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白袍将军
新任凤阳总督马士英、凤庐总兵黄得功、江北总兵刘良佐面对张献忠军的凌厉攻势,虽胜多败少,但沿江城池还是不断落入张献忠之手。
在战局愈发紧张的局势下,马士英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他深知当前形势的严峻性,如果张献忠再次攻陷凤阳,甚至进一步攻占南京,那么自己必将陷入绝境,绝无生还的可能。
面对如此险峻的局面,马士英不得不采取行动来保护自己的性命。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马士英决定上书朝廷,请求借助巩永固的强大军事力量来改变战局。
尽管崇祯帝清楚地知道巩永固已经失去控制,但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他别无选择,只能发出圣旨命令巩永固出兵援助。
与此同时,崇祯帝也做出了另一个重要的决策。他任命兵部右侍郎袁继咸驻守九江,并授予其总督江西、湖南、湖北、安庆、应天等地军务的重任。
巩永固无意计较崇祯帝将应天、扬州等多处地方划归凤阳总督马士英和湖广总督袁继咸,他深知张献忠的军队势如破竹,已经攻下庐州,与南京隔水相望。
一旦水军练成,江南防线突破,张献忠等见到江南繁华,势必会竭尽全力抢掠江南。
不管为公为私,巩永固都必须出兵。
然而,他此时手头的兵力却十分有限。六镇兵马,被部署在徐州、淮安、亳州等地,仅第三镇艾双双部在身边,有五千余人,这是巩永固手中最为精锐的步兵力量。
此外,李明山部则拥有五千骑兵,这些骑兵在战场上机动灵活,是巩永固手中不可或缺的战斗力。
除此之外,护送朱大典来松江府的第二镇白山部由协统姚威率领,共计一千五百人,也是巩永固可用之兵。
余成印率领的梁山水师有两千人,此时万万不可离开松江,因为崇明县的海盗未除。
巩永固调遣军官学校的学生组建亲卫队,并整合手中的兵力,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他深知,这场战斗关乎江南的存亡,容不得半点马虎。
在做好充分准备后,巩永固率领大军踏上了前往安徽的征途,准备与张献忠的军队进行决战。
巩永固有意让石俊立功,只是石俊看护在扬州府抄盐商所得的一千五百万银两,换其他人他真不放心。
无奈之下,巩永固只得亲率艾双双部、姚威部向安庆府出发,魏知策率五百铁甲骑兵同行。留李明山部镇守松江府。
崇祯十五年九月,巩永固军到达宁国府,补充粮草后继续行走了十二天,抵达安庆府。派出斥候打探消息得知,黄得功、刘良佐率军追到桐城附近。率军攻打桐城的张献忠,放弃桐城向潜山进发。
巩永固亲率五百铁甲骑兵进入潜山县城,艾双双率步兵急行军来到潜山县城东侧五里处扎营。
当晚,巩永固打探到张献忠在两座小山间扎营后,令魏知策所部马脚裹棉,偷偷出城,在桐城、潜山之间截杀张献忠。
夜幕下,巩永固率领的军队如影随形,悄无声息地沿着蜿蜒的长岭绕过了张献忠的重重防线,直接深入到了其大营的心脏地带。
火光瞬间被点燃,映红了半边天,喊杀声震天响,原本平静的营地霎时间乱作一团,张献忠的士兵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四处逃窜。
巩永固的军队以雷霆万钧之势,排山倒海般地向前冲锋陷阵。他们的士气高昂,威猛无比,就像是那群饥饿已久的猛虎,一旦下山觅食,就势不可挡。
张献忠的军队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他们面对着巩永固那如狂风骤雨般的攻势,仿佛被巨大的海浪一次次拍打在礁石上,毫无还手之力。
丢盔卸甲的士兵们狼狈逃窜,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恐惧和绝望,整个场面惨不忍睹。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刘文秀和孙可望率部在乱军丛中杀出一条血路,让张献忠得以侥幸逃脱出大营。
张献忠的脸上却写满了惊恐与不甘。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明军突然之间变得这么强。
在张献忠的记忆里,左良玉凭借兵马数量,倒是能与自己抗衡。
黄得功部一万多人,只有中军一千余人实力极强,据说是个太监训练的,棘手得很。
其余明军包括马士英的总督标营、刘良佐的江北军,全是不堪一击的。
火光中,巩永固的目光如炬,他注意到一位年轻的白袍将领正在有序地指挥着数百农民军缓缓撤退。
白袍将领的身影在火光中显得尤为显眼,他身着战甲,手持长剑,虽然身处败局,但神态依然从容不迫。巩永固心中一动,抽箭瞄准那位将领,一箭射去。
那将领似乎早有察觉,身形一闪,竟然轻巧地躲过了这一箭。巩永固微微一愣,紧接着,就听一声箭响,一支利箭破空而来,直直射在了巩永固的手臂上。
巩永固瞬间感到一股剧烈的疼痛如同锐利的刀割般传遍全身,他眉头紧锁,却深知在战场上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好在,他身披的重甲如同坚固的盾牌,为他抵挡了大部分的冲击力,使得他虽痛,但并未伤及筋骨。
他用力咬紧牙关,脸上的肌肉因强忍疼痛而紧绷,仿佛要将所有的痛苦都化为力量。
巩永固下令让一直护卫在他身边的姚威部加入战局。
姚威部是一支以战场上英勇无畏、经验丰富的天雄军伤兵为核心组建的队伍,他们虽然身体受过伤,但战斗意志却更加坚定,战力之强,不容小觑。
姚威部的士兵如同猛虎下山,那些刚刚醒来的农民军根本不是对手,很快他们就纷纷溃散,四散而逃。
就在这时,那名白袍将领眼见局势不利,心中暗叫不好。如果继续战斗下去,只会让更多的士兵白白送命。
他当机立断,猛地调转马头,口中发出一声怒吼,带领着百余名农民军士兵奋勇杀出一条血路,朝着战场外狂奔而去。
此时此刻,整个战场上一片混乱,喊杀声、马蹄声响彻云霄。然而,在这片喧嚣之中,二十名巩永固的贴身护卫却挺身而出。
他们高声呼喊道:\放下兵器!定远军绝不杀俘!\他们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乱军之中回荡不止。
这些贴身护卫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句话,声音越来越响亮,越来越有气势。
渐渐地,农民军士兵们的内心开始产生了动摇。他们原本就已经疲惫不堪,如今听到这样的喊话,更是感到一阵迷茫和无助。
有些人开始犹豫是否要放下手中的兵器,选择投降。
他们中的许多人本就是被征召而来,并非真心愿意参与这场无休无止的争斗。
此刻,面对定远军强大的气势和宽容的政策,他们心中的恐惧和犹豫逐渐转化为投降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