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援兵
“大将军!”,汉中的护军刘敏,赶到了汉寿,立刻去见正屯驻在此的费祎。
“刘护军?你怎么到这里来了?出了什么事情?”,费祎看到刘敏到来,立刻就有些不妙。
“魏军出兵五万突袭沓中!军情紧急,请大将军速发援军!”,刘敏立刻将手中军情递了上来。
费祎顿时大惊:“你说什么?”,一把抢过军报细细看了起来,随即转头问道,\刘护军,这军报你确信无误吗?\ 费祎的声音有些紧张,深知此刻时间的紧迫和决策的重要性。
刘敏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是的,大将军,情报确实无误。魏军显然采取了隐秘的行军路线,之前他们在汉中一带多布置疑兵,王都督本想着他们可能会借此机会打牛头山或者湟中羌,没想到,他们的主力直接绕过了牛头山,直取沓中了。\
费祎紧锁眉头,心中快速权衡着各种可能的战略应对方案。他明白,沓中作为连接汉中与陇西、湟中的重要枢纽,一旦失守,不仅会直接威胁到汉中的稳定,更会给敌方提供深入蜀地腹心的机会。
“来人!”,费祎叫来一个亲兵,“你去叫刘林、糜威两位将军来。”
亲兵立刻退下去叫人,费祎又看向了刘敏,说道:“刘护军,你是去成都述职的话,我这里写一封上书,你就顺便替费某呈交尚书台与陛下吧!”
“好!大将军放心!”,刘敏点点头。
刘林与糜威不一会儿走进了屋子,费祎也已经写好了上书,封入木匣,交给了刘敏,嘱咐道:“辛苦了,你去后面换两匹马,赶紧出发!”
刘敏点点头,接过木匣便离开了。
“大将军,将我和糜叔叫来了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吗?”,刘林在军队中浸润多年,自然也清楚,费祎身为大将军,亲自叫他们来,定然也是有十分重要的任务。
费祎沉着脸说起了情况:“刚刚阴平那边送来紧急军报,魏军调集中军五万,绕过牛头山,进犯沓中,前线危急。”
一旁的糜威立刻也是一惊:“大将军,射声校尉不是正好在沓中督促春耕吗?他岂不是有危险?”
刘林在一旁也说道:“眼下局势,必须立刻增兵救援才是!”
“你们两人调遣虎步军、虎骑军还有羽林新军,总计一万人,前往增援沓中,要快!”,费祎下达了命令,“汉寿府库现有储存的钱粮,你们先带走一半,应该也足够支撑三个月。”
刘林、糜威立刻拱手道:“末将遵令!”
费祎笑着叮嘱糜威,说道:“伯怀,你年长元盛十二岁,此番出征,要多多看顾好他。你们先去武都,找厘乡侯,然后合兵一处,再前往增援。”
糜威点点头:“请大将军放心,威自当谨慎行事。”
“好,你们赶快下去准备,争取三日内出发,我会让大将军属官全力配合你们。”
两人也赶紧下去准备。
费祎有些劳累,不禁坐了下来开始闭目养神,最近的国事,都不是那么的让人顺心,庲降都督马忠也身染瘴疠,上书请求卸任。又是一波老的人才开始凋零了。新的庲降都督他属意已经在建宁任职太守的霍弋,但成都方面谯周向刘禅推荐张松的儿子张表继任庲降都督,刘禅似乎还是犹豫不定,想着等马忠回来之后,征求他的意见。
尚书台与内廷实际上也分别由吕乂和陈祗实际领衔了,董允虽然还是侍中,但也已经不再管事了,陈祗是他一手提拔的,也很信赖他的能力,可这几年看下来,他总觉得陈祗在刘禅身边规劝的太少了,或者说,陈祗几乎就是在挑刘禅爱听的话。
好在内廷还有张皇后、王贵人、李昭仪都还算是贤良的妃嫔,外面诸葛瞻与诸葛果姐弟俩也能对这位皇帝陛下施加影响,眼下刘禅的举措还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更让他有些担忧的,其实也是益州士人的态度,去年的止戈态度他们已经摆的很明显了,不过被诸葛瞻巧妙化解了,还趁机用策论举贤的办法拉拢了一番,暂时化解了危机。
“这场仗要是打输了,只怕益州士人的不满情绪又会被激发出来,要是赢了就万事大吉……”,费祎这么想着,却又是忧心忡忡,数万精锐魏军杀了过来,优势在他啊,这仗能打赢吗?
五日之后,刘敏终于回到了成都。紧急军报立刻将尚书台和刘禅都给惊到了。
“吕令君,若从成都派发军队增援,能出多少人?”,刘禅找来了尚书台的这位重臣,开始询问增援的事务。
“陛下,兵还好说,但问题是钱粮……”,吕乂也是眉头紧锁,“去年刚刚救济各处灾荒,安抚了民心,眼下,国库里面要掏出足够的钱粮,怕是不够啊。”
“这份军报只是说魏军进犯,但也已经是十几天之前的事情了……”,刘禅担忧不已,“沓中那边肯定已经开打,无论如何,钱粮再少,能运多少就运多少过去,哪怕是让伯恭、思远他们及时抚恤伤亡也是可以的。”
吕乂点头表示赞同:“陛下所言甚是,既如此,臣一会儿便下去清点能调用的钱粮,先行运往前线,另外,臣以为是否可以先预先征集明年的赋税?以作应急之用?”
刘禅沉吟片刻:“这件事不可轻率,相父之前便说过,民心不可欺,朕新春之时,才说过要安定民心,于民休息,现在要是就这样着急惶惶的收税,民心必然生变。”
吕乂想了想,又说道:“臣倒是还有一个办法,但不好说效果怎么样。”
“哦?快快说来?”,刘禅立刻催促。
“当年先帝与曹孟德汉中之战,诸葛丞相以杨洪为蜀郡太守,调集益州士人的资源决战,这才得以毕其功于一役。眼下陛下不妨效仿,如何?”
“尚书令可有合适人选?”
吕乂笑着说道:“去年策论有两个青年才俊,颇有见识,一个叫文立,一个叫李骧,陛下不妨授予他们官职,负责调运后勤,他们一腔热血,蒙陛下拔擢,必然一心为国,则此难可解。”
“嗯,好,朕立刻叫他们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