“罢了!起来吧。”
那小姐眼底一闪而过的悲伤、惋惜,又缓缓挪步至窗边,望着父亲大人的身影,又不禁将目光挪至那林将军的背影上,喃喃自语道:“祸之将至呐!”
李老将军一行已行至朱雀门,老将军翻身下马,俯身高呼:“老臣李代远拜见陛下~”
“唰唰唰”,李老将军身后的将士纷纷跪拜。
却未见李老将军身后的林尽染下跪,只他微微躬身作揖。
可楚帝似是也并未责怪其不敬之罪,只见皇帝快步上前搀扶,温声笑道,“皇叔无需多礼!众位将士免礼。”
“老臣惶恐!万万不敢当。”
李老将军稍稍后退一步,将士们见李老将军未起,也不敢起身。
楚帝自是看在眼中,正色道:“先皇在世时,视皇叔为手足兄弟,也全佑皇叔保驾;先皇驾崩后,突厥趁机多次进犯北境,全赖皇叔保我北境子民。称一声皇叔,又有何担不起?”
“此乃老臣的本分!陛下抬举老臣了。”
楚帝见李代远依旧婉拒,也不多与之分说。又将目光挪到李代远身后的阿史那步利设,吩咐道,“这便是突厥王子吧?远来是客,庞懿德,带王子先去客馆歇息,勿要怠慢!”
“微臣遵旨!”
只见文官中走出一大胡子老头,应该就是鸿胪寺卿,身材还能见到往昔的魁梧,不像个文官,倒像是个武将,身后跟着几个太监,便领着突厥王子去了汉光门。
“皇叔,朕···”楚帝刚开口,便见李代远拜得更深,知李代远依旧不愿受这皇叔称号,便又改口道:“那···李卿,先陪朕回宫说说北境战况,朕对生擒阿史那王子也是颇感兴趣~”
从头到尾,楚帝的眼神也未在林尽染身上有片刻停留。
待楚帝与李代远进了宫,只见一老太监垂首快步走到林尽染身边,低声撂了句,“林公子,且随我来!”,便又从林尽染身边匆匆走过。
一路无话,不多时老太监便将林尽染领至大将军府前,恭声说道,“林公子,陛下口谕,明日设宴麟德殿,再论功行赏,今日林公子且暂住大将军府。”
说罢就要作揖拜别,“陛下口谕已带到,老奴先回宫侍奉陛下了。”
也不等林尽染回话,便又匆匆离去。
‘欸?卧槽,这都带到门口了,也没想着带我进去啊?不怕别人说我是打秋风来的嘛!’林尽染心中暗骂道,又见将军府前的门丁一脸防备的盯着自己,林尽染暗暗嘀咕,‘他们该不会以为刚那太监是我请来的演员罢,这老太监说话声这么小,也不知他们听到没。’
一路跟着李老将军北境归京。对他,林尽染打心眼里佩服,去王庭途中,便从千余骑兵口中得知李老将军的事迹,李氏满门忠烈,李代远更是弱冠年华便从其父手中接过李家军旗,镇守北境三十余年。其世子李荣元五年前战死沙场,次子李荣基随父兄征战已有十余年。李老将军还有一幺女,闺名李时安,时安时安,不仅寓意国家太平安宁,也寄托了对其幺女的祝福,取安稳、平安之意···
正出神间,忽闻马车声临近。
“吁!小姐,到了。”车夫说罢便麻溜的从车后拿来脚凳。
车上的帘子缓缓掀起,采苓下了马车,轻声提醒:“小姐,似是林将军来府。”
“哦,是林尽染将军吗?”
马车上又下来一戴着帷帽的女子,离林尽染五步远时便止步行了万福。
林尽染见状,回礼应答:“我是···不对,草民是叫林尽染,却不是将军。”
李时安闻言一怔,不过心中暗想却也是这个理,林尽染至此还未受封,严格意义上来说的确是一介白衣,但这擒获突厥王子的泼天功劳与一介白衣又怎能联系到一块儿呢。
李时安淡淡一笑,遂问道,“林公子立下奇功,前途不可限量。却不知因何到访?”
