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一种现实
在这个故事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理解和坚持,使得看似不可能的合作成为了一种现实。
尽管道路充满艰难,但也展现出人类坚韧的内在动力和为了亲情义不容辞的行为。
然而,小明没有将自己和小红并肩行进,相反,让他之前叫出名字的小和尚带着小红,跟随队伍后不远的位置。
虽然几天没去过林月茹家,但他熟悉的路线仍是通往“家”,在他的内心深处在无数次重演过。
这一天难得阳光明媚,天空中炽烈的日头普照每一寸土地,如同宣告,春天的到来是如此的必然,不容回避。
但这番景象并未唤起经历过先前猛烈的严寒袭击后,任何一株草木的回应——依然僵硬与苍白如往昔。
大地满眼枯黄中,独有一排垂柳悄然吐露出生命的绿色,似乎是与四周环境的一种无声较量,或是春天微不足道的回应?
一行人为逃离危机而匆忙前进时,天地间的万物似乎感受到了日光与热流的微妙变动。
这位掌控天地者不顾一切的向大地散发他的光芒与温暖——不仅为成长,更是宣告独一无二、无上威严。
不过,经历假春的万物并未被这场热烈感同身受,反而似乎冷漠以待。
垂头丧气的模样,仿佛是对前日风雪的畏惧仍未褪去。
对于急于重返家园救援的张明而言,眼前炽热的太阳显得格外不合时宜,厚衣下他感受到了难以适应的炙热——还未踏入村界已是汗流浃背。
当张明正擦拭汗水,远处熟悉的村庄中心燃烧的火焰,激发了他的斗志——尽管阳光炽热已致极限,大火的耀眼光芒与环绕黑烟,显露出屋舍焚毁不可逆的事实,引发的不仅仅是恐惧,更是压抑许久的报复念头。
在他愤怒的驱使下,加速的步伐似乎要将周围的力量尽数超越,那充满力量的走路姿态让五名壮士皆感艰难跟随——众人对此表情复杂,难以相信眼前坚韧不屈之姿出自曾为林家提供庇护之人。
在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中,每一步都踏出全新的故事。
张明的坚持,如同破晓前的最后一缕希望,激励着身边所有人继续向前,面对未知与挑战。
如今,经过长时间的调息,他已经不能在这一刻为即将到来的重要时刻保留任何力量了。
天色晴朗,无一丝风吹动云层,而火焰却依然熊熊燃烧,势不可挡。
行走至此,除了对秦月茹的安全深感忧虑外,村民们淡漠的回应也让他心中升起阵阵寒意。
遥望着大火肆虐之地,村民们仿佛对此无动于衷,无人敢去帮忙。
更令人气愤的是,在他已经飞奔回家时,那一群围观在自己门外的乡民依然保持事不关己的态度,窃窃私语却不曾一人靠近助拳。
他们站在一起或成小团体,显然对秦月茹之事毫无关切之情。
本以为村民们的冷漠是因内心惧怕火焰的危险而不敢靠近,胡轲的心情逐渐平复了不久。
直到他的脚步跨到秦月茹的宅院前,目光触见那两位全身盔甲装备的人。
这两人不同于此前李氏财东手下衣衫破旧的打手,他们的装扮竟然是县城衙门里侍卫的服饰。
手中握着的兵器也不是平凡的农具,或者市面上常见的工具,而是衙门常用的防暴棍—“官棍”。
理解对方的身份,胡轲顿时明白村民冷漠的原因。
上次李氏财东的横暴,在杨某门前大闹,展现的地主之盛气凌人是对贫穷民众的压迫;而现在,村前出现的人却是官方的力量代表。
之前财东的威慑,已足够令这些乡民用敬畏的眼神面对。
现今站在眼前的是直接关系到生命存亡的差役,试问,谁还敢冒生命危险,只为替秦月茹争得一席生存之地。
“县官不如县令。”眼前的这些人,就是县官的代表,而且看起来是正式下派执行职务的。
这股压迫感足以使得每一名村民望而生畏,此刻即使不是平民的心态使然,即使是被他从庙堂中强行带来并受过他保护的五个小队,此刻眼中也不免流露出一丝迟疑。
他们虽然这几天在佛堂中吃到了难得的饱食,也得到了一种认同的归属感以及工作时自我的价值感得到的体现;然而这股内心的平静并不能让他们面对官方力量时,继续毫不犹豫地站在胡轲这边。
在这两个差役注意到气势逼人的胡轲一行人后,意识到来人意欲不良时。
他们立刻抽出腰间的佩刀,准备就战。
面对身后同伴的犹豫眼神,这反而激励了前进中已步入冲锋姿态的胡轲。
