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建文新政
估摸着就是在这几个月,李景隆清晰的认识到,新帝蠢到没法合作,或者终于发现了他爹李文忠的死因。
于是白沟河之战李景隆跟郭英这位老将一起上,还是输了。
被击溃的南军由德州往济南撤退时,德州尚有粮储百余万石。
这些“粮储”完好无损地留给了燕军。
连场败战,以及给敌军留巨量粮草这么大的失误,李景隆被召回京师后,朱允炆依然对李景隆信任有加,还让李景隆去守南京城门这道最后的防线!!!
公爹带着燕军,兵临京师城下时,李景隆防守的还是几个城门里比较重要的金川门。
城内有劲兵二十万,粮草充足,比朱高炽守北平城时只有一万军士好了二十倍有余。
而且当时正是盛夏,燕兵多为北人,并不耐暑热,长途奔袭,孤军深入,大后方还都是刚刚打下来的城池,哪怕李景隆固守半个月到一个月,这战况就能调个个。
可李景隆却跟谷王一起开了城门,迎公爹进京。
自此,公爹靖难成功。
朱允炆身边的黄子澄请求过朱允炆杀李景隆以谢天下,御史大夫练子宁、御史叶希贤、宗人府宋征等二十余人纷纷上疏,恳请杀李景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朱允炆通通不听。
公爹渡江后,方孝孺也再提起诛杀李景隆,朱允炆不仅没有答应,还派李景隆跟公爹见面谈判,谋求割地求和。
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个“美好”的品德,在朱允炆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不但在李景隆这里,在黄子澄跟齐泰那几个辅政大臣也一样。
朱允炆派了各路武将出门打仗的同时,在京师里也没闲着。
居然迫不及待的开始推行建文新政。
去年他就以内外缺官为由,出台了——保举法。
这玩意就看名字都知道是给谁用的。
谁来保举这内外都缺的官呢,除了围绕着朱允炆的以黄子澄跟齐泰为首的那些个文官还能有谁?
保举法一出,这朝廷里不知道到有多少世家大族的人被保举进来。
保举人与被保举人,被保举人再继续保举别人,慢慢连成一片细细密密的关系网。
他们还有着共同的利益。
不需要很久,文官派系,在朝廷里的声量,就是压倒性的。
除了保举法,朱允炆还开始了裁撤各衙门检校的新政。
所谓检校,是皇祖父为了监督各衙门的官员,所专设的职位。
主要就是打探官员的违法违纪行为,然后上奏给皇祖父。
全都裁撤了以后,官员们少了一层控制之外,还彻底灭了坐在皇帝这个位置上的人的耳目。
将高高在上的人变成只能任由文官们摆布的聋子瞎子,还方便他们进一步掌控皇权。
文官里的六部尚书全部由正二品升为正一品。
文官里的布政使也从从二品升为正二品。
而武官的品级则没有任何的变动,所有的武官勋贵登时成了文官的下级官员。
保举法跟裁撤检校,以及给文官升了品级,勉强还可以说朱允炆是因为忌惮公爹,培养自己的势力,不得已而为之。
可后来朱允炆干的事情,再一次刷新了朝野内外所有人的想像。
朱允炆通过了三条为文官背后的江南世家大族,地主豪强量身定制的新政。
一发三连。
裁撤卫所!!!
裁撤税课局!!!
裁撤税课司!!!
燕王府这几个人开会的时候,很详细的讨论过文官让朱允炆推行这些这些新政背后的缘由。
裁撤卫所的时候,首当其冲就是开平卫,理由是卫所偏远,路途遥远,粮草运输不便,卫所军队直接解散,返回原籍,从军户直接变成农户。
江南世家大族觉得,军士都是他们在供养,现在不但不用供养军士,还释放出来一批壮劳力给他们干活。
蒙古人入侵,边民异动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
事实上江南这帮人还更喜欢蒙古皇帝多一些。
前元那会,他们享受到的特权比在大明朝多多了,皇祖父从登基开始就一直在打压江南,防着江南这些人再度尸位素餐。
朱允炆裁撤税课局跟税课司的动静比裁撤卫所还大。
一百零九个县的税课局,四十一个州府的税课司,通通就地解散。
大量的县乡州府收税这事,全部交到了当地的乡绅里老手中。
乡绅里老无一不是依附于当地的地主豪强。
换句话说,朱允炆在齐泰跟黄子澄的控制下,把收税这种无论什么时候都属于国家大权的事,直接给了当地的地主豪强。
不但如此,随着裁撤,朱允炆还有均江南赋税的新政,还废除了朱元璋定下的苏州与松州人不得入户部为官的规定。
所有的举措全部放到一起看,朱允炆简直就是皇祖父留给文官的最佳傀儡。
文官们通过朱允炆一项一项的推翻皇祖父之前的对文官的限制。
这是文官对皇祖父的反攻倒算。
他们利用朱允炆对大明藩王的忌惮,彻底控制了朱允炆。
他们还不怕勋贵反扑。
因为前期文官们已经通过前太子的死,把武官勋贵们的主要力量拔除了。
现在只需要举全国之力把藩王也搞倒。
这世界,毋庸置疑,成了文官的天下。
自己的儿子瞻基登基后,用五个字总结过朱允炆。
清澈的愚蠢!
这五个字可谓相当到位。
只不过,这会的张欣觉得,所谓的当局者迷,真的就很迷。
她也被迷了那么多年,愚蠢程度不亚于朱允炆。
不是重来一回,她都不知道,这里面许多的弯弯绕绕。
怪不得当时公爹不是自立为王,而是在人马那么少的情况下都反攻了回去。
是个当儿子的,都不能看着自己亲爹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被一个啥都不行的大侄子拱手给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