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练兵心得!
“当初能协助冠军侯练出八百骠骑大破北胡数千兵马,赵将军的练兵能力小子自然相信的。不过小子刚好也有些练兵的想法,还要麻烦赵将军帮忙把把关参详一下看是否可行……”
听到赵破奴这信心十足的保证,在充分表达了自己信任的同时,严锦也是拿出了一份这段时间‘借鉴’自另一个时空里的练兵心得来。
“哈哈,我就说驸马爷是天生打仗的料子嘛,今天末将也长长见识!”
鉴于之前在受降城外围剿‘马贼’的经历,虽然还没看到严锦说的练兵心得,但赵破奴却是对其充满了信心。
很快,接过严锦弟来的练兵小册子后,赵破奴便仔细观看按摩了起来。
说起来,在冷兵器时代,军队的武器装备其实很简单,并不算复杂。主要就是弓弩、枪矛和刀盾三大类,再加上一些锤斧大棒等一些专破敌军重甲的兵器而已。
而根据兵器的装备配置,又有纯队、花队之分。
所谓纯队,指的是配备同一类型武器的士兵,也是冷兵器时代军队最普遍、常态化的配置。比如步兵中常见的弓弩队、枪矛队、刀盾队等。
纯队武器因为装备单一,所以士兵的操练相对来说自然也就更为简单快捷一些。而各兵种在作战时相互配合结成军阵后,对于千人规模、万人规模极的大会战那是相当适用。
只不过也因为装备单一需要各兵种配合的原因,纯队对于将领指挥能力的要求自然也就更高。而且因为纯队配置多用在步兵上,这机动性上自然也就差强人意了一些。
反观花队,因为同一队兵马中分别配置了远中近各种不同武器装备的原因,在提高了单支兵马战斗力的同时,更是大大加强了单支队伍的独立战斗能力。
只不过凡事有利就有弊,因为每一队都配备了不同武器装备的原因,对于花队来说这作战队形和训练的难度也就更为复杂。尤其是对于对长的临阵组织指挥能力要求更高。
可以说,相比于纯队更考验的是将领的指挥能力,花队考验的则是士兵和基层小将的指挥能力。但好处就是,这样训练出来的军队,只要主将不是太过愚蠢的话,基本上对敌之时很少有吃亏的时候。
而这种对花队的编制最为擅长的将领,就是严锦原本所在时空的戚大军神。
因此,严锦这份练兵心得不用说也能猜到,自然就是‘借鉴’自戚大军神镇守蓟镇时所采用的骑兵编炼方法。
“两伍为一小队,每队队总一人、战兵十人、火兵一人。其战兵弓手、弩手各三人,镗钯手、枪棍手各两人……嘶,驸马爷你以往真没带过兵?”
戚大军神就是戚军神,小时个时辰后,当越破奴终于把严锦递来的小册子看完后,轻声嘀咕着上面那从最基础的斗小组的组成,再到旗队、局、司组成的千人队,然后再由千人队组成营不的兵力、兵种置置,赵破奴顿时不禁有些破防了。
要知道,相比于如今大宇军队实行的部、曲、屯、队、什的编制,严锦这伍、小队、旗队、局、司、千人队、营的编制可是要更为细致多了。如果不是长年领兵之人,谁能做出此合理的调整?
“咱们绣衣卫独立于朝廷之外直属陛下,兵员编制自然可以不用遵照其余各军,所以咱就稍微调整更改了一下,不知赵将军以为可否行得通……”
心中暗自对戚大军神说了声不好意思后,严锦却是并未直接回答赵破奴这已经问过数次的问题,只是给出了他这‘借鉴’于戚大军神的骑兵编制方法的理由,并征询起了对方的看法来。
毕竟有句话叫桔生淮北则为枳,戚大军神的练兵之法虽然在另一个时空里同时代无敌,但换了个时空谁知道会不会出现水土不服?
“以末将看,驸马爷这兵力配制更优于如今我大宇各军,若是实行自然是毫无问题。只是……只是这连伙兵都要配甲,驸马爷,这是不是太奢侈了点儿?”
严锦的担心还是多余了,戚继光‘军神’的名号岂是白来的?看到他那满是期待的目光,先是佩服不已的一阵肯定后,随后赵破奴却是不禁又摇头苦笑起来。
原来,这份借鉴自戚大军神的练兵心得,除了有让他不禁怀疑严锦以往是否领过兵的详细、可行兵力配置外,更是有着让他想都不敢想的百分百披甲率。
而且百分百披甲率也就算了,关键这甲还不是皮甲,而是军中最为精良的明盔明甲。即便是皇帝的羽林军,那也没夸张到这百分百铁甲的着甲率的地步啊。
要知道,这最为精良的一套明盔明甲那可是差不多要五十两银子的造价,一万套可就是五十万两啊。而一支军队可不单是盔甲,再加上马匹、兵器、军饷和人马所需粮草,绣衣卫这一万人所需要的花费换成其它军队怕是能养十万了。
“哈哈,只要这兵力配制没问题就行。至于装备所需钱粮什么的,那些就不劳烦赵将军担心了!”
眼见这‘借鉴’自戚大军神的练兵方法得到了赵破奴的肯定,严锦也是彻底放下了心来。至于对方所担心的钱粮问题,他却是丝毫没放在心上。
开玩笑,随着来年多来这香皂生意的扩大,单是这方面的税收都不是个小数目了,就更别说东宫麾下由沈一掌控的整个直隶香皂销售的巨大利润了。
至于战马,有着跟北胡的烈酒贸易和呴犁湖这个‘盟友’在,绣衣卫会需要担心这方面的问题么?
“若统领说的这些兵甲真能保证到位,末将敢立军令状,咱们绣衣卫这一万兵马,绝对能够一以挡十!”
看着一脸轻松、完全不像在说大话的严锦,赵破奴顿时便拍着胸脯再次信心十足的保证起来。
“哈哈,那咱就等着咱绣衣卫一飞冲天、一鸣惊人之时了!”