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算账与回家
到市里已经是下午四五点了,上车前郭丹就给卢大哥打电话让他准备拖拉机拉货。
“你们这一趟回来,头发都卷了,咋滴,那边的空气都是烫的?”
“去你的吧,赶紧搬货,累死个人,”郭丹毫不犹豫的白了他一眼,“不过那里的糖水和吃食挺不一样的,有机会咱们一起去一趟。”
“正好带上咱妈去看看咱舅,没出什么事吧?”卢大哥也知道要是有什么意外,早就给自己打电话了。
但是他就是想自己亲口问问比较安心。
一行人又把货物卸到市里的仓库里,“丹姐,看货的找到了吗?”
“找到了,就是王东,他晚上正好来这住。”王东是今年刚转业回来,左手少了两个手指头,郭丹她大舅是负责部队转业人员的安排,王东还没有轮到。
他家里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就剩他没结婚,孩子生的多,挤的没地方住。
他也不愿意住,侄子侄女总是嫌弃的看着他的手。
晚上上厕所的时候还听到父母想哄着他把分配的工作让给弟弟,这工作还没影呢就惦记上了。
王东觉得他自己可悲极了,自己27岁还没结婚的原因也听到了,有两个和他处过对象的都是因为他们家里私下天天找人来家里干活,后来一个街上的都知道。
王东觉得可笑自己在部队学的本事现在用到父母身上了,自己在这听了这么久,父母一点也没感觉到还在不停的说。
一听郭大哥说有个几天的工作他就来了,还把之后住的地方搞定了。
市里的店已经装修好了,装修费花了180多块钱,就这还是人家给便宜的。
县里的不用怎么大改动,刷个大白打几个木架子和衣架就行,就花了100块钱。
后面两间屋子也没翻修,就正常的能住人,市里已经招到两个人,县里的店都没有招到人。
现在大家还是觉得在公家里干体面,开店做生意丢脸。
这段时间郭有才一直住在院里,宋梨是计划之后让他看仓库的。
白天在自选食铺干活,晚上来服装店住还能看着仓库。
市里的店是郭丹做店长,每个月50块钱,负责记账收钱统计货物和招待客人。
招聘到的两个女孩子负责整理衣服和招待客人,每个月基本工资20元,每卖出一块钱自己有2分钱。
县里也一样宋桃是店长,每个月有50块钱工资,现在还没招到人,宋梨要去顶一段时间。
每个月盘一次账,宋梨负责。
当时三人商量怎么分成的时候就已经说好了,所有花费都均摊,郭丹宋桃各占3成,宋梨占四成。
宋梨是先提出开店的,还有就是店里大的方向,查账和货源各种都是宋梨在主导。
目前买店铺花3200块钱,装修一共花了280块钱,这次进货花了4872块钱,加上370块钱买了58块电子手表。
加上几人的路费,吃饭,住宿和运费一共花了224块钱,这还是来的时候没买到卧铺,一路硬座挺过来的。
还有王东四人的工资,一天五块钱,一共60块钱。
一共花费9006块钱,马上就堪比万元户了。
每个人3002块钱,比宋梨预想中的少很多。
记好账分工好,约定好明天几点来店里整理衣服,几人就分开了。
宋梨婉拒郭丹的饭局,和大姐表哥随便吃个饭就想去休息。
硬座四五十个小时坐过来,宋梨宋桃感觉身体要散架了,三个人直接去招待所开了两间房。
第二天早上充完电的宋梨精神饱满,昨天七点多就上床睡觉,一直到现在早上七点,睡了12个小时。
这边宋梨宋桃和郭有理高兴的吃着早饭,然后知道宋梨在广省的霍建国刚要提出换酒店,就得到消息宋梨已经离开广省了。
看到调查的信息,霍建国看他们一行人买那么多衣服,就明白这是要干什么了。
是不是家里的钱不够?想着这个月的津贴快要邮寄回家,妻子孩子不会饿着,霍建国安下心。
霍建国静下心来开始按照计划进行,媳妇离开也好,毕竟他们几个是不确定因素。
把所有大包裹都拆开,将县里和市里的分开,各类衣物县里的都是三分之一,三个人又根据市面上衣服鞋子的价格,把她们店里的统一好定价。
两种长裙分别是13块钱和15块钱,牛仔裙是7.5块钱,牛仔裤和牛仔外套分别是8.5块钱和10块钱。
皮鞋是16块钱,运动鞋是10块钱,丝袜是1块钱,白色短袖衬衫是2.5块钱。
每家店都放一本杂志,谁能抵挡成为杂志上女郎的诱惑呢。
电子手表一块卖10块钱,比市面上和供销社手表便宜多了,就是有一个缺点需要电子。
电子手表主要是卖给大学生高中生的,今天已经六月甘五,也就是7月23号,一个星期后的7月31号才是开业的好日子,等到八月中旬大学生们都会返校,人流量就更多。
宋梨三人和郭有理整理一上午又去前面店铺里看怎么布置,衣架收银台啥的都齐全,就等挂衣服开业呢。
县里和市里两家店不是同一时间开业,市里7月31号开业,县里第二天开业。
“终于回来了,”宋桃一出火车站站到熟悉的街道上才感觉到归属感。
她俩在这等着郭有理去找宋父借推车,直接两大包运回来,“哎呀,这么多呀?”
宋父一来就看到格外吸引人的大包裹,“爸,你咋来了?”
“你表哥说是要拉货,我听说你俩回来,正好店里不忙我就跟着来了,幸亏我跟着,要不你们仨咋拉回去?”宋父向邻居家借的推车,正好放得下两个包裹。
“店里生意怎么样呀?”宋梨都没怎么过问过,也没到盘账的时候。
“好着呢,还有天天想吃雪糕的,我就直接让有才每天去雪糕厂拉回来两箱,有的人专门来买雪糕,看着饭菜不错也就在这吃了。”
说起食铺的事情,宋父红光满面精神状态比宋梨都要好。
这个工作对宋父老说不累,生意一天比一天好,他性子好愿意和人打交道。
这几天来附近的居民一天总会来要个菜,还有那双职工的夫妻直接每天都来这里吃。
不用买菜不用做饭不用洗碗,舒坦着呢,天天上班那么累还不能吃个好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