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苏南风云 > 第22章 军嶂古道

第22章 军嶂古道

晚上回到住的地方,杨易发现隔壁的赵胜还没休息,似乎在等着他。

赵胜前几天受了点伤,按理杨易给他治疗了之后,很快就可以继续去剧组拍戏了,谁知这几天他都没有去剧组。

交谈之后,才知道,赵胜这两天休息,爬山的时候,遇到了几个徒步运动的人。

对方是市里一家武术培训机构的,相互聊天知道赵胜是做武替的,有功夫在身,在看了他的身手后,便相邀他加盟。

赵胜答应了,准备明天过去看看,他问杨易有没有兴趣,要不要一起去?

杨易觉得目前的剧组拍戏,终究不是长久的,便答应了一起去看看。

随后他问赵胜,那些徒步的人,是在哪里爬山的?他有空时候也准备爬爬附近的山。

赵胜说:“山水城这边的山,基本上是一条从北向南的小山脉。”

“我们可以从宝界桥森林公园那边上山,也可以从唐城后面上山。这里山不高,林木较幽深,道路狭窄曲折,有一段竹林茶园,风景很美。”

“往前可以到大浮村,也就是水浒城三国城那边,会经过果园,路上有不少果树。旁边还有一个702研究所。”

“再往前,有个小水库,从这地方再往前就是军嶂山了,落差比较大,有两百米高度,那边的古道是以前山民进出山的道路,比较难走,很有挑战性。”

“军嶂山上有座庙,叫龙寺,位于深谷底部,外面根本看不到,典型的深山藏古寺啊。”

杨易听说走到底就可以到龙寺,来了兴趣。

暗想,这两天有空可以去爬爬,顺便可以去见见见空法师。

第二天,杨易早早就起床练功了。

道家讲,‘道法自然’,‘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练功和修行,都讲究站桩打坐,为的是啥?在静中求动。

如何静中求动?

看看太极阴阳图,阳尽时阴生,阳中那一黑点即是;阴尽时阳生,阴中那一白点即是。

哪里动的最厉害,肯定是阴极生阳和阳极生阴那块,八卦里用‘震'‘巽’所示,即雷和风,意味着动。

古人说每日子时,午时练功最好,即是阴中生阳,阳中生阴之时,趁着阴阳交替这个气机,此时练功,实乃巧借天力。

子时是指夜里的23点到1点,午时是指中午的11点到13点。在中国古代的十二时辰中,子时是一天的开始,午时是白天的中间,也是一日的正午时分。

咱们现代人因作息改变,在卯时太阳初升,酉时太阳将落时练功,也可以起到不错的效果。

再大到季节交替,月相之变化,也是如此。每当节气交替时,也是天地之气变化的时候,此时咱们打坐站桩,敏感者会有天人相应之感,此时体内往往会气动异常。

秉天地造化,借天之力,静中求动,练功往往事半功倍!

杨易在唐城景区门口的广场上,潇洒利落的打完一套拳,随后便准备去吃早饭。

旁边一个老者带着个年轻人,从头到尾看着他。

“爷爷,你说的是这个人?看他身手到是很灵活,可是要我跟他学功夫,我怕他不够格啊!”

“不要小看任何人,你天资聪慧,可用神过渡,再这样下去,身体可吃不消啊!必须要炼体了!我昨天替你占了一卦,到这里可遇良师!”

老者正是号称神算的荣老,年轻人为无锡唐家少年唐遥。

少年从小对古典文化感兴趣,一直缠着老人学习易经卜算,虽然进境神速,可惜长久用脑过度身体虚弱。

在无锡四大工商业家族中,唐氏家族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角色。

唐氏家族源自于常州的一个传奇性人物唐荆川。

明朝时,常州人唐荆川在轻松夺得会试第一之后,又在殿试中被嘉靖皇帝钦点为二甲第一名,那一年他才22岁。

少年时名傲气盛,唐荆川为官只有一年,就因看不惯上司而上书称病回家;当他再次被召回官场,但很快又因为不通世故而触怒了皇帝被削职回乡。

唐荆川回乡后闭门读书,时间长达二十年之久。除儒家经典之外,唐荆川还对兵法、天文、算学、山川地志无一不猎,并最终融会贯通。

二十年的苦读,终于结出硕果:唐荆川第一次在中国文学史上,提出了“唐宋八大家”之说;他与归有光、王慎中三人被并称为“嘉靖三大家”;后人又把“三大家”与宋谦、王守仁、方孝孺共称为“明六大家”。

唐荆川还习长枪,枪法之高,就连抗倭英雄戚继光都拜他为师。

唐荆川后来出任抗倭主帅,连续几个月奔波海上不幸染病,最终因病重去世。

唐荆川的六世孙唐执玉,官至康熙朝时直隶总督、刑部尚书。

近代太平天国运动时,唐家族人一支迁居无锡乡下严家桥。

后来唐家通过经商,大量购买土地,并建造了仓库,囤积粮食;为了方便水路运输,又接着建造了唐家码头。唐家的生意越做越大,钱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大,严桥唐家成了无锡东北乡的首富。

后来唐家先后开办米行,面粉厂,纱厂,布厂等。

“抗美援朝”时,唐家的唐君远三次为国捐款购买了4架战斗机,另外又捐了60亿元(旧币)人民币给志愿军。

唐君远的儿子唐翔千,接班后一举打破美国棉花垄断中国香港纺织业的局面,香港厂商从此开始使用中国内地的棉花。

唐翔千的儿子唐英年,后来成了香港的财政司司长,为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走,我们去跟他聊聊!”老者带着年轻人迎上前去。

“小伙子,刚才看你打拳颇有法度,应该是家学渊源吧?”

杨易见个老者和年轻人过来搭话,也没在意,回道:“跟家里长辈学了点皮毛!”

老者点点头说:“看你刚才站桩,是形意拳三体式吧?外静而内动。”

杨易没想到老人也懂拳,忙答:“正是!”

“观你外在和口音,不是本地人,应该是苏北过来的吧?苏北的形意拳,一支传自山东,一支流自江南,看你的偏于灵动,应该祖上是常州府一带的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