此时林尽染上下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女子,想来这应就是那李代远的幺女——李时安,不过声音、气质都过于清冷,有种拒人千里之外之感。
“有个老太···人家带我来此,说是暂住将军府一日,明日进宫赴宴。若有不便之处,那我便先离开吧,只不过能否请小姐借些银两,我好找个落脚之处。”
林尽染险些说出个老太监,又及时憋了回去,改口老人家。
李时安犹豫了片刻,老人家?老太监?这是宫里的意思吗?按礼制,即便林尽染明日才能受封,那也应在馆驿下榻,又怎会被安排到将军府里。
“林公子言重了,既是陛下的旨意,那便随我进去罢。”
入了将军府,李时安也未多言,只自顾自的领着林尽染去了正厅。
“父亲大人在宫内述职完便会回府,请林公子喝盏茶稍候。”
李时安微微欠身,又向院中的老人喊了一声,“赵伯!”
那老人身形矫健,三步并作两步便至李时安面前。
李时安柔声吩咐道:“赵伯,这位林公子是我府贵客,万勿怠慢。”
“老奴清楚了。”
还未等林尽染说话,李时安就已去了后院。
嚯,这小妞可真高冷!林尽染如是想到。
彼时,李老将军随大楚皇帝进了文英殿。
正说着楚帝已靠着凭几,一副悠然模样,又盛情相邀,“李卿,快坐,今日不过是听听北境趣事,勿要拘束。”
李代远瞥了一眼棋盘,一时手痒,却忍心推辞,“请恕老臣甲胄在身,不便手谈。”
楚帝似是恼怒自责,“看朕···哎,孙莲英!孙莲英!”
“老奴在~”只见一老太监连滚带爬的进了殿内,“老奴见驾来迟,请皇上恕罪。”
只见楚帝一脸不悦,斥责道,“何事慌张?”
“老奴谨遵皇上口谕,已将林公子送至大将军府!”
“朕倒是忘了。”楚帝饶有兴致地看着李代远,似笑非笑道,“李卿可勿要怪朕,林尽染既是李卿带回长安,暂无落脚之处,那便暂居将军府一些时日。待明日麟德殿论功行赏后,林尽染自有他的去处。”
“陛下言重了!”李代远喜怒不形于色,“这林尽染···”
还未等李代远言罢,楚帝便打岔道,“孙莲英,李卿的新服可有取来。”
“回禀陛下,老奴已去尚服局取来上柱国的新服。”
楚帝似是有些歉意地对李代远说,“李卿风尘仆仆归京,盏茶未饮,片刻未歇,可也莫要怪朕心急。不过李卿一身甲胄着实不便,那便去换一身新服来,朕与你边手谈边聊。”
“老臣遵旨。”
楚帝见孙莲英领着李代远下去换新服后,脸色倏然有些阴霾,不禁冷哼,“倒真是好城府。”
又从案边捡起一份军报,上书道:
“林尽染率千骑突袭王帐,擒获突厥王子,重伤呼鲁努尔”
军报乃八百里加急送至长安,呈于楚帝。
这也不由让楚帝心生疑虑,自李代远之长子李荣元战死后,北境便未再有大的战事,只偶有听闻突厥的好事贼子侵犯边境村民。
怔神间,楚帝听闻李代远及孙莲英进殿之声,便将军报搁置一旁,有些惊诧道,“李卿这身新服倒有些宽大了。北境苦寒,着实辛苦。孙莲英,改日让尚服局给李卿再量量,多做几身新服送去。”
“老奴记下了。”孙莲英闻言便退到一旁候着。
“谢陛下。”
“李卿,坐。与朕手谈几局,边下边说。”
“遵旨。”
已落几子,楚帝倏地问道,“李卿,这林尽染你可知其底细?”
“三个月前,九原县石家村彼时正惨遇突厥游民劫掠粮食,屠戮纵火,老臣赶至时,只有十余个村民幸存,老臣便是此时与林尽染相识。”
李代远稍稍蹙眉,有些举棋不定,又忽的浓眉一展,而后挽袖落子,自语道,“哦,下在此处。”
又接着说起,“老臣见林尽染用猎弓就射杀了不少进犯的贼子,便将其带回军营。”
“哦?竟还有这段往事!”
“该陛下落子了。”说着李代远已是在催着楚帝落子。
“这林尽染不喜言谈,在军营中,荣基与其斗了几场,骑射、摔跤、剑斗,林尽染皆比荣基强上不少。老臣便遂了他的意,让其领了千骑试试,将突厥王子生擒至老臣面前时,老臣至今都仍觉着是在梦里一般。”
“哦?”楚帝闻此顿时来了兴致,“你是说,是这林尽染请缨要去擒那突厥王子?”
