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一天一袋大米,灾年收留千万美人 > 第229章 这土豆,又名马铃薯

第229章 这土豆,又名马铃薯

这……

红薯,玉米,土豆哪一样产量又高又耐寒?

这个问题,还真把赵英男给难住了。

毕竟谁也不是全知全能的,后世自己就是个程序员,关于这三种作物的记忆还停留在年幼时在村里生活的时候。

但那都多少年过去了。

谁还记得!

而且,那时候还小,也没有亲自上手种过啊。

赵英男思索着,自己在看擦边时偶尔跳出来的各种科普视频。

得到了一点点线索。

支支吾吾回答道:“好像是,土豆吧……”

“嗯?”赵布祝疑惑。

难道英男兄也不知道吗?

赵英男说:“据我所知,这个土豆,产量特别大,又耐寒。”

“就拿它回去种植好了。”

红薯产量也大,但好像并不耐寒。

冰雪消融后,老赵前去视察自己的六百亩地,之前种植了三百亩的红薯。

一部分没有保护措施的红薯,经过大雪之后,叶子全部枯萎。

一部分有搭棚保温的,尚有一线生机,但能不能活到成熟也很难说。

红薯排除。

至于玉米,老赵不知道,只知道玉米好吃,但考虑到一株玉米就结两三个。

看来产量也挺一般。

那就只有土豆了,耐寒又产量高。

值得一提,小麦也很耐寒,大月北方多种植小麦,但那个亩产,就别提了。

风调雨顺的年头,都只能混个饿不死,更别提灾年了。

赵英男笃定道:“对,就是土豆!”

“这土豆产量极高,亩产高达三五千斤。”

“而且,非常易于种植,不挑土。”

“耐寒,且生长周期短,有三五个月,就能成熟。”

“你拿回去,让他们直接种在地里,浇水施肥就行……了吧。”

“对,应该就是这样……”

赵英男心里也犯嘀咕,是这样的吗?

但他依稀记得,土豆是明朝时候传入华国的,明朝的老百姓都能种植。

难道大月的百姓就不能种植了吗?

不要低估了大月百姓的智慧。

“我的天啊!”赵布祝大惊失色。

拿过一个土豆仔细端详,“就这玩意,亩产三五千斤?”

老赵笃定的点点头。

记忆中是这样的,也是因为土豆传入华国,亩产丰富,老百姓吃饱饭,然后人口才爆炸增长。

赵布祝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他虽然一介读书人,但也知道,大月广泛种植的小麦和稻谷,亩产也就三四担这样。

一旦一百斤多点。

亩产三五千斤,那是什么概念?

如果真有这种作物,凉州百姓岂会挨饿?

别说凉州了,整个大月百姓都得吃的肚皮圆滚滚的。

若是别人说出这话,打死赵布祝他都不信。

但英男兄说的。

信。

赵布祝两眼放光,起身恭恭敬敬给英男兄行了个礼,道:

“英男兄,你引入此种作物,造福苍生。”

“我替大月百姓感谢你的大恩大德!”

唔,不论是培育出高产作用,还是引进高产作物的人,都值得被铭记。

不过,老赵自觉只是个搬运工,受不起这等大礼。

摆摆手,笑道:“客气,客气。”

“种出来记得给钱啊!”

……

吃过早饭,赵英男带着赵布祝到地里开展教学。

赵布祝带着六百个腐儒打扮的研究人员,宽袍大袖,手里捧着一本册子。

将一亩地围得满满当当。

一个二个都显得很兴奋。

“哇!”

“这就是带领我们打败鞑子的军师大人吗?”

“本以为是个年过半百的老头,没想到,却是个清秀俊朗的年轻人。”

“不知,军师大人婚配了没有”

“我家小女初长成,年方二八,介绍给军师当个小妾不知可否?”

“啥?就你家女儿那个模样?能行吗?”

“对啊,你家女儿我见过,长大了肯定是个母老虎,你这不是坑害军师吗?”

“我家女儿可以,我家女儿前凸后翘又温柔!”

……

“咳咳!”赵英男咳嗽一声,打断了众人窃窃私语。

本想让不住兄带几个有丰富种地经验的高手来,没想到来这么一群搞学问的。

搞学问就搞学问吧,毕竟世事洞明皆学问嘛。

种土豆也是一门学问。

相信这些人,连读书这么难的事情都能搞定,种植土豆自然不在话下。

赵英男当即开堂讲课:“诸位安静。”

取过一个土豆做讲解。

“这土豆,又名马铃薯。”

“产量极高,生长周期短,易于种植,不挑土地。”

“看,像这样。”

说着,赵英男刨了个土坑将一颗土豆埋入土里。

然后用手扒土,将种下去的土豆覆盖。

又浇了些水。

“看吧,就这么简单。”

“到时候成熟了,挖开土壤,就会发现土地下结了一串串的土豆。”

“你们拿回去再细细研究,种上几年,就能知道这土豆的习性了。”

为了让土豆尽早发芽,赵英男早就在自己的地窖里存放了一批从系统购买的土豆。

地窖温暖湿润。

这批土豆上已经冒出细细的嫩芽。

这也证明了老赵的猜想,从系统商城购买的土豆,真的可以当种子使用。

教授完种植方法,赵英男拍了拍手上的泥土。

打完收工。

就见到众人正一脸不可思议的盯着自己。

嗯?

莫不是种植方法太难了?

赵英男知道,就算是古代,也有专门研究农作物的科学家。

朝廷也应该有专门研究农桑的部门。

不住兄找的这些都是什么人啊,傻子一样,这么简单的方法都不会。

行吧。

再演示一遍。

赵英男在一颗土豆旁边,一尺处,又种了一颗。

“两颗土豆的种植间隔,有一尺即可。”

“这下会了吧?”

“有什么问题就问。”

一个身材瘦弱,初留胡须的年轻人上前,恭恭敬敬行了一礼,道:

“在下宋小星。”

“敢问军师先生,这土豆,种起来就这么简单?”

“随手一种,就能存活吗?”

赵英男点头:“这是自然,你们看,这土豆,还未种下就已经发芽了。”

“不出半月,应该就能长出枝芽来。”

众人将信将疑,这天下还有这样的作物么?

平时,农户种地,一年到头不得闲。

又要翻地又要除草,施肥灌溉,哪一个步骤都不能马虎。

没想到,这个叫做土豆的东西,居然只需随手一种。

但这样种下去的东西。

真的能长出果实来吗?

宋小星疑惑,但这关乎百姓的大事,他也不敢马虎,硬着头皮又问:

“军师先生,敢问,这土豆何时施肥?”

“何时结果?”

“何时成熟?”

“亩产多少?”

“收获的,也是这种下去的土豆吗?”

……

这个!

赵英男实在不知道,便如实相告:“具体的,还得你们拿回去自己研究。”

“但我可以向大家保证,这土豆耐寒,且亩产非常高。”

“种的好的,亩产可达三十到五十担。”

“即使种的不好,十几二十担也是有的。”

“这些,我远在西域的朋友亲自验证过,大家放心。”

嘶~

众腐儒倒吸凉气,惊呼一片。

三十到五十担?

那岂不是……?

人人能吃饱了?

众人头上皆是问号。

但这话可不是一般人说的,乃是凉州第一军师说的。

军师还能骗咱不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