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勤王令
王显和黄宇东对视一眼,双双跪了下来,齐声说道:“我等愿意接受改编,愿听大人调遣。”
巩永固脸上露出满意之色,点头说道:“好,既然你们如此识趣,本将军便给你们一个机会。从今日起,你们二人就是我大明水师的一员了。”
说罢,他看向身边的一名亲兵,吩咐道:“去拿两件水军参将的服饰来,赐予他们。”
很快,亲兵取来了两套水军参将服饰,巩永固亲自上前递给王显和黄宇东,并嘱咐道:“穿上这身军服,就意味着你们今后是我定远军的人,好好干吧。”
两人感激涕零地接过衣服,小心翼翼地穿在身上。
巩永固见他们穿戴整齐后,满意地点头,然后转头看向仍然沉默的张海山。
张海山早已吓得浑身发抖,此时更是不敢抬头。
巩永固冷哼一声,打断他的话,大声说道:“来人啊,将张海山拖出去斩了!他所率领的部队,暂且由顾荣兼任统领。”
张海山闻言脸色煞白,连忙磕头求饶,表示愿意接受改编,但巩永固不为所动,挥手让士兵将其拖走。
张海山被两名士兵拖出船舱,一路求饶不止,但巩永固心意已决,根本不理会他的哀求。
不多时,外面传来两声惨叫,显然张海山已经被处决。
巩永固对剩下的人说道:“你们都看到了,对本督三心二意的人就是这样的下场。希望你们能吸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随后几天,顾荣将崇明县城的三千海盗及数万家眷也调到上海县来,巩永固将数万家属尽数安置在先前在上海县建设的民房内。
半个月后,巩永固从步兵中抽调两千兵、八千海盗中抽选四千人进入江南水师,将其余四千海盗编入崔恒的第七镇。
同时,巩永固及时发放饷银,八千海盗饷银与原步兵及水师饷银一致,八千海盗整编后很快融入各部。
许德士因公被巩永固授予定远军行军赞划,月发饷银一百两,等同镇统。
由于茅元仪太忙,巩永固从江南水师中提拔梁山水师将领陈维新署理提督衔,提拔千户孙斗绳为参将,共同负责训练水师。
此时,江南水师拥有大型战舰二十艘,中型战舰七十艘,小型战船七百艘。
千户顾荣没有立即离开水师,而是负责阻拦南方到日本贸易的船只。
为了拉拢顾荣,公主经常邀请其夫人吴凝竹到梅园做客,公主也常去顾府,二人成了好友,经常来往。
由于萧远乐从日本购入大量纯度高的铁矿石,解决了燧发装置易断的问题,燧发式鲁密铳已经批量生产,实行部件分散制造,集中组装。
开始时出现大量不能配套的铳管、铳身等,贾望山气急败坏,想要责罚工匠,被薄珏阻拦。其后毕懋康和二人反复研究,协助工匠改进模具,终于克服了这一问题。
第七镇已经全员配备燧发式鲁密铳,同时装备了大炮、迅雷铳、地雷、火雷,正在展开射击精度训练、方阵训练及力量训练。巩永固将火雷改名为手雷,以总督府名义向军械所下达了五万颗手雷的任务。
在巩永固正踌躇满志,展望未来,满怀着一腔豪情壮志之时,突然之间,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他接到了黄河堤溃决,开封竟然被汹涌的洪水无情冲毁的消息。
不久之后,又有飞鸽传书急匆匆地送达,一封来自京城,说朝廷一而再再而三地催促孙传庭务必夺回已经沦陷的开封;另一份来自淮安的任七,说应海州知州周谏所请,率部击退进入海州的清军。
清军都打进自己的势力范围了,巩永固瞬间感觉到形势变得万分危急,内心的紧迫感油然而生。
于是,他赶忙召集茅元仪、卢象升、杨廷麟、崔恒、陈子龙以及新到的阎应元等人前来共同筹划应对之策。
众人齐聚一堂,气氛显得格外严肃。
巩永固将西北形势讲述了一遍,目光扫视着众人道:“诸位,如今局势严峻,我们需尽快商讨出应对之策。”
卢象升神情严肃,语气坚定地说道:“如今朝廷陷入如此危急的境地,我等身为臣子,理应当立刻发动勤王之兵,去排解君父所面临的忧虑啊!”
崔恒则皱起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唐王朱聿键擅自去招募勤王兵,到现在还被关在大牢之中呢!”
众人沉默不语,都在思考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问题。
巩永固面色凝重,掷地有声地说道:“倘若朝廷有出兵的命令下达,本督必定会亲自率领勤王军果断出击!”
他的话音还未落,就见亲兵匆匆跑来回报说,太监王之俊奉皇命前来传旨。而崇祯帝的旨意正是要巩永固率领军队入京勤王。
接旨之后,杨廷麟微微皱眉,面露忧色地说道:“前方局势复杂,我们不可贸然行事。我们需谨慎思考行军路线、粮草供应以及可能遭遇的敌军情况等诸多问题。”
巩永固道:“徐州、山东、河南这两年都是大旱,粮食显然不足。松江府修建了两座粮仓,只用了一个。另一个大仓,至今尚未贮满。北上勤王,路途遥远,沿途难以得到补给。”
“本督意思是粮草先行,派第七镇第二协耿宪部从陆上运送粮食到徐州、水师署理提督陈维新从水路运送粮食到淮安,另外,派人到附近州府采买粮食,将粮仓补满,如何?”
卢象升听到这里,不禁紧紧地皱起了眉头。
他的眼中此时充满了不解和深深的疑惑,语气中带着一丝质疑说道:“从松江府出发之后,我们直接沿着扬州、淮安这一路径北上,岂不是更为直接和便捷?为何还要特意绕到徐州去呢,这样岂不是平白无故地多走了许多冤枉路啊?”
巩永固听后,深深地叹了口气道:“卢公,你有所不知,本督主力驻扎在徐州,他们已经缺粮很长时间了。如果我们再不及时补充粮草,只怕是会引发哗变。”
茅元仪沉思片刻后说道:“大人,下官以为北上勤王,要从长计议。”
说到底,茅元仪不希望巩永固尽起大军入京勤王。
这些年,他一直希望能被大用,尽情发展自己的才能,却几度沉浮,最后甚至被流放福建。
若非巩永固点拨,自己或许早就在福建郁郁而终。
他认为朝廷烂透了,没有救的价值了。
杨廷麟也道:“我军北上勤王,要考虑与其他勤王军队的配合,可朝廷并没有赋予大人统管全局的权力,到时各自为战,如何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