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盘点十大昏君,老祖宗们破防了 > 第18章 宋徽宗赵佶

第18章 宋徽宗赵佶

“若是这最后一个奸臣,是我大明的,朕一定要将他千刀万剐!”

朱元璋咬牙切齿地说道。

光幕中,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身处芦苇丛中,吹起悲伤的笛子。

他的脸上,满是悲伤,让人看的心疼。

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他心中的不甘和痛苦。

这是宋朝的不幸,也是宋朝的耻辱。

随着视频的播放,所有人都沉浸在了其中。

他们从老人的角度,看到了宋朝的种种不幸,看到了大宋百姓生活之苦。

最终,老人倒在了芦苇丛中,他的儿子扶着他,写下了生命中的最后一首诗:

“四顾茫茫征途,日暮途穷,倒卧尘埃……“

“此生已无北归日,只有漫漫征途。”

“但愿大宋能收复北地,收复……“

老人闭上眼睛,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首诗被吹卷起来,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这首诗,就是老人一生的写照,也是宋朝的不幸。

大汉,刘邦叹了口气:

“宋朝,竟还有这等忠义的臣子,朕倒是对这个朝代,有了新的认识。”

明朝,朱元璋同样感慨颇深:“这等忠臣,竟然不能得到善终,真是可悲!”

朱元璋大喝一声,当即下令:

“传朕旨意,在山阴先生陆游的家乡,建立一座庙观,让百姓祭拜!”

“陛下英明!”

群臣纷纷称赞。

光幕中,视频播放完毕,出现了一个人的画像。

正是昏君之首,宋徽宗赵佶!

“这……“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赵匡胤看着光幕,气得浑身发抖:

“我大宋的颜面,都丢尽了!”

看着光幕中,宋朝的历史,李世民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昏君之首,这个名词,让他心中涌现出一丝不安。

玄武门之变,是他一生之痛,更是大唐之痛。

虽然他是千古一帝,但他的所作所为,却算不上完美无缺。

为了皇位,杀兄弑弟,这等行为,和昏君有什么区别?

若是光幕中,真的将玄武门事件列为昏君行列,他又该如何自处?

想到这里,李世民的心跳加速,额头上满是汗珠。

他虽然是千古一帝,但他也是凡人,他也会害怕。

幸好,光幕中,开始播放起了北宋六贼子的恶劣行径。

一个奸臣,就足以让朝纲混乱,六个奸臣,可想而知,会是什么样的局面。

“难怪,北宋会灭亡,这样的政治现象,不灭亡才怪。”

李世民心里暗道。

嬴政看着光幕,眉头紧皱。

假传圣旨,这样的事情竟然会发生在北宋这样的大国,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北宋的君王和朝堂,究竟是怎样的?”

秦朝,嬴政不禁疑惑,难道说,这就是北宋灭亡的原因?

大汉刘邦看着光幕,喃喃道:

“这靖康耻,莫非就是那宋徽宗成为千古第一昏君的关键?”

光幕继续播放。

靖康之耻呈现在众人面前。

公元1126年,金兵南下,势如破竹,直逼东京。

徽宗皇帝惊慌失措,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宰臣白时中、李邦彦建议弃城逃跑,但被太常少卿李纲坚决反对。

李纲认为,东京城坚池深,只要坚守待援,完全可以击退金军。

但徽宗皇帝认为,金军来势凶猛,不可抵挡,便悄悄将皇位传给儿子赵桓,即宋钦宗,自己则逃往扬州。

钦宗即位,年号靖康。

金军兵临城下,宋钦宗在奸臣耿南仲、张邦昌等人的谗言下,罢免了李纲,并同意向金朝支付一千万贯的赔款,并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

宋钦宗还搜刮京城民财,以充金军的战争赔款。

这些行为,引起了百姓的强烈反抗,民怨四起,社会矛盾激化。

与此同时,各地宋兵陆续赶来勤王,李纲也奉诏入朝,在京城百姓的强烈要求下,宋钦宗被迫重新启用李纲为尚书右丞,主持守城。

在李纲的指挥下,宋兵与金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双方互有胜负。

金军统帅完颜宗望退兵,宋钦宗大喜,认为金军不过如此,又罢免了李纲的官职,将其外贬。

宋朝的防御力量进一步削弱。

未来的灾难也就此埋下伏笔。

看着宋钦宗的做法,刘邦有些无语,忍不住破口大骂。

“这宋钦宗真是愚不可及,李纲立下这么大的功劳,他却把人远蹿,这不是告诉天下人,不要给朝廷卖命吗?”

李世民对宋钦宗也不满,但他针对的是军事决策。

“宋朝有二十万军队,而金军只有六万,且开封城内粮草充足,完全可以主动出击,和金军决一死战,而宋钦宗却选择固守,真是想不通!”

秦始皇嬴政看着光幕,问身旁的扶苏: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我会坚守开封!”

扶苏坚定地说道。

“开封城内,粮草充足,兵卒众多,又有勤王军队的支持,完全可以将六万金兵全部留城下!”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强大的自信。

汉武帝看着光幕,冷哼一声。

“连打都不敢打,如果朕是北宋皇帝,早就将金朝灭了!”

他愤怒不已,对宋钦宗的行为,极度不满。

“大汉士卒,可以一汉当五胡,而宋朝军队,竟然连六万金兵都留不住,真是废物!”

汉武帝的声音,充满了愤怒和嘲讽。

朱元璋看着光幕,眉头紧皱。

“这宋朝,真是奇怪,既有能力,又有底蕴,却只偏安一隅,每年还要上供大量财物苟且偷安。”

他摇摇头,对宋朝的做法,很是疑惑。

“陛下,宋朝的问题,并非因为军队战斗力不足,而在于他的国策!”

刘伯温在一旁,默默送上谏言。

朱元璋目光深邃,他看了眼光幕,又沉思片刻,才缓缓说道。

“大宋的问题,可以说是从建国开始的。”

“自太祖赵匡胤建国以来,受到的唐末节度使,再加上五代十国的影响,他对军队将领极其忌惮,所以,杯酒释兵权,解了所有将领的权力,让他们解甲归田,这种政策,稳定了国家结构,却也限制住了国家的发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