李代远捏着棋子,观望着棋局,缓缓说道:“正是,林尽染从军中选了一些人马,有善识途者,有善医者,有善胡语者,真可谓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
楚帝兴致更浓,拿开凭几,缓缓坐起,“倒是真有意思。李卿,这回可是让你捡到宝了。”
“陛下,此乃我大楚之幸。但说来也奇怪,石家村的村民说,这林尽染也是不久前在村外遇到的,那时他重伤昏迷,衣衫褴褛。对林尽染的来历,老臣也知之甚少,不敢欺瞒陛下。”
“李卿也切莫多心。朕得军报时就查过此人,虽说来历不明,但也有迹可循。”
此时轮到李代远有些好奇地反问,“敢问陛下有何线索?”
“汝南林氏。”
“汝南林氏?可是尚书令家?”
楚帝微微颔首,徐徐道,“林靖澄有一族弟,病逝前曾手书一封,信中写道独子与其有些嫌隙,愤懑之下离家远行,不知所踪,恳求其族兄念宗族情分对其独子帮衬一二。朕听林卿说起他这子侄的相貌,与林尽染竟有些相似。今日林卿远远瞧了一眼这林尽染,数年不见,可也不敢错认呐。”
“明日设宴,陛下可要尚书令看的仔细,宗族血亲可是大事,万万大意不得。”
楚帝落了一子,似是有意无意地询问,“李卿,林尽染这功劳可不小,你可有主意,朕该赐他什么官职。”
李代远顿感惶恐,慌忙起身,屈身一拜,“老臣是个粗人,只知用兵打仗。”
“这是做什么?”楚帝连忙摆手,可眼中只有棋盘大局,“快坐下,朕只是随口问问。李卿向来不过问朝局,倒是朕忘了。”
“谢陛下!”
李代远落座后,不禁暗想,陛下这意思是要将林尽染给外放出去吗?
依制,同族子弟中,有一人做了京官,那同族兄弟子侄在其任时不予授京职,但也只是不予授京职,亦是可外放至地方。尚书令这含糊不清的宗族关系,便将林尽染这仕途砍了一半,这究竟是尚书令有意为之,还是说陛下有所顾忌。
“我朝古制如此,李卿应当清楚。”楚帝似是看透了李代远之所想,又稍顿了一下语气,徐徐解释,“林尽染之功有目共睹,朕之所以将他送至大将军府,亦是希望李卿能替朕代为转告。”
“老臣明白。”
“哈哈哈,李卿输了!”
楚帝落子后仰首大笑,不禁打趣道,“李卿这棋艺可是退步了啊。”
李代远又细细扫了一眼棋盘,不禁有些惋惜,“是老臣输了。陛下棋力超群,是老臣远远不及。”
“再来再来。”
说罢,楚帝身后的孙莲英带着俩小太监,便要重新归置棋子。
李代远见已有日落之时,便问道,“已有酉时了吧。”
孙莲英看了看漏壶,“将军,已酉时一刻了。”
李代远起身一拜,躬身请辞,“陛下,请恕老臣无礼,数年未见家人,侍奉老母,今日便到此吧。改日再与陛下手谈。”
论李代远,行军打仗是一把好手,可偏偏糙汉子也痴迷于方圆。
楚帝见李老将军无心下棋,歉意道:“是朕糊涂了。既如此,李卿便先回去吧。改日我们再好好较量。”
“老臣告退!”
李代远俯身拜别,匆匆离去。
说着楚帝缓缓起身,舒缓舒缓筋骨,“莲英。”
孙莲英小步快走到楚帝身边,赶忙回道:“老奴在。”
“这林尽染,可有消息了?”
孙莲英从袖口里拿出一张纸,呈给楚帝,“陛下,这林尽染确如老将军所说,在石家村被村民所救,据民部尚书查证各地户籍、奴籍、各地失踪案卷等,皆未有其记录。”
楚帝思忖片刻,沉声道:“那可有李卿的手段?”
“未曾发现。”
“那这林尽染莫非是天降的?亦或是石头里蹦出来的?”
孙莲英神色似是有些犹疑,可还是直言回禀,“据石家村村民所述,林尽染重伤昏迷时,头发只有短短几寸,但因衣衫褴褛,似是···似是···”
“是什么?”
“似是遭雷劈的。”
楚帝不可置信的问道:“遭雷劈的?”
“但说来也奇怪,哪有遭天谴还能活下来的。故而林尽染的头发有些许短,想来是当时遭雷劈时烧的,因此戴着幞头以掩盖其短发。”
楚帝眼底的玩味之意更甚,轻声自语,“倒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