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草稿24
今天又是补不上的一天,因为今天要上英语口语课,上到了晚上九点,加上吃点夜宵之类的就到了十点。所以要补完完全就是痴人说梦。今天还是两千五,明天也是,因为明天还是有课,不知道怎么调的,但是强度突然就大了起来。
感觉这几天虽然适应了早七,但还是有点透支身体的,真的要找一天补一下觉,虽然这样好像没什么用还会把我好不容易调整好的作息打乱,但是这么短的睡眠时间还是有点顶不住啊。而且我发现一旦我在课上打瞌睡了睡午觉好像就睡不着了。
真的折磨,感觉和当初设想的大学生活天壤之别,没有兼职,没有社团活动(因为我们校区几乎没社团,社团招新又只有那几天,然后当时我去报名音乐社,结果还要考核,没通过就进不了了。)
但是也没去其他社团,如果当初去棋社应该就不会被淘汰了,因为棋社根本没什么人。但感觉游戏打多了我都不会静下心来下一盘慢棋了。虽然那时候“百团大战”的时候我下赢了一个招人的学长,但我们两个人都下的很快,也没什么章法,他还是什么段位的,但是还是很鲁莽。
可能是在让我,但我觉得他的心也不静,因为如果心平气和地下棋会显示出来的,就算是卖破绽也不会有什么情绪,但是显然他在被我吃了几个子之后就胆子变小了,什么字都要守,情绪完全表现在棋路上了。但是他能吃我的时候又是不计后果的,感觉失了智了。
象棋是这样的话围棋其实我不想去尝试。如果是这样,那会很无趣,参加了也是浪费时间,而且还会有一种孤独的感觉。这种感觉我从小到大都知道的,因为如果带一副象棋,全班八成的人都可以和你一起玩,但是围棋可能全班都只有一两个。
为什么呢,说的简单一点因为象棋快,围棋慢。说的复杂一点,象棋就是一场战役的杀伐,越快越好,围棋则是广积粮缓称王,真的高手下的都很稳健,有一次我观摩两个五段下棋,感觉根本看不懂,几乎不杀棋,甚至两片棋还远远没碰到一起,就开始防备。
这就是为什么围棋明明是攻杀和权谋的游戏,但却是琴棋书画之一,还有修身养性的功效。因为它和钓鱼一样,虽然有所图,甚至步步为营,但却是需要大局观和耐心地等待。
比如钓鱼前在池塘或是湖的一个角落撒一种特质的饵料,那会吸引大量的鱼过来,但同样的也大都是小鱼,可能是那一点浓度的食物吸引不了大鱼也可能是小鱼比较灵活。这时候很可能钓起按大家规矩要放掉的鱼苗甚至是被钩子扎一下就扎穿死了的小鱼。
而中国虽然一直推崇群众的力量、坚持的力量等等,但很显然不管是现代式的教育还是各个方面像外国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学习,还是时间的限制,很显然围棋都不适合作为大众化的爱好,因为实在太慢。
我曾尝试花一个月,每天晚自习教我的一个同学下棋,结果他还是没什么长进,或者说他很有长进,但我看不出来。
就像我去家教的时候,五天就把一本五年级的 数学书给我教 的那个学生讲完了一遍,第一次讲我还布置了作业,当时他也是都会了,结果问他什么他还是不知道。当然就算他都学会了以我的知识储备还是觉得他没学什么,因为就是带分数的不等式,带分数的方程,加上一个画图和角度的换算,说实话没什么内容。但是他却觉得他已经学了很多,而且他觉得我讲的太快了。但是听的时候他都是会了的。
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你讲之前不说你讲了一本书,他也觉得没什么内容,还是可以学会的,但你告诉他们讲了一本书的时候,所有人都开始指责你,说你不负责。但我觉得其实他们就是可以学会的。
可能庸师都是这样的,我高中物理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过新课的时候就特别快,复习的时候就用难一点的题目和答题应试技巧来复习,他还说那些题是好题。
所以围棋其实不算是一门爱好,而算是一种学问。就像其他的爱好一样,可能学乐器一年、两年就能演奏四五首简单一点的作品,甚至像吉他这种,我有个同学学了一年不到就会了一本乐谱上的歌了。再比如我的另一个爱好魔方,除了一开始的三阶四阶学了一个多月,后续金字塔、十二面的、盲拧、镜面魔方我基本上学一种新的只需要一个星期不到。
这种就是很快就能见成果的,就是爱好。所以我个人认为爱好和学问的区别不在认真不认真而在于反馈是否是阶段性的且无穷无尽且可能比较长期,还是比较割裂,让人更有成就感。这样会让人自豪、轻松、愉悦、奋进。这就是爱好。
就像曾经我想给自己的一个游戏英雄打一个市标,那时候突然就感觉不是很好玩了。这就是为什么很难把对游戏的热情放到学习上,因为就算是游戏,变成一个长远目标都是会让人感到无趣的。
所以其实可能小时候我把围棋作为爱好就是一种错误,因为它真的不合适。但是虽然有很多遗憾,但我还是收获了很多成长、快乐和能力。可能这就是学问,就算淡忘了相关的知识,还是能让人受很深的影响,当然是正面反面都有的。
很显然,我较真、想的太多、质疑权威、做事优柔寡断等等特质都来自于下围棋。虽然它们有些时候可能是不错的品质,但在我十几年求学的生涯中无疑是让我吃尽了苦头。但如果是 回过头来问我愿不愿意学围棋,我还是会愿意的。因为当时真的很喜欢。
可能也是因为当时用腾讯围棋下棋,有几十个段位,赢十几局就可以升一个段,就和现在的游戏一样。所以这样的模式能不能用于学校其他学科的学习呢?当把学生用年级限定了 以后可能就扼杀了学生们的主动性。
因为很多老师都明确地说了你们是来应试的不是来搞学术研究的,但又要以知识种类和丰富程度以及深度分级别,那不是自相矛盾吗?毕竟高考被很多学生当做改变命运的途径,那不然把应试第一放到明面上来,虽然很残酷,但至少对普通人更友好。
但是明明大家都还没通过这种渠道得到晋升的机会,那为什么还要注重综合素质提升呢?这算不算一种粉饰太平呢?如果把应试能力当做标准直接放到表面,就像现实一样,会不会对更多学生有利呢?
下面是正文。
—————————————————(分割线)—————————————————
----------------------------------------------------(分割线)-----------------------------------------------------
大概要到五一才能补上吧。真的服了,我的驾校还规定超过半年没考完就多加几百块。但是我又没占用他的资源,他的教练还是教了别人,他的车还是给别人开了,为什么要加钱。而且当初教练就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