他非但未停,反而以更快的速度向前进发。
此时,他心里只有坚定的信念与秦月茹的命运相连——不管面临什么后果。
这一次,他不再是单纯地赤手空拳前来。
胡轲伸出自己的小腿部,一只仿佛由铁熔炼铸造而成的双截棍就在他的手 ** 现了。
并非他事先寻找铁匠特意制作,而只是在检查和整理从天界寺送来的援助物资时不经意间的意外发现。
作为京师众多大庙之一的大本营,尽管天界寺内部人员有限,在经费分配方面略为捉襟见肘,但依旧将必需物资完整地按照庙方的规定全部送抵。
众多拥有广大领地的寺庙,为了保卫自己的财产,自然不会忽略装备的重要性。
因此,在送来的物资中除了最常见的十八般兵器外,这双截棍虽不属于主流兵器,但也被巧妙地包含进去。
这次,面对这个上次表现得极其狡猾之物,胡轲毫不犹豫地接过了双截棍。
因为根据寺庙内所有的资产权归胡轲和姚广孝所有,并非个人占有而是共同财产。
从这些物资中取得一把自卫武器,实在无可非议。
这一次的赶回速度不慢,不仅仅带着他的武器来了。
胡轲右大腿处还绑着另一件精细的手弩。
杨家那两间可怜小屋的遭焚烧,使得即将到来的斗争不再那么简单平凡。
但是,在情况尚不明朗之时,使用如此明显可能带来巨大冲突的武器未免显得过于冒险和敏感。
然而此时,看到胡监院突然抽出自武器径直迎向敌方,在其后随同的五名大汉微微犹豫之后,眼神彼此碰击之后,便紧咬牙关,一鼓作气冲了上去。
这股来自寺庙的气场,这些常驻寺庙的五人,对于胡先生的身份,心中早有所感。
同时也明了在此关键时刻保持稳定,继续享受着无忧的生活,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面对挑战。
面对即将与官衙派来巡逻兵接触的情况,虽然仍有一丝丝担心,但他们看见寺庙负责人士已经勇敢上前,前面有“先锋”挡枪林弹雨,他们似乎没有什么是害怕无法应对的。
就这样,在极短的时间里,武装巡逻兵与手持棒状器械以及奇特武器的六人进入了战斗状态。
随着时间越近靠近杨家的小屋群,眼所见到的残破画面激发了胡轲内心的极大愤怒,怒气再次沸腾数倍,目光变得血色通红,充满着为正义而战的决绝意志。
这决然的报复意志随着他的每一步坚定踏击,逐渐渗透进身体的每个角落。
闪电般的一瞬间,在那个距离胡轲只有二尺长距离时,他已经迅速挥动起了手中的双截棍。
面对着这种以小璇为支撑设计的奇特兵器,最先冲锋的官员有些难以适应。
但是,因为他的战斗经验丰富,很快他就抛开了试图猜测敌军进攻方式的想法,专心开始了反击。
只见,他的刀锋笔直地朝着敌人的咽喉猛砍而去。
那种强烈的攻击力度犹如重击千钧般有力,毫不考虑给敌人留一丝生命余地。
既然无法预测敌方的动作走向,他选择了不再去防御。
只需将刀锋疾速回砍,在攻势发起前抢先一步就是。
毕竟他的手中拿着真实的长剑,敌人的器械虽然神秘莫测,但终究只是粗大的钢铁棍子,无尖锐之锋刃而已。
瞬间,周围的空气似乎停滞了。
官员那长剑划破空气的动作,在阳光照耀下形成一道刺目的彩虹弧线。
另一边,胡柯的两条棍则摆动地有章有序,但是在经历过战阵的官员看来,这些花哨的手法显得异常无力。
周围的看客们此刻也对胡柯的生命产生了深深忧虑。
他们经历过动荡的生活,见识过多场真实较量。
凭借日常的经验,现在场上的形势显然对胡柯极为不利。
他的武器尽管相较于敌人的长剑并不具有致死威胁性,且截下的木棒虽能挥舞直向,但却不及长剑的长度长。
大众心中根深蒂固的认知,是一尺长度胜一尺力量的道理。
许多日常与胡柯熟识的村民们此刻都额头冒着冷汗。
尽管碍于敌势不敢轻举妄动,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心理层面对胡柯产生同情之情,同时也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投射了一丝自哀的情绪。
虽然看着是杨善家的房舍在燃烧,但在他们心底深知这并非基于仁慈,只是选择的众多“蚂蚁”之间的一种避重就轻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