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两道圣旨
“你从来都是这样,只要朕一提到前朝,你就闭口不言。”
“皇后温婉,但从不过问前朝,朕有些话总不知该和谁说。”
“贵妃是个张扬的性子,朕也不能同她说。”
“德妃也不喜欢听这些,朕如今也只能同你说一说了。”
淑妃抿唇,“皇上,后宫不得干政,臣妾不能坏了规矩。”
“朕就是跟你闲聊几句,算不得干政。”皇帝无奈地笑笑。
“你的话也影响不了朕的决定。”
淑妃想了想,当今圣上确实不会因后妃几句话就改变他的想法。
“她是个什么性子,也同阿玉一样,端庄温顺么?”
皇帝见她露出了一丝好奇,神色也温柔了一些。
“表面上她似乎同她母亲一样,端庄大方温和有礼,可实际上她更像年轻时的姑姑,狡猾谨慎,嫉恶如仇。”
淑妃微微睁大双眼,有些无法想象一个拥有阿玉那张绝色面容的脸有着另外一个人的性格。
“皇上,我想见见那个孩子。”
皇帝点点头,“想见她,召她入宫便是。”
淑妃点头,脸上多了些真心的笑容,“多谢皇上。”
淑妃放下了自己小心翼翼的心思,与皇帝相处更加自然,皇帝也十分舒心。
苏兴年见皇帝皱着的眉舒展开,也松了口气。
沈攸宁回到侯府后,见余嬷嬷带着人在收拾她的东西,这才想起来今日是她决定好搬去西屏苑的日子。
前几日西屏苑就已经修缮结束,余嬷嬷前两日便带着人去打扫干净。
只等她忙完宝灵的案子再一起搬过去,之前从落竹从江南带来的那些行李已经送去西屏苑了。
余嬷嬷见她回来,忙迎上去。
“姑娘回来了,今日起了个大早入宫累坏了吧?”
沈攸宁摇摇头,“都收拾好了?”
余嬷嬷点头,“就等姑娘回来,咱们就搬过去。”
“那走吧。”
沈攸宁带着人出来,却见沈玉然站在院外,神色有些彷徨。
见她出来,沈玉然上前两步,“阿姐,宫里……”
她不能跟着沈攸宁进宫,宫里处罚宝灵的消息即使传出来,以她的身份也还尚未知晓,听说她回来了,便来了南院。
“此案结束,皇上提起过你,明日自有赏赐。”
听见她的话,沈玉然松了口气,见她带着人,也有了闲聊两句的心思。
“阿姐这是搬去西屏苑?”
“嗯。”
“往后阿姐的院子便离我的院子更远了。”
沈攸宁并未回答她,虽然这次答应让她参与宝灵一案,但那是形势使然,她确实可以帮自己节省许多时间。
但这个人,沈攸宁不喜欢,也不想与她多接触。
看出她不愿与自己多说,沈玉然也不再自找没趣,找了个由头便离开了。
既然沈攸宁说皇帝提起过自己,那便是已经知晓自己在这案子中出了力,能让他眼熟便也是好的。
况且,因为沈攸宁同意自己参与其中,她也得到了不少消息,尤其是那个擅长制香的商贾之家。
她问身边的婢女,“我让你去办的事办好了吗?”
“已经查到她们搬离京都后去了哪儿,我们的人在找她们居住的宅院。”
“嗯,找到了不要打草惊蛇,我会找时间亲自过去。”
“是。”
沈玉然离开之后,沈攸宁也带着人搬离了南院,住进了西屏苑。
看着眼前如回忆中相差不多的院子,沈攸宁有些恍惚,这里处处都残留着母亲的影子。
虽然她对母亲的记忆已然有些模糊,但想到她匣子里的那些商铺和庄子地契,依然能感受到母亲对她浓厚的爱意。
她看着院内荒废的花圃,渐渐入了神。
想着今日在宫中发生的一幕幕,陷入了沉思中,手中下意识捻动着那串白玉念珠。
宝灵一案最难的点,在于皇帝和敦亲王。
若皇帝有心再次庇护宝灵,即便她和容时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法扭转局势。
祖母曾说过,当今圣上远不如他表面那样无害,他的的确确是个仁君,但却绝非善人。
若皇帝今日不处罚宝灵,即便她和容时借助朝堂百官之力逼皇帝处置了宝灵郡主,终章不过是两败俱伤。
皇帝被迫处置宝灵,而容时也不会是只与容臻禁足的处罚,更遑论她能受封郡主。
她手中捻动念珠的动作停顿了一瞬。
若皇帝原本就起了拔除敦亲王府之意,那一切就说得通了。
皇帝命她协查宝灵一案,完全是一箭双雕之意。
他很清楚,自己自小受祖母教养,如何也不会畏惧敦亲王的威势,又或者这些年她和祖母虽然远在江南,但皇帝在江南亦有眼线。
他很清楚自己的性子,也明白自己不会放任宝灵继续下去。
而此案,既能帮他解决敦亲王府这个隐患,又能借此试探自己的深浅。
沈攸宁抬眸,若真如她猜测一般,那皇帝能不知道自己此时回京的用意吗?
想到容臻禁足,她微微抿唇,或许便是因为这个?
她捏了捏手中的念珠,想通了此事,她不禁又在想,皇帝封她为郡主的用意。
京都这些年一直有皇子和官员暗中联系祖母,皇帝是仁君也是明君,但他的身体却每况愈下,总有人蠢蠢欲动。
皇帝,是想借她来试探京都这些官员吧?
她不敢下结论,这位皇帝的心思深沉,不是她轻易便能揣测明白的。
想着,她行至书案旁,抬眼让落玉为自己研墨,她要将回京发生的事回禀祖母。
宝灵一案已然结束,虽结果不尽人意,但到底也处置了她,算是让那些曾受其压迫的人们都得到了一丝慰藉。
皇上得知萃香只差一步便命殒敦亲王府,并没有再处罚她。
萃香,哦不……傅雪雅方才得知这个消息,便离开了侯府,说是回家去了。
翌日一早,苏兴年便带着两道圣旨和赏赐的队伍到了宣平侯府。
一道是赐封沈攸宁为郡主的圣旨。
另一道则是褒奖赏赐沈玉然的圣旨。
这两道圣旨一下,传的京都人尽皆知,也让宣平侯府在京都的分量陡然上涨,原本有些看不上宣平侯府的人家都有些惊愕。
这宣平候府以往不声不响的,沈攸宁一回来便有如此殊荣,倒叫人猝不及防。
萧氏也是个会顺竿爬的性子,赶忙就同侯爷商量着要办一场宴席,美其名曰迎沈攸宁归家,要让她见一见京中的官眷,认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